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學者籲業者標示手機電磁波數值 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grey/news.php?css=2&nid=56105&projid= 施顏祥:台灣太陽能產值今年破千億 http://n.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0810/20081008434623.html 記者吳典叡/台北報導  根據台灣電磁幅射公害防治協會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目前約有六十九萬的國小學童與二百二十萬的青少年學生擁有手機,但卻有七成學童及青少年不知道「非緊急情況不使用手機」的安全保健預警觀念。對此,學者呼籲政府應立法要求業者標示電磁波數值,以作為家長選購手機的依據。 昨公布的「台灣學童、青少年使用手機及各廠牌手機電磁幅射值檢測報告」,國外研究發現,如果經常使用手機,未來罹患腦瘤機率將高於常人五倍。該協會經測試市售三十三支手機也發現,超過半數手機所發射的電磁波超出背景值百萬倍。  其中,這份研究報告發現六成以上的手機電磁波,在接通前或接通後都高於每平方公尺一瓦的背景值,幾乎與微波爐的電磁波相當,甚至也有研究報告指出,二十歲以下青少年使用手機,罹患腦瘤的比例將較一般人增加一至五倍。  台灣電磁幅射公害防治協會會長陳椒華表示,目前國小學生每次使用手機通話逾十分鐘有五萬人,青少年學童每次通話逾十分鐘約十七萬人,容易使孩童腦部被電磁波穿透造成危害。  由於國內手機發射強度標準的特定吸收率SAR值為每公斤一點六瓦,陳椒華進一步建議,政府應該要求廠商在手機上標示安全量的SAR值,並由學校教師和家長多告知孩童「非緊急狀況不使用手機」,才得以避免電磁波對腦部的危害。 「2008年台灣國際太陽光電論壇暨展覽會」昨(7)日揭幕,會中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台灣太陽光電產業整今年產值將突破千億元大關,到了2015年可則挑戰4,000億元,也指出未來政府將努力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並有更透明的補助措施,也會提供租稅跟融資的協助,幫助台灣太陽能產業快速發展。 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及太陽光電論壇昨在台北世貿一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計有155家廠商、300個攤位參展,規模為去年的2倍,施顏祥則是親自出席開幕式,並指出2007年太陽能電池產出達545MW(百萬瓦),占全球產量13%左右,也使台灣成為全球第十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去年台灣太陽光電產值是535億元,今年則會倍增突破1,000億元大關。 施顏祥也點出,1998年起,全球太陽光電產業持續以35%的年平均成長率高速發展,截至去年底為止,全球累計的太陽光電系統裝置量已超過9200MWp,產業前景可期,而目前台灣太陽光電產業供應鏈缺上游多晶矽的材料,但中下游的太陽能產業供應鏈則相當完整,目前國內相關廠商已超過80家,其中以太陽能電池廠最具競爭力,相信在相關技術支援下,台灣將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太陽能生產基地。 惟太陽光電產業發展與各國政府的補助政策關係密切,尤其是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對太陽能的政策對促進產業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台灣政府雖獎勵投資,但大環境上,則是低油價與低電價,導致太陽能相關裝設較慢。對此,施顏祥表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已送立法院,列為優先推動法案,政府也積極透過租稅優惠、融資、協助解決建廠用地及水電問題等方式,全力協助業者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