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整理:weitzern 2007/12/04 (來源:http://www.lca.org.tw/report/animal/index.htm ) 作者:Peter Singer 譯者:孟祥森、錢永祥 出版:關懷生命協會 內容簡介: 《動物解放》是一本石破天驚的書,自一九七五年初版以來在全世界喚醒了上千萬的有心 人士去注意人類對動物喪盡天良的虐待;此書喚起了世界性的運動,以消除許多殘忍而不 必要的動物實驗。 作者揭發了今日工廠化農場和產品測試領人毛骨悚然的實況,並對環保、社會和道德方面 重大而深沉的一些議題提出人道的、合情合理的解決之道。不論你支持動物解放還是仍在 存疑,本書都可以放在你良心、正義、公平與得體的天秤上衡量。 作者簡介: Peter Singer是澳洲籍哲學家、應用倫理學家,1946年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因動物保護運 動經典《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一書,而聞名歐美。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及 澳洲Monash大學人類生物倫理中心主任,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生物倫理 學(Bioethics)」教授。 Peter Singer 為國際生物倫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創會 主席,《生物倫理(Bioethics)》這份專業期刊的創刊編輯之一。除了學術工作之外, Peter Singer 是「國際動物權組織(ARI)」的主席,也是動物保護運動「大猿計畫( Great Ape Project)」的創始人之一,並領導該運動至今。 大猿計劃由幾個國家及學科的科學家和學者發起,嘗試把三種基本的道德原則,延伸概括 到五個大猿物種(人類、黑猩猩、侏儒黑猩猩、大猩猩與紅毛猩猩)。在「大猿宣言」( the Declaration on Great Apes)陳述中,這些原則包含了生存的權利、個體自由的保 護,以及禁止虐待,都是目前人類所獨享的。大猿計劃遵循動物解放倫理的傳統,要求從 基本上改變非人類物種的道德地位,考量這些因為牠們是非人類,在平等利益上遭到不平 等待遇而導致的倫理上不公正的歧視。 大猿計劃所憧憬的、對於其他大猿的道德及法律地位之改變,可視為超越人類物種疆界的 平等社群之延伸。身為這個社群的一員,非人類的大猿應享受前述的人類基本權利。大猿 計劃指陳這些大猿所應享的權利和牠們現今處境的對比。牠們經常遭到長期或終生囚禁, 牠們的家族或其他重要的社會連結被摧毀,牠們的生理或心理受到重大的傷害及剝奪。 在實踐上,要將非人類的大猿涵括在平等社群內,必先使此宣言包含在聯合國的決議案和 國內法中。落實到政治措施上則有「託管(在原棲息地)」或「指定監護人(在圈養環境 )」等特殊方式。 大猿計劃所揭櫫「非人類大猿所遭受的物種歧視」,是動物解放倫理的一個相反範例。人 類必須從更寬廣的政治情境來看待大猿,以對付根源於「人類偏愛人類種群歧視其他物種 」的道德與社會問題。 他的著作已翻譯成20幾種語言。已婚,三個女兒。除了讀書與寫作之外,他還喜歡爬山, 越野滑雪等。 其他重要著作包括:《Democracy and Disobedience(民主與不服從)》、《Practical Ethics(應用倫理學)》、《Rethinking Life and Death: The Collapse of Our Traditional Ethics(生與死的再思考:傳統倫理的崩潰)》、《Test Tube Babies: a guide to moral questions, present techniqu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試管嬰 兒:道德問題,現有技術,以及未來的可能性)》 、 《The Expanding Circle: Ethics and Sociobiology(圈子擴大:倫理與社會生物學)》、《A Darwinian Left( 達爾文左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