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是一篇遊記(應該算吧),我已經甚少寫遊記了,但,每次旅行都只會看到 更令人傷心的事物呀(人類對自然,所以想拿出來詢問討論) 一個海灣,安靜地收留了一群人。 人在黯淡夜裡點起燈火,於是這裡有了名字。「卯澳」,一說是最初上岸的 平埔族語大船之意,又一說,因為海灣向著卯時小島最早升起的太陽,還有一說 ,如果卯字左邊筆劃是三貂角的萊萊山,右邊那筆就是荖蘭山,它們起伏如兔耳 的陪伴海灣,並且滋潤出溪流向下滑入村莊。 「榕樹溪、豬灶溪、坑內溪」,一個寄居蔚藍鹹水邊的聚落,竟也享受著豐 富淡水的便利,卯澳人承接山與海的豐腴,陸續以梯田與漁獲造就聚落極盛風光 。曾經,沿著豬灶溪滿是店家,米、布、雜貨、豬肉攤......,因為黑潮流經形 成的漁場,卯澳討海人輕易滿載而歸;直到六十年代台灣製造業興起,並且漁業 被南部鄉鎮取代前,卯澳的豐富漁獲與交易讓它冠上「小基隆」稱號。 「利洋宮」 位在聚落北邊,當地人稱廟口,供奉著全台唯一一尊手提魚籃的 觀音,卯澳有人,聚集的人為花樣幸福尋找神來眷顧,幸福越大,廟越堂皇,金 銀閃爍的神像擺在廣大殿堂中,我瞭望,知道香火從百年前點燃後,就見證著港 灣從輝煌到失落。現在的利洋宮在小小漁村中顯得碩大,就像以街相隔在的卯澳 港,如今停泊著數隻小船,讓四周高聳水泥看來像困住自由的牆,而不是保護彼 此的堤防。 決定來到卯澳,是因為決定回到海裡,決定拾起五年前的某些熱情與執著。 用手指沿著東北角地圖推移,一個個小地名唸出與盤查,「風景秀麗、水清見底 的卯澳灣,更被潛水界人士讚譽為台灣浮潛天堂」,雖然這樣字眼讀來必有參雜 誇大可能,但觀望了周遭情勢之後,還是決心前往一探,並在網路上找到一個外 來退休釣友買地自建的小民宿後,週六搭上火車出發。 第一印象,我是喜歡卯澳的。一個安靜小漁村,有著乾淨清楚的輪廓,雖然 新舊屋舍彼此參雜,但悠閒漫步其間,就可以發掘許多可愛角落。石頭厝算是卯 澳的特殊景觀,尤以吳家樓仔厝特別吸引目光,二層高度證明它在那個年代背後 需要支撐的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雖然現已荒廢傾倒,但是規模與外型還是叫人 不可能輕易錯過。除了吳家樓仔厝外,伴隨著海風和「現代化」的威力,石頭屋 在卯澳畢竟還是少數景觀,但當你細心走過每個巷弄,仍可以瞥見這些無論是亂 石砌、水平砌還是人字堆疊的傳統工法,斑駁石頭,向著海洋。 卯澳因為人口外移,聚落中主要只剩老人與幼童,有兩、三間看來較新的建 築,似乎是外來者購地自建,但慶幸的是,這些屋舍都融合在村落之中,應該也 是有些想法的人,並不突兀的脫離當地存在。卯澳有幾條小小步道可以散步,傍 晚時分向著晚霞,我趕去連招牌都沒掛,但門口眾多座椅可以猜測出來是集會所 的小雜貨鋪,買下甜蜜飲料,為自己慶祝住在台北,還是能夠在台北旅行的趣事。 卯澳小站,一間咖啡店、民宿、餐廳。就在向著海的廣場上,讓人一眼得以 看見。由當地媳婦小美經營著,店內頗有氛圍,用餐與冷飲一應俱全,連銼冰都 有啊!所以卯澳雖偏遠,卻因為小站存在,讓我覺得它很溫馨、畫龍點睛,這裡 是當地社區發展協會所在,由於這次是來放空,所以沒有與小美深聊,但我想在 這個重建的石頭厝裡,一定收集著更多精彩的卯澳記憶,PS.餐飲價格都相當平實 ,讓原本以為卯澳無食物的我還背泡麵來小旅行,錯過了卯澳小站的風味餐。 卯澳向北兩公里,抵達馬崗,以潮間帶豐富聞名,往南六公里,就是人潮洶湧 的福隆,當初欣賞它位置獨特,如有需要既可前往福隆尋求生活機能,但此地又有 完全離世的寂寥感。卯澳符合我心目中想像的小漁村,決定在此過夜也感受到海灣 夜晚與清晨的美好,雖然在十月即將竣工的腳踏車道(馬崗至福隆),極有可能引 入人潮,但在踏足這裡的24小時之後,我相信外來的衝擊與商機,對卯澳會有正面 成長。 不過,故事並沒有美好結局,不然不會決定將此系列,命名為「再見台灣」。 以海的觀點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悲劇的屠殺現場,卯澳灣靠聚落的部份,丟滿消波 塊,更因為長時間家庭廢水流入,所以優氧化嚴重。稍遠一點下水點福連國小位在 卯澳灣南岸,國小知名的彩虹階梯下方有一小潮池,由於有礁岩保護、浪小水淺, 加上福連國小有提供露營許可,不少家庭扶老攜幼的在此泡水玩耍,但潮池深度僅 僅及腰,因此眾人踩踏的結果,是珊瑚無一幸免。至於生物,也是各憑運氣看這些 觀光客是否在採集之後,選擇放生。抵達當日我於下午兩點入水至五點,上岸時看 到的就是數十位觀光客在岸邊烤肉戲水。 但這還不是真正令人驚嚇的。當我潛到卯澳灣中時,發現海裡死寂一片,偶有 見到魚群會集,大多是在啃食死魚或死蟹的屍體,所以以灣中情況來說,這是一個 死到不能夠再死的海域,讓人看得毛骨悚然。 然而,當我嘗試由福連國小向外游時(但不敢游遠,怕外面有流),發現一旦 往外生物種類與景觀就豐富許多,這讓我精神一振,但興奮之情沒有持續多久,因 為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裡「資源旺盛」,在跟當地人聊天的時候,他們提到這裡固 定會有打魚的人來搜刮海產,「他們什麼都拿,海裡吃的看得,連珊瑚都被敲完了 」「有一群原住民,固定來這裡,很大一群,就住在灣邊的涼亭裡,也不管涼亭是 木造的不能烤肉,都直接升火......」 當我在稍早有這段對話時,還不以為意,但是在第二天早上下水回來時(八點 至十點),在下水點附近竟看到一輛貨車拉開後車門,裡面滿是水桶與裝備,旁邊 涼亭被罩起一塊帆布,裡面約有近十位原住民正在聊天吃喝。以及,有輛警車也停 在旁邊...... 這就是我們的海與我們的人,這就是日覆一日的屠殺,我當然為巡游在卯澳灣 附近的生物感到悲哀,但更悲哀的是人性貪婪,從開始迷上自由潛水時,就已經領 略台灣「打魚」盛況,當然,在國外恐怕不少自由潛水者也是打魚高手,但是,人 的貪婪到底是在第幾隻魚時,才能滿足?當大海願意奉獻讓你養家活口,到第幾隻 魚,你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尋求,而是在掠奪。 卯澳的名稱來源還有一說,卻是對照現今情況最不堪的一種解釋。「卯」閩南 語中「賺到」的意思,因為此地漁獲豐富,任誰都可以在此賺到,因此稱為「卯澳 」。 這就是一個海灣,安靜地收留了一群人。 如今,貧脊的,仍然餵食著他們。 網誌圖片版:http://nelleven.pixnet.net/blog/post/29590162 -- 他們喪失向其他人認同、肯定自己存在的能力 最後變成心裡孤立的個人集合體,與他人互動,但舉止內斂 主要靠契約關係結合在一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22.239 > -------------------------------------------------------------------------- < 作者: Kef (Runaway Bride)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Re: [心情] 再見台灣:卯澳小旅行 時間: Mon Aug 15 11:33:58 2011 寫在這篇文章之後 先來介紹幾個名詞, 自由潛水(Free diving),有別於水肺潛水(scuba diving)的一種海中活動, 基本上就是徒手,沒有裝備(只有面鏡、蛙鞋、呼吸管,就是人稱浮潛三寶) 運用自身人體的訓練與適應,與海相處。 某些水準以上的自由潛水者,在海中可以停留2~4分鐘,深度可達三十米, (若是競賽型自由潛水,目前無器材輔助的紀錄是水下109公尺) 人體潛力無窮,在「自由潛水」這個名詞誕生之前,日本海女或許多以海為生的人, 就是經典自由潛水者。 我是因為這樣決定走上自由潛水之路,它跟海可以以最少人為的方式,達到足夠親密, 打魚(Spear fishing),這個已經歷史悠久,可以列入UNESCO文化遺產的人類行為, 到了今日台灣其實也沒有多大改變,只是從魚標變成魚槍, 那究竟打魚者是否要承擔海洋資源浩劫的部份責任,或者純粹是道德劃分上的差異, 在我看來也許用「程度」來論斷,但程度是一種非常個人價值觀的東西, 網路口水論壇間打魚者通常以其他非法捕撈的漁船為自己辯護(漁船量大也不篩選物種) 打魚者只是用「一己之力」下水捕撈,如果真要統計起來, 台灣有「能力」下水打魚的人,恐怕不及非法漁船的百分之一, 再者,打魚vs釣魚,有何不同?釣魚者一樣是為了個人休閒或是販賣收入, 甚至漁獲量比打魚者還高,眾人卻早已接受海岸邊的釣魚者, 我難道不能接受「貪婪的打魚者」嗎? 寫到這裡我想提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美國 Makah 族的捕鯨傳統,總之在全世界一片漁業資源管制的風潮下, 馬卡人在1920年後終止從過去傳承至今的捕鯨行為, 然而當美國西北部漁業資源有明顯恢復時,1999年美國政府許可馬卡人 以改良過的傳統方式,補回了第一隻灰鯨。 (當時當然造成環保人士、動保人士的轟動撻伐。) 第二個是蘭嶼達悟人的生存之道,在蘭嶼,有相當複雜的禁忌與儀式, 規範達悟人與周遭生物資源的互動,這也是現代人所謂「原住民的智慧」, 但是,當資本主義的貪婪思想與現代科技引入,古老禁忌消退時, 「傳統」這個字,又該如何調整? 說真的我還蠻疑惑的,究竟該怎麼看待這些打魚者? 是否僅能從「過度」這件事情上,來進行道德批判, 然而過度者何其多,打魚是最少器材輔助的漁獲方式, 那是否又要因為其「方式」上的不過度,而原諒接受這種事情存在... 在海裡的每一天,走回岸上的每一瞬間, 看到海底墳場的悲哀,面對大環境的無力感, 同時又希冀自己能接受多元文化,面對動物(含人)的生死慾望, 是我太複雜還是這個世界太複雜... 有時候真希望能像那些單純的人,喜歡與討厭,支持與反對, 而不用試著原諒/理解每個環節。 自由潛水影片:http://youtu.be/4sed6sWzuOw
打魚: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arfishing Makah 捕鯨文化: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tradi.htm 蘭嶼飛魚季停止打魚:http://e-info.org.tw/node/41700 -- 他們喪失向其他人認同、肯定自己存在的能力 最後變成心裡孤立的個人集合體,與他人互動,但舉止內斂 主要靠契約關係結合在一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