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Valera (樹)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公視我們的島 捍衛家園 (林進郎) 時間: Fri Jul 20 11:22:10 2007 http://e-info.org.tw/node/2923 坐在膠筏上,林進郎回憶著小時候跟阿嬤到海邊的點滴,當時的海岸有各種魚蝦貝類,現 在,他只能在記憶中搜尋。美麗的海岸已經消失了,雲林沿海在國家與財團強力主導下, 發展鋼鐵跟石化產業,原本在這裡討生活的蚵農,掙扎在生死存亡的邊緣。 6月5日,林進郎一早就從雲林搭飛機來到台北,參加女兒的訂婚宴,參雜著喜悅跟不捨的 心情,他心中還掛念著下午的遊行,喜宴才剛開始,他就起身向親朋好友敬酒,然後前往 中正紀念堂。由環保團體所發起的「我要活下去」大遊行,集結了來自台灣各地的環境難 民,每個團體所訴求的主題不同,殊途同歸的都希望能擁有一個永續的台灣。台西蚵農除 了要面對台塑六輕,政府大力推動的八輕跟台塑大煉鋼廠,也將要進駐雲林海岸。 六輕在台西的北邊,過去雲林縣歡迎台塑進駐,希望帶動地方發展,對蚵農來說,工業發 展夢已經碎了,台塑還威脅著他們的生計。有30幾年養蚵資歷的丁老先生說:「六輕來有 影響,水質差,以前6、7月的時候,蚵都採收完了,現在到了7月還不能收成,蚵苗附著 的情形也差很多。」 從當地老人家的口中得知,在台塑還沒有填海造陸以前,麥寮海岸是一個漁業資源非常豐 富的漁場。遠從台南來這裡捕魚的漁民說,六輕營運後,他們的收入一直減少,他們都在 六輕周圍捕魚,紅色的廢水有時就直接從工業港排出來,漁民強調「六輕蓋了,如果是 100分,自然生態的損失是120分。」林進郎說,要有公正的第三者來監督檢驗,他們才能 放心,再這樣下去,他認為養蚵的、捕魚的、養文蛤的都無法生存。 台西是蚵苗生產的重鎮,產量佔全省三分之二,從嘉義到屏東沿海的蚵農,大多購買這裡 的蚵苗。站在台西海邊,隔著一條隔離水道,就是離島工業區的新興區,台塑大煉鋼廠就 設在這裡,民國85年,榮工公司開始抽砂造陸。民國89年,台西蚵苗根本無法收成,蚵殼 被泥沙掩蓋,蚵農認為是榮工公司抽砂造陸惹的禍,從那次事件之後,榮工公司已經不在 蚵苗生產期間,進行抽砂造陸工程。蚵農與榮工公司的爭議,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今年年 底,雲林地方法院會做出判決,這個爭議將畫下句點,台西海岸的悲歌,卻還沒結束。 在新興區的南邊是蚵田,退潮後裸露出來的大片灘地,過去離海岸比較遠,林進郎發現, 海岸每年倒退了約25公尺,他估計大約10到20年,台西海岸的潮間帶會消失。台西海岸的 砂源來自濁水溪,海岸倒退的原因,主要是濁水溪的輸砂量減少,上游不斷的疏浚,集集 攔河堰也攔下一些砂石,流到河口的泥沙,六輕工業港所造成的突堤效應,攔阻了泥沙往 台西海岸漂移,大規模的抽砂造陸,也是造成海岸侵蝕的兇手之一。成大水工所所長黃煌 輝建議,可以把淤積在六輕工業港北邊的泥沙,輸送到台西海岸,可以減緩或是解決海岸 侵蝕的問題。 台西是文蛤生產重鎮,養殖產業維繫著漁村的生活與文化,漁民認為對養殖業一定有影響 ,在魚塭常可以看到黑色的落塵,以前文蛤只要養10個月就可以收成,現在要1年多,成 本高很多。漁民傷心地說,「我是養殖業,我很普通,我有心聲,我要向誰說」,他堅決 反對離島工業區,但是抗議很多次,都沒有用,林進郎對他說:「我走了6年,我們的權 益要共同爭取才有希望」。 民國90年,台塑六輕的落塵,造成漁民損失慘重,雲林縣環保局檢測後,認定台塑六輕是 污染者,這個公害糾紛到現在還沒有解決,7月12日,大批漁民北上環保署抗議,要求環 保署做出裁決,經過釐清才知道,環保署兩年多前就回文給雲林縣環保局,要求補充相關 資料,這兩年多來,文件流程就這停在雲林縣環保局。 對於中油八輕跟台塑大煉鋼廠,養殖權益促進會的主流意見,是接受八輕反對大煉鋼廠, 他們所接收到的訊息,是中油八輕會徵收他們土地。而一直堅持反對的蚵農自救會,林進 郎認為,政府要先評估這個產業政策是否正確,在環境評估上,也要把他們的意見納入, 八輕跟大煉鋼廠設下去,叫他們何去何從?他強調,台西的蚵苗如果崩盤,衝擊的是整個 養蚵產業,政府不要小看這個連鎖反應。 經濟部主導台灣產業的方向,大力推動鋼鐵跟石化產業,中央政府看到這兩大產業龐大的 產值,對雲林土地卻是沉重的負荷。在水資源高度競奪的雲林縣,離島工業區核定的用水 量是每天86萬噸,民生用水每天只有20萬噸,當地面水都攔截給工業跟民生,沒有提供給 抽取地下水的農漁業使用,雲林地層下陷的災難是不可能解決的,國土的損失,可能超過 八輕跟大煉鋼廠的產值。 台西蚵農嘶聲吶喊,要求生存權、環境權,要求傳承養蚵文化,面對的是國家機器強勢的 運作,以及兩大集團的力量。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他們可能成功嗎?    民國80年,工業局編訂離島工業區,就可以決定台西海岸的未來嗎?   民國90年,台塑六輕開始營運,承諾給雲林的發展夢,又兌現多少?   現在,面對八輕跟大煉鋼廠,雲林人有沒有選擇的權利?   經濟部大力推動石化和鋼鐵產業,台灣人有沒有選擇的權利?   不斷地追求經濟發展的榮耀   有時也該停下來   靜靜地傾聽   來自土地和人民微弱的聲音… 緣起 之前做京都議定書專題時,就已經採訪了台西蚵農,但是在整個京都議定書的框架下,他 們所佔的篇幅有限,所以在當時就已經規劃,另外做一個台西海岸的專題報導。北邊麥寮 有台塑六輕這位石化巨人,自家海岸,又要進駐中油八輕跟台塑大煉鋼廠,對這個以養殖 業為主的沿海鄉鎮,漁民、蚵農會有什麼想法? 採訪側記 林進郎,這位蚵農是我們故事的主角,也是地方反對運動的頭頭,從長大後離鄉工作,中 年返鄉傳承家業,進而帶領蚵農們爭取權益,對抗國家跟財團。採訪的過程中,他常談生 存權、環境權、養蚵文化的傳承、漁村發展等等的主題,他沒有受很高的教育,卻有很好 的理念,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採訪過程接觸到養蚵的、捕魚的、抓鰻苗的漁民,他都努力 說服他們,一起爭取權益。在父親過世守喪期間,他一樣去抗爭;在女兒訂婚的喜宴,他 提早離開去參加遊行抗議。是對這塊土地的愛,讓他一路堅持的走下去… 採訪.撰稿:陳佳珣(公共電視記者);攝影.剪輯: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60.1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6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