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70898 菱角也可以很保育 水雉不再為食亡 本報2011年10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南官田的菱角遠近馳名,向來為國人所喜愛,菱角田也是 珍稀水鳥水雉喜愛停駐棲息之處。這一年來,有7位菱農為了 保育水雉而改變農耕方式,以無農藥無化肥生產的菱角,還 貼上「官田水雉綠色保育」標章。11日農委會林務局、慈心 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同引薦這 款菱角,邀請社會大眾以採購行動支持官田的有機菱角與稻 米,讓農民與水雉雙嬴。 又有「菱角鳥」之稱的水雉,近年來經各界積極保育,隻數 達300多隻,然而這得來不易的保育成果,卻因農民改變播種 方式,而面臨生存危機。 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表示,近年來農民開 始以成本較低的「直播稻穀」取代插秧,部分農民為了避免 穀粒被麻雀啄食,因而會先拌入農藥,卻造成水雉與其它水 鳥無差別誤食死亡。而水田是水雉度冬最重要的覓食場所, 官田的農民在菱角收成後,會在12月份種植稻作。 為了保護水雉,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去(2010)年底 試辦補助部分農民以插秧取代直播,果然,試辦區域在冬季 過後未發現水雉死亡;而其他區域,共有51隻的死亡紀錄, 證實農藥對水雉的危害。 慈心副執行長蘇慕容說,補助雖然有利,卻非長久之計,更 根本的解決之道,即輔導農民轉作有機農法,並以更好的保 證價格收購農產品,藉以改善水雉的繁殖與度冬棲地。慈心 遂投入一連串兼具保育的有機生產計劃,與林務局合作推「 官田水雉綠色保育」標章,近日第一批菱角收成了,開放民 眾認購。 農友王先生說,少了農藥和化肥的菱角,多了一份鮮甜。這 鮮甜的滋味,還能照顧水雉。7位農民耕作面積約3.37公頃, 但並沒有連在一起,因此農產品仍可能受到周邊農地的農藥 威脅,短期內難以獲得有機認證,慈心仍設計了「官田水雉 綠色保育」農產品標章,代表生產過程採有機耕作,不使用 農藥及化學肥料,同時有稽核人員監督管控。這波雖以菱角 為主,未來還要續推水稻田。 蘇慕蓉表示,好幾次透過農會邀請農民參加開說明會,雖有 上百位農友參加,但提到合作,願意的人卻很少。大多數農 民都持觀望,要看計畫成功了才願意加入。此次有7位農友願 意投入,可說是先鋒角色。 無毒農田靠鳥除蟲 種了20年菱角的農民陳錦,家中有4分地種菱角田,這次毅然 決然加入有機耕種的行列。他打算奮鬥3年,讓土地恢復養分 ,之後,應能與使用化肥與農藥的農地一較長短。 之前,陳錦雖會使用農業,卻相當節制,這次可說是下定決 心。以有機耕種,使用蘇力菌以及有機肥,成本增加很多。 除了金錢的花費增加,勞力付出也比之前多,除了以塑膠布 覆蓋方式降低草生速度,但還是要親自除草。 這些辛苦好幾次讓陳錦灰心,甚至想放棄改回使用農藥,還 好忍住了,並堅持到現在。而慈心將以比一般菱角每台斤多 6元的價格收購。 陳錦也說,自從不噴灑農藥後,田裡反而來了很多啄食蟲害 的鳥。陳錦都在傍晚天氣較涼爽的時候到田裡散步,他笑呵 呵地說,光是這時候觀察到的鳥類大約有7-8種。 讓水雉留園區 維持水源不可少 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說,目前在15公頃園 區內的水雉,都不會因誤食而死亡。園區的作法就是盡量營 造適合的環境,讓水雉得以停留。台南市政府已經撥款修建 園區外圍的水井增加園區的水源,但尚未發包、動工。當水 源確保無虞,在冬天水雉聚集最多的季節,可以維持淺水約 10公分、濕地的狀態,避免因氣候因素蒸發。 吃菱角愛水雉 保育標章長長久久 有了「官田水雉綠色保育」標章加持,消費者吃菱角之餘, 還能保護水雉。這是政府單位首次針對特定保育類生物,結 合有機認證機構所推出的棲息地保護措施。農委會表示,未 來只要生產過程能顧及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願接受 監督管理,農產品能符合檢驗規定,就可使用該「綠色保育 」農產品標章。 以有機農業庇護水雉是政府保育單位的創新之舉,至於這條 路能不能走下去,有待社會大眾支持,翁榮炫期待消費者認 購「官田水雉綠色保育」標章的菱角,讓生產者有信心以友 善環境的方式種植,並因此逐漸擴散,吸引更多農民加入; 除了保障農民的生計,更能保護水雉的棲息地,讓生產與生 態雙贏。 * 「官田水雉綠色保育」標章無毒菱角及官田有機米預購網站 http://toaf.org.tw/2_1.as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5.54.92.227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Ornithology 10/13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