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公視 CH13 :我們的島:453集 歷史的傷痛-二仁溪 *  二仁溪在環保界赫赫有名,每每成為各界參觀的對象,搭船進入二仁溪 ,就可以看到河岸早年棄置的陶瓷印刷電路板,在廢五金和熔煉業的時代, 所有的廢棄物被棄置在河畔,在土壤植物的覆蓋下,這些廢棄物靜靜待了幾 十年,環保單位始終沒有清除。直到去年九月,水利單位進行堤防工程時, 挖出了許多廢棄物,才喚起了幾十年前那段沉痛的歷史往事.... ==================================================================== :首播: 2008-05-12(一) 22:00~23:00 :重播: 2008-05-18(日) 10:00~11:00 @播出頻道: 公共電視 CH13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 >>>網路播放>> http://www.pts.org.tw/php/vod/index2.php?VAENO=1&SUBLEVEL=596 ==================================================================== 在台灣河流污染排行榜中,二仁溪幾乎是年年奪冠,而廢五金和熔煉業是 讓二仁溪臭名遠播的始作俑者。民國50年代,二仁溪北岸的灣裡,開始進口國 外各式各樣的機械、電子、通訊、汽車等廢棄物,一般稱為廢五金,回收業者 從中分離出有價值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鋅、鉛等,這個產業,在民國70 幾年達到高峰。當時,二仁溪兩岸的村莊有好幾萬人投入廢五金業,但所有的 污染都由二仁溪承受。  硝酸這種液體,能溶解銅、鉛等金屬,卻無法溶解金、銀,廢五金業者於 是運用硝酸的特性,酸洗出金銀等貴金屬,在極盛時期,光是灣裡一個村莊就 日產黃金千兩,可以想見,二仁溪所承受的污染是多麼沉重。在那個環保意識 低落的年代,並沒有廢水處理的觀念,所有的廢液都直接倒掉,最後都流進二 仁溪。酸洗後的廢液不止ph低,還含有高濃度的鉛、銅、鋅等金屬,這造成了 台灣第一起綠牡蠣事件。  民國70幾年,二仁溪口發生綠牡蠣事件,因為牡蠣會吸收水中的銅而變成 綠色,政府於是收購銷毀,從此之後二仁溪口禁養牡蠣直到今天,這也是拜廢 五金之賜。除了用人力拆解、化學酸洗,一些不容易處理的電纜線,則在高灘 地露天燃燒,黑煙竄天的景象隨處可見,這也讓二仁溪受到多氯聯苯的污染。  熔煉業是廢五金的下游產業,廢五金業者所分離出來的各種金屬,透過熔 煉成為濃度高且規格一致的成品,於是含有各種金屬的爐渣也堆置到二仁溪兩 岸,雖然,廢五金和熔煉業分別在民國82年和90年結束,但二仁溪的夢魘卻沒 有終止。  多年來,這些廢棄物就棄置在河岸,高雄縣、台南縣市的環保局及中央的 環保署,都知道這些陳年往事,卻放任這麼多的廢棄物,持續進入水體污染二 仁溪,河川單位沒有獲得環保單位的任何事先告知,徵收土地進行工程,卻意 外踩到一個大地雷,必須蓋括承受。初步估計,處理這些廢棄物的費用,少說 要十億元,但至少這些廢棄物已經被妥善處理。   不過內幕是,環保團體透過立委在預算審查時,揚言要凍結水利署預算, 河川局才承諾全部清除。環保署的表現更是讓環保團體失望,環保署一開始也 打算息事寧人,讓河川局就地掩埋這些廢棄物,但在這些廢棄物所造成的污染 程度,還都沒有被數據化前,沒有任何緊急應變措施,工程卻九月就要動工, 環保團體跟環保署要檢測,直到1月22日,環保署才派環檢所到現場採樣。  而研究底泥的台大環工所教授吳先琪也認為,應該訂定一套風險管理機制 ,當某種污染物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該啟動評估機制,了解它對我們的影響, 再進行管制或是移除與否的評估。底泥問題,台鹼安順廠污染案是標準的案例 ,一個停工四十年工廠,污染物累積底泥中,到現在還是持續污染水中的魚蝦 貝類,底泥是環保法規的大漏洞,環保署不能逃避。   二仁溪是個歷史的傷痛,過去政府沒有做好管理,加上環保意識低,人民 也無知,而犧牲了環境作為代價。 >>>採訪側記> 第六河川局挺悶的,意外踩到這個大地雷,不過也必須肯定六河局 願意挑起這份責任,妥善處理這些廢棄物,這是歷史的包袱,不管 由政府那個單位處理,至少都有個結果,只不過,二仁溪整治,環 保署積極與地方環保單位合作,做好污染防治,讓水質污染程度降 低,當然值得肯定,只是,河岸廢棄物這些陳年舊帳環保署都不願 意處理,只挖除高雄縣茄萣的二仁溪河岸一小塊廢棄的印刷電路板 ,就算是有處理了嗎? >>>>>本集其他單元>>>> 。灣裡與二仁溪。 談二仁溪沿岸的廢五金、融煉業,就必須提到一個村莊─灣裡,它的發展 與二仁溪的生命息息相關,過去從事廢五金,而今與環保團體合作一起守 護二仁溪的蘇水龍,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人鳥共和。 鳴叫是鳥類的天性,在清晨聽見鳥語婉轉,悅耳舒服,如果鳥兒鳴叫的時 間是在深夜,人們未必就還有欣賞的心情了。平面媒體報導雲林、嘉義、 南投、台中等地區最近都出現夜鷹擾民的情況,原本屬於稀有留鳥的夜鷹 ,為何族群數量大幅增加,而且還往城市拓展呢? ======================================================= :首播: 2008-05-12(一) 22:00~23:00 :重播: 2008-05-18(日) 10:00~11:00 @播出頻道: 公共電視 CH13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 ======================================================= -- ▃▄▄▃ █▆█▆ ◢█◣ ▆ █ ▉ █◥ 尊重 ███◢◤ ◥◣愛護 █▉████ ˍ ▂◤    ▉▇█▇◤██    ▊▋▇█◢ ▃▁    ▇▇█▇ ▇◣▇▇     ◢▉◣ █▍▅▄    ▃▃▃▃ ◣▉@▊◤   ██ ███▉█▉▇█◥ yaksa▄▂▅▇◎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Ecophilia 環境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0.101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pts 05/11 22:55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Tainan 05/11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