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們形容一個人窮-「貧無立錐之地」, 錐尖所占有的空間極度地少, 連這麼小的一個空間都沒有,哪能安身立命。 土地的實質空間大 家比較能夠體驗, 而在那空間中所存在的太陽、空氣、水,就常常被我們忽略。 早期的電影院通風不良,在一個多小時的欣賞之後, 常是頭痛不已,就是因為戲院裏的氧氣不足。 民國初年淡水河水質清澈,香魚處處,文蛤豐富, 人們喜歡在夕陽裏欣賞觀音山的落霞。 而今淡水河是臭水溝一條,令人避之唯恐不及。 河水蘊育生命,提供行舟之便,河廊紅樹林裡白鷺鷥築巢育子, 其樂融融;海、河、天共一色, 都是空間所涵養出的。 台灣好山好水,經過大家努力的開拓,養育了兩千兩百萬的子民, 在中國人原有的多子多孫多福氣且無後為大的民族文化之下, 人口自然成長迅速,如同螽斯延慶。 近日雖有人口零成長的呼籲,但是為了年齡結構平衡所制定的政策, 使人口仍然在持續地增加當中。蕃薯形的航空母鑑台灣,載得動嗎? 而今台灣好山好水不僅不再,資本主義建構下的物質社會, 大大滿足了國民衣食住行之便,卻也阻隔了人和大自然空間的互動, 助長了個人的疏離化。 一個人可以只面對一台小小的銀幕,經由電視、網際網路全然的虛擬世界, 人與人溝通的虛幻、造假,生命也就不知不覺虛擬掉了。 這樣的人生值得嗎? 或許可以說是杞人憂天,或許可以說是先知先覺, 一些環保人士,早在幾年前就為了濕地上的紅樹林、螃蟹、鳥等等, 推動了搶救濕地的一系列活動。 最近台北市大力宣揚關渡國際賞鳥的活動,卻是遲了一步, 徒留「人來了,鳥卻不見了」的感傷。 希望再持續地努力搶救 下去,終能使人鳥齊飛的美景再現。 不論政權怎樣更替,總是有一群人要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怎麼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讓這些人和他們的子子孫孫快樂地生活,沒有感傷,不必遺憾; 於是這群愛鄉愛土的人士又推展另了一波永續台灣的運動, 舉辦永續台灣報導獎的活動。 台灣曾有一段艱辛的歲月, 在那個年代裡,經常連一己的生命都無法顧及, 哪有餘力儲糧過冬?更別提照顧下一代了。 現在的台灣,很多人仍然過著「寅吃卯糧」的生活。 但是,不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 為要過奢侈的生活, 掠奪未來子孫的天然財富。 蘭嶼的達悟族 ( 雅美族 )傳統上祖字輩的老人會主動地餓死, 以把資源留給孫字輩去用。 較之蘭嶼小島,台灣又有多大?達 悟人為了維護自然資源所採取的永續生存策略是我們漢民族的他山之石。 歐洲一群熱愛地球、關懷人類永續存有的人組成了歐洲地球之友協會, 積極地倡導「環境空間」的理念: 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在自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不但可以不破壞大自然之美,又能兼顧世代間資源分配的公平與正義。 我們仿照歐洲地球之友的方法,估算台灣有多少環境空間, 要怎樣調整生活方式,才不致影響舒適安樂, 又不危及將來子孫永續發展的權利。 這次「環境空間研討會」的主要目的是介紹環境空間的理念, 並根據這個理念,試著對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土地與森林的使用、 及水三項環境資源的永續使用量作初步的估算與討論。 「三十而立」,三十年是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人生里程碑。 現今在襁褓中的嬰兒,或是還在媽媽肚子裏的胎兒, 他們到了二○三○年,是會面臨窮困到無立錐之地的窘境, 或是能夠過著富裕而有品質的生活呢? 他們能平順健康地長成關懷人文及自然的社會中流砥柱嗎? 陳章波 (中研院動物研究所) -- Think, talk, feel. And life will be differ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9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