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環境資訊中心|農地重金屬汙染嚴重 灌溉水源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42954 經過20多年,台灣的鎘米事件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農地重金屬汙染愈 來愈複雜,除了鎘,還多了鋅、銅、鎳、鉻。農地汙染不只威脅民眾食的安全,如繼 續放任不管汙染下去,未來農地可能連汙染的作物都種不出來。 灌溉渠道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 為了找出問題,環保署去年從汙染潛勢較高的桃園縣、新竹市、台中縣、彰化縣,選 出45條渠道,採樣灌溉水質,發現底泥汙染最嚴重,41%超過標準;農地土壤重金屬18% 超過標準;灌溉水質13%超過標準。 灌溉水中重金屬汙染以鋅濃度最高,出現位置以灌溉渠道源頭上游、農地坵塊上游為主。 底泥以灌溉渠道源頭上游進水口最高,主要汙染以鎳、鉻、銅、鋅為主。農地土壤則是 進水口處汙染較高ꄊ5日環保署邀請四縣市農田水利會、農委會、環保團體座談,研商如何降低灌溉水源汙染。 失控的灌、排合一 台灣土地分區不明,都市地區住商混亂,鄉村地區農田緊鄰工廠是常有的事。近年來環 保署調查後列管的400多公頃汙染農地,發現汙染密集區多半鄰近工廠,且農地位於工業 區下游的一定範圍內。 台灣地區灌排渠道複雜、管理單位權責不一,許多地區工廠排放事業廢水的渠道,直接 進入農田引水灌溉的渠道。事業廢水的渠道還有眾多渠道來搭排,另還有暗管偷排的廢 水,最後都匯流到灌溉渠道。 但問題是,事業廢水的管制標準鬆、灌溉水源的管制標準高,許多灌溉渠道的水已超過 灌溉水質標準。台灣河川水量豐枯期差異大,遇到水量大時,重金屬還能被稀釋,但遇 到枯水期時無水稀釋,灌溉水中的重金屬濃度就偏高。 灌、排要分離 放流水標準要加嚴 立委黃淑英助理林綠紅認為,如果灌排不能分離,應把放流水的標準加嚴,否則重金屬 沉積在農地,再整治都是末端的事。立委林淑芬助理劉惠純表示,各單位應辦協調會密 切配合。 地球公民協會研究員蔡卉荀指出,工廠多設在河川中上游,廢水最終都排入下游的農業 生產區,但現行法令放流水標準遠低於灌溉水質標準,某些重金屬標準兩者的差異高達 20幾倍。 例如銅的管制標準,放流水是3mg/L(毫克/每公升),灌溉水是0.2毫克。鎳的管制標準, 放流水1毫克,灌溉水0.2毫克。鉛的管制標準,放流水1毫克,灌溉用水是0.1毫克。 環保署認為,農田水利會應善盡灌溉水把關責任,尤其應加強管理搭排戶。但農田水利會 也喊冤,指問題最大的就是搭排戶,理論上要搭排,水利會有權同不同意,但搭排戶是搭 在縣市政府主管的渠道,縣市政府未主動告知,水利會很難管理。 河川應有一套科學管理系統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表示,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管理系統,例如在河川排放口加設 衛星定位系統,了解汙染源、水量,各種來源的水最後匯集到那裏要有所說明。如果水利 會要同意事業廢水排入灌溉渠道,應先要求符合灌溉水質標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陳建志表示,即使廢水符合放流水標準,但重金屬對水質、底泥有 累積性,流域汙染應總量管制。 環保署水保處長陳咸亨承諾,未來將持續檢討並要求改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7.139 ※ 編輯: tr1111 來自: 59.104.7.139 (05/07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