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Valera (小芥)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環境]蘭嶼核廢料桶 鏽蝕碎成灰 時間: Thu Aug 3 18:30:11 2006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6.08.02  中國時報 台電蘭嶼貯存場鏽蝕核廢料桶檢裝重整工程,因工地安全和輻射防護措施屢未改善,最近遭民眾拍照向原子能委員會檢舉。許多核廢料桶因嚴重鏽蝕,散落成水泥塊,有些幾乎整桶碎化成灰砂。 原子能委員會今日邀集學者專家到當地現勘,作為是否核發鏽蝕核廢料桶檢整工程處理中心使用執照給台電的決策參考。 蘭嶼核廢料歸類為低放射性,但因我國對核廢料分類僅有高放射性與低放射性兩種,前者是指輻射劑量超高的用過核燃料棒,核電廠發電過程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則全歸類為低放射性,有些廢棄物輻射劑量還是可能有害。 據悉,原能會六個月底接獲民眾照片證發,指台電正進行的蘭嶼貯存場鏽蝕核廢料桶檢整工程試運轉計畫的工安和輻防問題叢生。據透露,照片顯示,施工單位用吊車把鏽蝕核廢料桶從壕溝吊上來時,底下有工人工作,很可能被碎裂水泥塊掉落砸到。 看過該批照片的官員以「很容易出人命」形容隱藏的危機。照片顯示很多核廢料桶鏽蝕嚴重,有的整桶碎裂成水泥塊,散落壕溝;有些核廢料桶嚴重碎化,吊車抓斗一抓就全部變成灰砂。 相關官員擔心,在壕溝裡作業的工人雖穿有防護衣,頭部防護面罩卻是半罩式,很可能吸入帶有輻射的灰砂,造成輻射傷害。核廢料桶吊運作業是露天進行,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空浮污染,對環境和工作人員造成輻射污染。 楊昭義表示,檢整工程的輻防措施有加強必要,但他不認為每個工人每次下壕溝,都要穿戴全罩式防護面罩。 楊昭義並表示,以前認為用水泥固化核廢料裝桶貯放,不是什麼高深技術,但現在看起來,確實有些學問。蘭嶼核廢料桶會發生鏽蝕,主因為早期水泥固化技術「有些問題」,但沒想到會鏽蝕這麼嚴重。 據了解,楊昭義看到民眾的檢舉照片後,立即要求台電一個月內提出改善措施。如今期限已過,台電仍未提出改善報告。 原能會是禍首 台電也擺爛 李宗祐/新聞幕後 台電進行蘭嶼貯存場低放射性核廢料桶鏽蝕檢整工程,未做好工地安全和輻射防護措施,然而,這些嚴重鏽蝕的核廢料桶,均是早年由原能會負責營運蘭嶼貯存場時,從各核能電廠運送到蘭嶼貯放的核廢料桶。 蘭嶼貯存場民國七十一年完工啟用,原本由原能會營運管理,外界強烈質疑該會球員兼裁判後,七十九年行政院頒布《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原能會順勢將蘭嶼貯存場移交台電營運。目前出現的嚴重鏽蝕問題,全是原能會營運期間從各核能電廠運到蘭嶼貯放的核廢料桶。 民國八十四年間,蘭嶼核廢料桶也發生鏽蝕,原能會要求台電限期完成檢裝重整工程,但當時台電嗆聲,「這是你們留下來的爛攤子,為何要我們幫你擦屁股?」因此,多年來,原能會對台電拖延檢整工程,一直「不敢」理直氣壯的處置。 原能會副主委楊昭義指出,當初在蘭嶼設置核廢料貯存場,是以蘭嶼作為海拋處置的中繼站,沒想到後來聯合國頒布國際公約,禁止海拋處置核廢料,導致各核能電廠在民國八十五年以前產生的低放射性核廢料,一直貯放蘭嶼至今。 熟悉蘭嶼核廢料桶檢整工程的達悟族人估計,目前完成檢整的五千四百多桶核廢料,嚴重鏽蝕數量約二八○多桶,以蘭嶼貯存場共貯放九萬七千多桶核廢料推估,可能嚴重鏽蝕的核廢料桶應超過五千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0.2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