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bullfrogtwn (牛蛙)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好奇] 台灣的土地怎麼了? 時間: Fri Nov 30 05:38:54 2007 誰讓公害米上桌? 作者:汪文豪.謝明玲 2006.10.11/ 第357期 故鄉那會變安泥?和風美土出鎘米。歹聲惡名傳千里,想到感嘆喉頭哽。一位和美鎮民的 打油詩,訴說著深深無奈……。三十年,一個饒富生機的米倉卻變成了毒水橫流、病土蔓 延的鎘米之鄉,三十年內,人們究竟對自己的土地做了什麼?為何工廠污水會排入農田? 為何彰化居民要飽受癌症威脅?為何台灣人要活在鎘米的恐懼中?這一切,誰該負起責任 -- 這個是舊聞了,我是從TWProducut整理來的,我一年前的po文,政府感覺上還是沒有積極 作為,因為我想吃好吃的台灣米所以才找一些資料,無污染的台灣米還是很多,因為大家 想賺錢,就會想辦法去愛護土地,讓我想起以前的戴奧辛鴨蛋、戴奧辛羊的污 染源現在都還沒找到,難保以後不會在發現相同的事件。 -- http://www.cw.com.tw/article/relative/relative_article.jsp?page=1&AID=2581 「和美,織女的故鄉」--路旁斗大的標示,彷彿在提醒著往來彰化縣境內的汽車駕駛, 依偎在彰化市旁邊的和美,是以紡織業與雨傘業聞名世界的台灣美麗小鎮。 但,沿著鎮內四通八達的田間小路蜿蜒穿梭,鐵皮工廠三三兩兩座落稻田旁邊,隨時有 小貨車忙碌出入。有時田路窄小,會車時得小心翼翼通過,免得跌入一旁的圳溝。 數百間醜陋的鐵皮工廠與翠綠稻田比鄰,靠著綿密如網的農田灌溉水路連接。灌排合流 ,讓工廠排出的廢水,順勢成為農民灌溉稻田的用水。這樣極度衝突的農村風情,在這個 面積不到四十平方公里的彰化小鎮上演著。 對四十一歲的和美鎮民林福全來說,故鄉聞名的紡織與雨傘業未讓他感到驕傲,反而是 一聲又一聲的嘆息。 「紡織漂染若兄弟,雨傘電鍍像連枝。成品讓咱賺大錢,廢水讓咱失清氣。染水排溝黑 又青,鍍液入圳毒死魚。加上農藥馬上除,和美圳溝破大病。」 林福全用「阿全」為筆名,在網路上做台語打油詩,描述原是彰化米倉的和美,在電鍍 與漂染等高污染工廠入侵後,痛心故鄉再也不是名副其實的「和風美土」,而是毒水橫流 、病土蔓延的鎘米之鄉。 九月中,看到「無米樂」的主角崑濱伯在台北贏得第四屆全國總冠軍米競賽,慶祝擺脫 「末代滅農」的處境時,同樣種稻的和美鎮農民許鴻清,卻只能苦水往肚裡吞。他的水稻 被驗出鎘含量超過食用安全標準,今年六月被農政單位緊急收割,送到焚化爐銷毀。想起 花費半年的心血被當成垃圾燒掉,許鴻清說什麼也不甘心。 三年多前,許鴻清八分地大小的稻田,土壤被檢測出重金屬含量超出管制標準,立即被 彰化縣政府通知強制停耕。種稻三十多年首次碰上這樣的情況,許鴻清既驚訝又無奈,除 了消極領取每分地一萬六千元的停耕補助,打零工維生之餘,也會到自己的農地關心縣府 委託的環保公司,如何整治他那受傷的土地。 他看著怪手在父親遺留的農地上挖得坑坑洞洞,將裡土翻出與表土攪拌均勻後,再用推 土機來回整地。直到去年底,縣府一紙公文通知許鴻清,可以復耕了。 ?憋了三年,今年農曆新年後,許鴻清歡欣鼓舞地開始插秧。有鑑於以前曾引用溝渠水灌 溉,導致土壤受到污染,許鴻清這次完全改抽地下水,甚至連農藥都不敢灑。哪知到了六 月,期待豐收的前夕,彰化縣政府又通知他種出鎘米,緊急收割銷毀。 「政府怎麼反反覆覆?當初不能種稻就別讓咱種。人家放了這麼多心血,就是期待收成 ,賺不賺錢都歡喜甘願。休耕補助的錢再多,也換不到豐收的成就感吶,」許鴻清像是失 去戰場的老兵,拾起田裡的碎土,無奈抱怨。 環保署調查,產出鎘米的土壤,鎘含量未超過土壤管制標準,灌溉水也未檢出鎘,怎麼 又會種出鎘米?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討論後,推測許鴻清種植的品種是在來米,比較容易 吸收鎘,所以才會超出食用安全標準。 類似許鴻清受公害影響的「末代滅農」,遍布彰化市、和美鎮、鹿港鎮、花壇鄉與秀水 鄉。彰化縣受各類重金屬污染的九百多筆農地中,將近半數都集中在和美鎮。 毒:污染的農地 目前環保署列管各縣市污染的農地總面積,累計約四百公頃。其中彰化縣的農地污染面 積就佔了將近六成,約兩百三十公頃,也是全國唯一發現農地同時受到鎘、鉻、銅、鉛、 鋅、汞、鎳、砷等八種重金屬過量污染的縣份。根據分析,八成的列管農地,被工廠廢水 污染。 雖然政府信誓旦旦,保證鎘米全部銷毀,未流入市面,民眾無須恐慌,但沿著流經彰化 北部主要鄉鎮的東西二、三圳訪查,隨處可見農民引用烏黑發亮、漂浮著油污與垃圾的工 廠和家庭廢水灌溉。 這些「公害米」流向何處,沒有人追蹤。 出身彰化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文亮,記得三、四十年前的孩提時期,常 在流經彰化市區的東西二、三圳內玩水抓魚。如今水質惡劣的程度,連適應力最強的福壽 螺都無法生存。 這兩條水圳發源自彰化縣東側的貓羅溪,向西綿延十多公里,兩百多年來灌溉彰化市、 和美、線西等彰北地區約上千公頃良田。若再加上彰化南邊發源濁水溪的八堡圳灌溉區, 全台有將近五分之一的稻米產自彰化縣。稱彰化縣是台灣的米倉,一點也不為過。 但一九七○年代開始發展工業,當時的台灣省主席謝東閔喊出「家庭即工廠」,彰北地 區成為台灣電鍍與小五金工廠聚集的重鎮。極盛時期多達一千五百間的家庭工廠,聚在東 西二、三圳沿線。原本清淨的貓羅溪水流經彰化市區,被眾多電鍍廠、染整廠排入的廢水 ,染成五顏六色,順著圳溝流向和美、線西,被中下游的農民引灌。 十多年來,張文亮調查台灣各處農地的重金屬含量,發現東西二、三圳的灌區土壤,重 金屬含量最高。他分析東西三圳灌區的土壤與渠道底泥,鎳的含量非常驚人,幾處地下水 淺井的含鎳量,不但超過灌溉水質標準,也遠高於飲用水質標準。 病:高風險的致癌環境 ?環保署統計,彰化縣的工廠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七.五一家,比全國的平均值二.七三家 ,高出甚多。彰化縣有兩千六百多家金屬加工廠散落各處,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如此多的 工廠四散各處農地,未集中設置管理,排放的污水就沿著溝渠四處流動,污染農地。 「鎳是致癌殺手呀,」張文亮說。國外很少發生農作物被鎳污染的例子,但在彰化這塊 水稻的精華區上,竟發現作物被鎳污染。他認為,彰化縣農地實際受重金屬污染的面積, 很可能被低估了。 然而,彰化環境中充滿重金屬污染,是否會藉由生產的稻米或蔬菜,對當地居民健康造 成影響? 擔任過彰化縣長的前立法委員周清玉,長期關注彰化工業污染對居民健康影響,多年前 曾經找當時的衛生署長李明亮與環保署長郝龍斌等中央官員,親自考察東西二、三圳。看 見電鍍廠排放的紅色廢水,順著溝渠流入農田,李明亮直說「終身難忘」。 「對你是終身難忘,對我來說,更關心污染是否危害彰化地區居民的健康。衛生署應該 採取行動調查呀,」周清玉回憶起當時對李明亮說的話。 在她的要求下,二○○二年起,衛生署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彰化地區居民的健康情 形展開調查。結果,發現許多不尋常。 研究人員分析住在彰化、和美等重金屬污染農地附近居民的血液,發現接受採樣的居民 當中,超過八○%的人,血液與尿液中含有較高的重金屬濃度,他們的鎳、鉻、砷、釩、 硒濃度,皆超過一般民眾的參考值。其中一○%左右的居民,尿液中的銅、鎘,血液中的 鎘、汞、鈷、錳濃度,也超過一般參考值。 另外,衛生署也統計,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八年之間,彰化男性的肝癌、肺癌、口腔癌等 癌症死亡率較全國其他地區高,彰化女性在骨癌、貧血、腦血管異常的死亡率,也較其他 縣市高。 研究人員雖然發現許多不尋常,但無法直接證明是否為環境中的重金屬污染所造成。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風險及政策評估中心助理教授林宜平指出,翻開全世界的公害污 染案例,很少發現像彰化的重金屬污染種類如此複雜,污染來源模糊不清。大多數公害事 件,污染物質比較單純,也容易明確指出污染者是誰。 驚:反正賣別人,自己不吃 長期在東西二、三圳追蹤工廠偷排廢水的台灣環保聯盟中執委蔡嘉揚說,每逢深夜到清 晨,時常可見水圳內漂流紅色的電鍍廢液,或是從染整廠排出的各色染料。他詢問引用溝 水種稻的農民,是否敢吃自己種的米,得到的答案竟是「反正攏賣給別人,自己才不敢吃 」。 「那黑色的溝水拿來灌溉還可以,紅色的水千萬不能用,否則稻子結不了穗。如果那種 漂浮著白白霧霧會反光的水更毒,一灌下去整片稻子就枯死了,」老農民向台灣環保聯盟 委員蔡嘉揚抱怨污染嚴重,要他向環保局反映,好好取締偷排的工廠。老農的委屈令人同 情,但也不禁心驚膽跳。 三十年來,盤據在彰化農田間的電鍍、小五金與染整廠等,就像這塊土地上的癌症細胞 ,不斷吞噬著農地健康,間接威脅人們的飲食安全。 從事環保稽查工作二十多年的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長黃輝源指出,當台灣的國民所得從 兩千六百多美元,成長到現在的一萬五千多美元,他稽查的電鍍廠、小五金廠、染整廠、 皮革處理廠與造紙廠,二十多年來的製程沒進步。工廠環境依舊髒亂、悶熱與吵雜,時常 可見未經處理的廢水在地上四處橫流。 「有時想想,這些工廠內的勞工怎麼這樣認命,」黃輝源暗地為這些勞工健康叫憂。 懦:面對鎘米治標卻不治本 「政府解決鎘米恐慌的方式,就是銷毀作物,花大錢整治土壤。但並未解決問題的源頭 ,鎘米事件才會不斷上演,」台大教授張文亮抨擊。 ?問題的源頭,是因三十年來台灣的國土規劃不明,所以農業區與住宅區才會四處夾雜工 廠,使污染無法集中管理。再加上地方政府取締地下工廠不力,民代與政客護航,導致農 地污染日漸擴大。 以政府處理鎘米事件為例,中央主要由環保署負責污染土壤整治,農委會負責農作物銷 毀,衛生署把關市售食品安全。 但負責工廠管理的經濟部工業局與土地使用分區的內政部卻未納進,以致每次爆發農地 污染,政府老在做末端的危機控管,卻未從源頭解決農業區工廠林立的問題。 「取締這些電鍍業者,只有環保機關唱獨角戲,地方首長面對民代施壓,又不敢展現決 心,怎麼會成功,」耿直的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長黃輝源一邊罵著,剛好有立委找他針對 日前開罰的工廠污染案表達「關切」。只見他說,「依法辦理。」 環保署為解決彰化縣的農地重金屬問題,去年邀集農委會、經濟部、農田水利會與彰化 縣政府的環保、建管、工商管理與水利單位共同合作,針對當地電鍍業及金屬表面處理業 進行重點稽查取締。 黃輝源說,每次聯合各單位外出稽查,只有環保機關針對污染開罰,從來沒看過建管單 位對違建開單告發,也沒看過農田水利會針對工廠排放水超過灌溉水質標準,取消業者的 搭排許可。 「更奇怪的是,地方政府發現違章工廠,竟然不是即報即拆,還給業者『十次』的改善 機會。十次呀,你想違章工廠會被拆嗎,」黃輝源猜測,地方官員恐怕受到民代施壓,才 不敢對非法業者動刀。 一名彰化縣環保局的承辦人員私下透露,每次針對污染工廠開單告發,就有議員關說施 壓,甚至還有人撂下狠話,說走著瞧。 「故鄉那會變安泥?和風美土出鎘米。歹聲惡名傳千里,想到感嘆喉頭哽。廢水廢氣冇 處理,污染大地破壞天。大地若像拋棄兒,被拋怨嘆獨傷悲。傷悲轉化變生氣,稻仔未大 菜未生。農村甘擱有春天?不知安怎才適宜。環保抬頭我歡喜,故鄉水米才會甜。」 這是和美鎮民「阿全」用台語作的打油詩,期待大家的環保觀念提升,重現故鄉「和風 美土」的風華。 只是,這已等了三十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6.9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