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e-info.org.tw/node/31142 ----------------------------------------------------------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3/17(一)晚上10:00~11:00 休耕地上種什麼 (重播時間:3/19, 早上 10:00-11:00). ---------------------------------------------------------- 休耕地上種什麼? 文字:李慧宜(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公共電視記者) 2005年春,第一次看到高雄美濃的波斯菊花海,大為驚艷,原來沒有 綠油油的稻田,農村也可以這麼美麗;可是問了幾個農民,他們的回 答卻更讓人嚇一跳:「不種花種什麼?種米又吃不飽!」「鎮公所說 種花有補助,人老了,身體不好,灑一灑種子就有錢領了!」「孩子 們都出外工作了,沒人要種田,種花總比荒廢好。」經過更多詢問, 才發現,花海只是休耕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像種綠肥、能源作物,都 是政府鼓勵農民休耕的方式。政府推動休耕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避免 加入WTO之後,發生「穀賤傷農」的情況。到目前為止,休耕政策成 功縮減國產稻米產量,但這會不會讓農民無立足之地,喪失務農的信 心,加速台灣農村文化的流失? 跟一般肥沃的深色土壤不同,台南縣鹽水鎮的農田,是一片黃色大地 。這裡的土壤,蘊含著豐富的鹽分,雖然不適合種稻,但卻種出了一 顆顆又紅又亮的小番茄。農民李永祥說,台南鹽水比較靠海,屬於非 灌溉區的旱地,種出的小番茄,既結實又多汁,吃起來非常有口感。 1960年次的李永祥,在人生剛步入中年的時候回到家鄉,當時他從建 築工人搖身一變,成為田裡的農夫。可是最近幾年,李永祥意氣風發 的神情越來越少,皺眉抿嘴的機會越來越多,他指著眼前的農地說, 「我們這裡的休耕地,面積增加得真快!」 1997年,政府實施休耕政策。當時台灣兩期作的休耕面積,加起來不 過6萬3千公頃。當休耕政策經過5年推廣,在台灣加入WTO的2002年, 全台休耕面積已經攀升到16萬7千公頃。農委會強調,為了因應加入 WTO,兼顧開放市場對國內農產品的衝擊,唯有透過休耕政策,讓水 稻生產力弱的區域轉作或休耕,才能降低台灣稻米生產量,讓進口米 、國產品同時在國內,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但是,農地休耕與否, 卻不全然如農委會所想,是以土地使用效率來決定,實際的狀況是, 農地經營者越老,土地休耕的機率也越高。到了2004年,全台大缺水 ,休耕農地大增,第一次超過20萬公頃,也首度超越稻作面積,從此 之後,休耕政策全面達陣。 政府鼓勵休耕,條件是必須種植綠肥作物,成活率在50%以上,且至 少進行一次蟲害防治。只要通過審核,1公頃的休耕地,可以申請到4 萬5千元的獎勵金。這跟生產1公頃稻榖平均獲利5萬來比較,差了5千 。但是,休耕反而促使農民放棄耕種,因為對大部份老農來說,與 其冒著風險栽種,倒不如休耕領補助,在無形之中,改變了農民的勞 動習慣。 鹽水鎮農會的農事指導員方定輝表示,農村裡願意工作的人老了,年 輕一輩有的外出謀生,有的留在鄉下卻也不願勞動,沒有人要務農了 !要是休耕政策繼續下去,「農地乾脆放在那邊廢耕就好了,有錢好 領就好啦!」 為了國際外交,台灣不得不加入WTO,搭上全球化列車,可是首當其 衝的,是台灣的農地健康。農民李永祥說,每年8、9月,雨水多的季 節或是颱風過後,外號行軍蟲的斜紋夜盜蟲就會大量出現,啃食休耕 地上的田菁綠肥,吃光了一片田,就爬到隔壁田去,吃光了休耕田, 就爬到經濟作物的田裡。2006年,雲嘉南地區發生歷年最嚴重的蟲害 ,當時李永祥2甲多的蕃茄園,幾乎無一倖免。 農委會農試所應用動物組研究員鄭允解釋,台灣農民很勤勞,只要看 到蟲就會噴農藥,平常要積極推動的應該是安全用藥,可是近年為什 麼斜紋夜盜蟲會突然大發生,而且沒有人管,後來發現,休耕是重要 的原因。因為沒有人願意花成本維護農地、計算收成,反正到最後綠 肥都會犁到土裡去,種植綠肥的休耕地,最後變成養蟲的大本營。 李永祥說,休耕地上的斜紋夜盜蟲把綠肥吃光後,就會開始往外擴散 ,如果休耕地隔壁的鄰田種植經濟作物,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像他的 番茄園,以前2星期灑一次農藥,防治效果就很不錯;但每到夏天, 3、4天就要灑一次藥,而且害蟲還是四處爬行。施用農藥越多越頻繁 ,作物的種植成本升高,對土地健康更是長久的傷害,對消費者而言 ,又是另一個安全衛生的威脅休耕,不代表不耕作,而是讓土地有補充地力、休養生息的機會;可 是在台灣,休耕政策卻變成把田地放著不管。 鏡頭從台南縣的農地,慢慢地攀到高雄市熙攘的街道上。一位滿頭白 髮、笑容可掬的公車司機蔡清林,緩緩移動腳步走上公車,然後開著 沒有載客的公車,要去加油。 先在加油站加柴油,再回到公車調度站把生質柴油加入油箱,蔡清林 已經完全習慣新的加油方式。從2007年7月起,高雄市的所有公車, 一律使用部分生質柴油。每一部公車,都貼上「能源作物綠色公車」 的標識。公車使用的生質柴油,是由回收的廢食用油,和能源作物提 煉出來的植物油,共同製造出來的,可是很少人知道,所謂的能源作 物,是在休耕地上種出來的。 農委會表示,為了推動休耕地多元化利用,尋找能源危機的應變之道 ,從2006年起,開始實施「推動能源作物產銷體系計畫」。台南縣學 甲鎮農會推廣股長李明席說,鄉下的休耕地長期沒有好好管理,也沒 有定期維護,不是雜草叢生就是發生「蟲蟲危機」,以地方農政單位 的角度來看,當然會鼓勵農民參與種植能源作物。 2006年,雲嘉南地區有1,506公頃休耕地投入能源作物計畫;2007年 ,台北、桃園兩縣加入,能源作物的種植面積提高到2,343公頃,這 對政府推動減碳工作,具有一定宣示作用,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 廠商願意與政府、農民一起合作。製造生質柴油的廠商總經理張志毓 說,全台灣有20多萬公頃休耕地,政府補助農民1公頃4萬5千元,不 能種食用的作物,依照WTO綠色補貼的規範,種植能源作物是最好的 選擇。 農民種植的能源作物經過榨油後,會送到大工廠轉酯、脫水,再經過 蒸發,就會變成能啟動機具的能源。在廠區內負責搬運的堆高機,就 都有添加20%的生質柴油。 過去,種能源作物與種綠肥一樣,可以領休耕獎勵金,每公頃也都可 以申請1萬5千元的管理補貼費,但是今(2008)年開始,政府取消管 理補貼,大大降低農民種植能源作物的意願,台南縣學甲鎮的例子, 就非常明顯,因為勞動多、收益少,梅雨季節即將來到,連年栽種不 利收成,讓農民又回頭選擇種綠肥領獎勵的休耕模式。李明席說, 2006年有400多公頃農地參與能源作物計畫,可是到了今年,只剩30 公頃。 去年的柯羅莎颱風,把雲嘉南地區的大豆田吹得滿目瘡痍,收成比廠 商預估少了70%,再加上農民以休耕心態種植能源作物,收成當然遠 遠不如計畫性種植的產量,因此最後結果就是,政府白花錢、農民買 氣受,廠商空有資金、技術和設備,卻無法製油市場需求還沒有成形,農民種植誘因過低,目前休耕地上的能源作物 ,還創造不出真正的「能源」。 高雄縣美濃鎮,向來被稱為南台灣的穀倉。如今,在春耕時期走進美 濃,已經不容易看到綠油油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濃烈搶眼的橙黃 ,是豐富繽紛的粉紅、粉紫,滿園亮麗的波斯菊花海,有蜜蜂相伴, 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 不種可以填飽肚子的稻米,反而改種僅供欣賞的花海,這片美麗的景 色,其實也是休耕農地上的意外收穫。2004年起,休耕地種植景觀作 物計畫開始推行,到了2007年,景觀作物面積從423公頃增加到4,271 公頃,足足成長了10倍。 不過,種花不是重點,透過美景吸引遊客,建立農村文化的價值與自 信,才是真正的目的。美濃鎮公所農業課長楊孝治表示,農村不是老 房子和土地、作物而已,重要的是,外地的遊客、城市的人們,更了 解農業、關心農村,也才能夠知道,自己吃的糧食,其實就是溝通農 村與城市的橋樑,有了這樣的認同,農村的轉型就有更多同志相伴, 而非只有老農孤獨前行。 雖然景觀作物可以提供機會,讓非農業人口更靠近農業,可是,休耕 地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現在,休耕政策已經走進第12年,作物 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從綠肥、景觀作物、能源作物,增加到今年首 度開放的飼料玉米作物。不過,市場需求度不高,收成質量無關緊要 ,農民不再勤奮、田地荒蕪一片,休耕政策雖然降低進口米對國產米 的衝擊,但到頭來也讓農民,越來越不知道為何而戰保護土地、生產食糧,是農民的天職,可是在休耕政策之下,農民漸 漸忘記流汗的滋味和耕種的驕傲。農民的勞動態度,是農村文化的精 神,農地的健康管理與生產價值,是農業發展的基石,在WTO大開國 家門戶的強勢壓力下,如何調整消極的休耕政策,加強積極的產銷策 略,才是台灣農業面對全球經濟的正確態度。 採訪側記 採訪過程中,找了一些數據資料,再對照實際農業現象,我們終於慢 慢了解,為什麼農村裡人人都高喊沒錢、沒希望。去年,農委會的單 位預算,共有 647.9億,其中420億是老農津貼,10億左右是行政支 出。400億特種基金裡面,休耕補助佔117億、稻穀保價收購約80億, 天然災害各種救濟55 億,其餘的全用在漁業用油補貼、補助農民繳 交水利會費、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金、鼓勵造林等項目上。 單位預算加上特種基金,台灣一年1千多億的農政預算中,只有1/5真 正用在「農業發展」。這種只顧農民,忽略農業與農村的資源分配作 法,只能讓每個農民分一小杯羹,無法安心吃飽,難怪年輕人不願務 農,農地一再發生盜採砂石或回填垃圾的事件。要恢復農地正常運作 、幫助農人回到田裡種出自尊,休耕政策一定要調整,否則在WTO的 大旗下、面對外國農產品的競爭,台灣的農業永遠找不到未來。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 http://www.pts.org.tw/php/vod/index2.php?VAENO=1&SUBLEVEL=5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08.154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Policy 03/17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