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節目:我們的島 盲‧茫‧淡北路 公視CH13 >>> 還記得四隻丹頂鶴翩翩來台,台北縣政府宣布停止金山2-3號道路興建,挽救 了清水溼地的那段往事嗎?台北縣大力推動綠色交通,打造低碳城市的願景, 現在卻要興建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方便更多車輛長驅直入。有人說鄰河的城 市是最美的城市。與河同名的淡水小鎮,如果水陸之間再橫亙起一條水泥巨龍 ,水岸城市之美,會不會粉碎? -------------------------------------------------------------------------- 我們的島 節目>>>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 :首播:2008-10-06(一) 22:00~23:00 :重播:2008-10-11(六) 10:00~11:00 -------------------------------------------------------------------------- >>>節目內容> 匯聚流經台北盆地的河流,淡水河承載著城市發展的點滴,也孕育著自然界的生機 。接近河口的竹圍紅樹林,擁有全台最大的水筆仔純林,歷經民國69年紅樹林保衛戰 的喧囂,這76公頃的紅樹林,成為受林務局保護的唯一水上森林,同時也是許多候鳥 過境的加油站。  和一般的河口灘地不同,紅樹林把生存空間立體化了,底層、中層、高層都有不同 生物棲息,而且紅樹林有固岸作用,水筆仔的根系牢牢抓住泥土,建構了這片河濱綠 廊,同時,也就是這樣生意盎然的景致,再加上規劃良好的單車道,讓騎車到淡水, 成為深受單車族喜愛的路線。尤其傍晚時刻,微風徐徐,夕照金黃,有種天寬地闊的 自在暢快。  天然的好環境,加上深厚的文化氣息,淡水成為北台灣出名的觀光勝地,再加上三 芝、金山、北海岸等地區,使得台二線這條交通要道,每到假日一定車多,從竹圍到 紅樹林這一段,就是個交通瓶頸。  根據台北縣政府表示,從竹圍到登輝大道穿越性車流佔70%以上。為了改善交通狀 況,縣府規劃了一條『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定位為拓寬台二線的『替代道路』。 將從登輝大道開始,經過紅樹林到竹圍之間的綠帶,再經過關渡大橋,銜接台北市的 大度路,其中高架部份佔1.7公里,地下箱涵 0.28公里,平面部分為寬度約20公尺的 四線車道,總長度4.7公里,節省5分鐘的車程。縣府也表示,計畫道路興建後,提高 行車效率,最高可以減少竹圍運輸走廊2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條淡北道路總經費為 38.94億元,其中淡水鎮公所出資一億,擴大內需專案經費 六億,其餘由台北縣政府承擔。由於道路接近行水區,因此由水利局主導。  另外,這條道路與整個淡海新市鎮的未來也息息相關,目前有許多建案正在興建中 ,有這條路,建商才能吸引人潮來購買。這條路不只要應付目前窘況,也為了紓解未 來車潮。  其實早在2000年,交通部就曾提出一條12.8公里長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 ,全線採高架形式,當年環評結果為不宜開發,幾年之後,台北縣政府重新包裝,改 提『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的計畫,引發環保團體強烈抨擊。  交通單位調查,台二線在竹圍到紅樹林段短短六公里,就有十四個紅綠燈,橫向交 通量大,加上標線劃設不當,是塞車主因。而台二線兩旁,有些新蓋的建物內縮 5公 尺,預留了台二線拓寬所需要的寬度,有些舊的建物卻依然緊臨道路,遲遲沒有徵收 。研究交通運輸的學者認為,改善目前的標誌系統與交通管理,妥善配置大眾運輸工 具,拓寬台二線增加車道,都能改善目前的交通問題,但是政府不給其他方案的選擇 ,優先給人民一個開新路的選項。  依法令規定,長度五公里以上的快速道路開發,或是行經生態敏感地區,必須經過 環評,但是這條道路 4.7公里的長度,剛好低於環評標準,並且巧妙的避開竹圍紅樹 林自然保留區,僅貼近這片紅樹林,最近的距離大約 2公尺。雖然路線規劃在合法範 圍,但是依然會對紅樹林造成傷害,淡北道路將吞噬紅樹林與都市之間的綠帶,造成 擠壓效應,紅樹林會往外退縮,它所提供的生存空間也就被壓縮掉了。  竹圍地區曾經有淹水紀錄,一旦道路興建,會不會影響排洪,也讓居民十分擔心。 同時,淡北道路將緊鄰現有的單車道,也讓單車族憂心忡忡。  另外,今年七月初,考古專家劉鵠雄在紅樹林捷運站後方,發現史前文化遺跡。七 月二十五日,台北縣政府文化局邀請考古學者前往會勘,確認這裡有圓山文化遺址。 究竟這個遺址的範圍有多大,整體的重要性如何,台北縣政府已經委請台大教授進行 勘查, 9月下旬期初報告出爐,確認在紅樹林捷運站後方的高厝坑區遺址,有再挖掘 研究的必要,評估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要到12月才會有正式結果。  從紅樹林保育、史前遺址的維護、淹水疑慮到綠色交通願景,這條淡北道路的興建 將帶來多方影響,但是政府與居民之間卻沒有良好溝通。8月1日,台北縣政府舉辦第 七場地方說明會,希望正反兩方理性溝通,但是會場上,卻出現了一些來歷不明的人 士,於是反淡北道路聯盟原定要抗議的計畫,也緊急取消,只在會場發言。從氣氛詭 異的說明會到高高懸掛『支持淡北道路』的鮮紅布條都傳達縣府極欲興建的立場,但 是居民還是持續發出反對聲浪。  竹圍居民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吸引一百多個團體以及上萬人參加,同時也在社區裡 設置連署站,讓往來行人有機會了解河岸面臨的威脅。他們也自發性的製作文宣,機 動式的在鬧區發放。在這場小百姓與大政府的對抗中,居民滿腹委屈。  9月2日,高鐵局召開淡水輕軌可行性評估,估計總經費為97億,希望由台北縣政府 負擔47億,但是台北縣政府認為分配不合理,協商宣告破局。緊接著,9月4日,交通 部決議,為了改善淡水交通,除了興建淡北平面道路、拓寬台二線,還要蓋一座連結 八里與淡水的淡江大橋。總經費高達 304億元。這樣的規劃,讓環保團體完全無法接 受。批評政府『擴大內需亂開路、節能減碳也跳票』  面對縣府的強勢作為,居民的行動更加積極。 9月11日,自發性舉辦『揭開淡北道 路真相』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來分享觀點。9月18日,前往監察院陳情。9月26日, 邀請考古專家來分享紅樹林史前遺址的點滴。  一聯串行動終於贏得環保署的關注,10月 1日,環保署長表示,這條路是當年的淡 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的替代方案,對環境的影響雷同,還是要環評。對此,台北縣 政府說,七月份環保署有正式行文,因為這條路長度不到 5公里,沒有經過紅樹林與 行水區,挖填範圍小於十萬立方公尺,依法不必環評。對於環保署的新決定,他們將 會提出申訴。  目前這條道路沿線的土地徵收還沒完成,史前文化遺址的調查也還沒完備,同時環 評爭議又起,是否如期開工,還有變數。  萬一河畔揚起車塵喧囂,不再有人駐足嬉鬧,當人與河必須相隔,淡水還會不會是 淡水?我們期待,政府能在開發與維護環境永續的拉扯中,做出正確判斷,別讓這個 城鎮與河川水脈,漸行漸遠。 >>>採訪側記> 在9月11日,居民所舉辦的『揭開淡北道路真相』座談會上,淡江大學黃瑞茂教授說 ,『因為淡水之美,我們來了,但是我們來了,卻毀了淡水』,簡單的幾句話,道盡 人為開發所帶來的哀傷。其實不只是淡水,許多美麗的地方,都因為人類的到來而失 去原始色彩。能不能善用已開發的,盡量保留更多的自然?畢竟,人可以開路、造鎮 ,卻還沒有能力創造生命,孕育自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09.200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TKU_Talk 10/04 09:18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TamShui 10/04 09:19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Taipei 10/04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