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77770 給明天的警示 採訪:張岱屏、林燕如;撰稿:張岱屏;攝影:陳忠峰、劉啟稜;剪輯:陳忠峰 它曾經被稱為萬埤之鄉。一場豪雨,萬埤之鄉成了水鄉 澤國。淹水,只是給城市未來一個小小的警示嗎? 桃園縣中壢市中原大學旁的商店街,泡水的運動衣、休 閒鞋,一箱箱被拿出來大特賣,學生開心搶購,老闆的 無奈全寫在臉上。中原商圈後面的住家水淹更深,普仁 里、普忠里幾乎全淹,受災將近1000戶,災情比11年前 納莉颱風還慘重。 桃園屬於台地地形,相較於台灣其他縣市,比較不容易 受水患侵襲,但是611的一場豪雨,卻讓桃園成了全台 灣受災最嚴重的縣市,淹水面積高達900公頃。包括桃 園市、中壢市的市區,南崁、蘆竹、大園等地,一百多 處淹水,龜山工業區上百家工廠泡水,損失超過兩億。 桃園縣政府水務局長李戎威表示,桃園的防洪設施,根 據的是50年的防洪標準,但這次降雨已經超過100年的 降雨頻率,區域排水無法負荷加上堤防破堤,是造成淹 水最主要的因素。但學者認為,這樣的設計標準低估氣 候變遷的衝擊,應該被重新檢討。 除了防洪標準不夠,水路阻塞也是重要原因。中原大學 旁有一塊埤塘,因為長期被人佔用養魚,這次完全沒有 發揮吸納洪水的功能。普忠里里長許志煒表示,如果埤 塘可以發揮滯洪功能,就算時雨量有50毫米,都還不至 於淹水。受災居民群情激憤,要求縣政府與農田水利會 負起責任。像中壢市普忠里這樣,埤塘長久被佔用水路 無法宣洩的狀況,在桃園其實很普遍。 過去桃園先民為了開墾灌溉,建立了綿密的埤圳網路, 也因此被稱為萬埤之鄉,但是隨著都市發展,埤塘被一 一填平成為建築用地。根據縣府統計,桃園的埤塘還有 2800多口,其中800多口屬於農田水利會,2000口屬於 私人所有,假如善加利用,可以發揮極大的滯洪功能。 現在卻因為疏於管理,無法發揮滯洪作用。 當高雄台北等縣市到處在尋找滯洪空間,桃園其實有很 好的先天環境,因為埤塘與水圳原本就是最好的洪水疏 散網絡。但在縣府與水利會各行其是的狀況下,埤塘資 源沒有被妥善運用。 近年來桃園都會區不斷開發,主要河道旁建滿了新大樓 ,這些大樓只能依靠堤防保護。但堤防真的可靠嗎?611 豪雨造成桃園53處破堤或潰堤,整治經費估計高達100億 元。令人憂心的是,未來還有許多大型開發案,包括桃 園航空城,正大規模縮減原本可透水的空間。 除了桃園縣,新北市的三峽、土城等地,也面臨近十年 來最大的水患。土城彈藥庫曾經是土城重要的滯洪區, 居民表示這幾年違章工廠進駐,淹水狀況也日益嚴重。 居民擔心,土城彈藥庫未來如果開發為司法園區,土城 附近的淹水狀況可能會更加惡化。 另外這次三峽的北大特區,也出現陸上行舟的景象。台 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指出,三峽 位處大漢溪與三峽溪的匯流處,從自然環境來看,本來 就是一個容易淹水的河川沖積地帶,但是這幾年新住宅 卻不斷擴張,遠遠超過環境所能負荷。對許多人來說, 密集的高樓象徵進步,但廖本全把這稱之為醜陋的地景 。面對快速的氣候變遷,都市計畫的思維卻並沒有改變 ,一步步將城市推入災害的循環中。 當城市不斷追求成長、擴張版圖,我們面對氣候災害的 風險與日俱增,我們的防災能力卻更加脆弱。停下腳步 ,重新檢討與水共生的城市策略,才不枉費老天爺提出 的示警。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