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31/78/2xuli.html 〔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現年八十八歲的楊文石,在新北市三芝區橫山國小對 面農地種植近一千八百坪香水睡蓮,十幾年前經台北市立動物園調查發現,池內存有保 育類動物「台北赤蛙」,遂輔導楊老先生有機栽植,並結合橫山國小進行復育,數量最 多達兩百多隻,不過近兩年來因棲息地遭受破壞,台北赤蛙再度瀕臨絕種危機,重創復 育工作! 橫山國小總務主任吳景泉表示,橫山國小自九十年起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舉辦為期兩 天的三芝濕地保育研習營,九十一年將台北赤蛙的生態保育納入校內課程,不僅成立社團 ,還訓練學生成為小小解說員,以蓮花池為常態教學場域。 「台北赤蛙是生態指標!」吳景泉說,台北赤蛙適合生長在沒有農藥及化學污染的有機濕 地,土壤必須酸鹼適中,經保育人士復育後,蓮花池中的赤蛙數量在九十四年達到最高 峰,將近兩百多隻,不過自九十五年開始,因水利單位在上游施作野溪護堤工程,大量水 泥破壞生態,導致赤蛙產量驟減至五十隻,近兩年來,幾乎很少在夏天聽到蛙鳴。 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明雄表示,因人為捕捉及生態環境改變,目前三芝 地區的台北赤蛙已瀕臨消失危機,曾經在九十四年,一個晚上可見到九十幾隻赤蛙,但根 據去年統計資料顯示,一個晚上僅記錄到個位數。張明雄強調,赤蛙的原棲地一旦遭破壞 ,就很難再回復原來的榮景。 張明雄說,現階段採積極性的「域內保育」,以原棲息地進行復育,例如在池內挖洞放置 竹筒,防止泥土崩塌,並移除福壽螺;除每月定期調查族群數量外,也結合在地教育及社 區保育,未來仍以蓮花池為核心據點,向外延展棲息地,促進蛙類族群的基因交流,以擴 大數量。 張明雄說,台北赤蛙數量稀少,全台灣只剩台北三芝、石門、桃園龍潭、台南官田及屏東 科大附近可見蹤跡,相當珍貴。他希望未來能和三芝區公所、新北市政府與慈心基金會等 單位緊密合作,共同保育台北赤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