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字:陳佳珣(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中科三期后里基地,從環評階段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傳出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環評委 員審查七星案時,打電話給環評委員,引發政治介入環評的爭議。行政院在強力運作下通 過環評,但中科三期后里園區的開發案並沒有因此畫上休止符。雖然后里、七星兩個園區 ,都已經動工甚至開始量產,中科后里園區的聽證會卻在這時候舉辦,行政聽證對台灣大 多數民眾而言,相當陌生,但對於重大開發案,其實相當重要,在中科三期開發之後,相 關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秋風起,金黃色的稻海隨風起伏,水稻結穗是最需要水的時候,盈滿的水田,讓水稻根部 充分的吸收水分,而農民等待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收穫時刻。 但后里地區的田間景觀卻很不一樣,許多農地並沒有種植二期稻作。工人正忙著搭棚架, 因為土壤中嬌貴的百合幼株需要細心呵護,百合是后里非常重要的花卉,年產值就高達10 億元,一點也不輸給高科技產業。花卉產業是高度仰賴人力的產業,也養活了不少家庭, 更是后里重要的經濟支柱。 當然農民也要投入龐大的資本,從荷蘭進口百合球莖一個20-40元,陳欽全班長前一年就 要下單,訂購40萬顆,光是球莖的成本至少800萬。在大型冰庫內低溫冷藏的球莖,並不 能放太久,從9月到隔年5月,25℃以下的氣溫才適合百合生長,一分地的成本就要40萬。 為了照顧這些嬌客,防鳥網、遮光布都必須要投資,尤其是植物生長必須的水,都要靠農 田水利會的灌溉水圳。從陳欽全小時候,后里地區就因為水源不足而實施輪灌,當水來了 ,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要在田裡顧著,確定百合有水可用。「水」是農民的生命,為了水 ,他們不惜為水而戰,而引發這場戰爭的就是我們的政府。 部分后里民眾反對中科后里基地,從環保署一路陳情到內政部,因為他們不要高汙染、高 耗水的面板產業進駐。但在行政院強力主導下,中科后里園區的七星基地環評案以10比8 表決通過,贊成的10票當中,有6票是中央部會的官員,他們卻從來沒有出席過實質的審 查工作。雖然后里基地上的瑞晶已經開始量產,友達所在地的七星基地也著手整地,但后 里園區的爭議,並沒有因此劃上休止符,為了釐清爭議並建立典範,在立委的壓力下,國 科會舉辦了中科后里園區的行政聽證,這是2001年行政程序法通過以來,中科三期開發案 第一個比較嚴謹的行政聽證。 水是第一個討論的主題。擔任七星案環評的環評委員郭鴻裕首先上場,提出水資局的資料 表示,台中地區是自來水嚴重不足、備援能力不足、長期水源不足的地方,但后里園區用 水一天就要調撥13萬噸的農業用水,水利署調撥農業用水的法源為何?台中農田水利會依 據什麼同意調撥用水?在主持人朱增宏的反覆聚焦中,雙方一來一往,提出各自的資料討 論,在會議過程中,回答問題如果離題或是說明不清楚,主持人會請他再次說明。中科三 期有沒有調撥農業用水,就談了一個半小時,最後農田水利會的答案是,在滿足灌溉用水 的前提下,提供工業使用,如果是枯旱年水源不足,經濟部就會介入統籌。 中科三期后里園區的行政聽證,原本只規劃4個小時,結果開了8個小時,討論的議題涉及 甚廣,而且還有許多議題沒有充分討論。透過行政聽證,開發案的利害相關人,在會議中 對彼此的資料提出疑點與佐證,在主持人一再聚焦下一一辨證,在這樣的過程中,問題的 癥結得以釐清,雖然沒有達成多少共識,卻是我們所期望公民社會的良好示範。 採訪側記 這是場馬拉松式的會議,原本計畫4小時的會議,想不到談了8小時,有些事情還談不清楚 、談不夠。現場來了多位七星案的環評委員,在環評審查會上問不夠的,還到現場繼續問 ,可知七星案的環評並不周嚴,但行政院仍是以鐵票部隊強勢表決通過,台灣政策的行政 都是由上而下,人民的聲音,政府哪聽得下,大概只有財團才能和政府高官坐下來喝茶聊 天。看看現在台塑大煉鋼廠的環評,總統一席話,法律制度擺一邊,可憐的台灣,政府真 的是把法律制度當參考用,我們的民主之路還很漫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4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