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e-info.org.tw/node/69671 聯合國調查噪音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 摘譯自2011年8月21日ENS法國,巴黎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在人類從事各樣吵雜的海洋活動,打擾海洋生物平靜生活的 數十年之後,聯合國主持的一項會議,啟動了長達十年的調 查來研究這個問題。 「就像人類依賴視覺,許多海洋生物則是以聲音作為由環境 取得資訊的主要方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研究 中說。這項會議將在8月30日至9月1日於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的總部所舉行。 教科文組織表示,海洋科學家、私人企業代表以及軍事部門 會在這次會議中,規劃十年期的「國際安靜海洋計畫」,進 行實驗以更「明智且有效」的填補海洋噪音管理的空白。 教科文組織發表新研究報告時,做出聲明指出,「雖然少有 研究證明之間的關聯,但學者們越來越懷疑,隨著噪音增加 ,特別是某些聲音,會改變海洋動物的行為,使他們正常的 行為受到影響,例如尋找食物、配偶或是躲避掠食者。」 噪音不會侷限在一個海洋的某個範圍,因此造成的影響範圍 是非常大的,海洋中各角落的生物都會受到衝擊。 在2008年12月,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在其發表的報告 《海洋噪音:請關小聲點》中指出,藍鯨溝通的距離,因為 噪音的增加而減少了90%。 報告中計算,太平洋的船舶噪音在過去40年間,每十年就增 加一倍,而全球航運量預計到2025年會再增加一倍,上次倍 增的期間是1965年至2003年間。 用於地震調查的空氣槍,在進行海底鑽油或是天然氣探測時 產生的噪音峰值可達259分貝。 根據IFAW的報告,全球有90艘地震調查船,每一天都有四分 之一數量的船隻在運作。 此外,全球估計有超過300套海軍聲納系統,能夠產生超過 235分貝的聲壓。發出一次這樣的聲響產生的音量,是人類 安全極限145分貝的十億倍以上。 科學家已發現,高強度聲納與鯨魚和海豚致命擱淺有關。在 80年代中後期,一些大規模的擱淺被認為與海軍在加那利群 島(Canary Islands)的活動有關。在之後的1992至1998年間 ,28頭熱氏中喙鯨(Gervais' beaked whales)擱淺在美國東 岸的佛羅里達州和麻薩諸塞州之間,之後是北約在2002年9 月進行低頻聲納測試後,更大規模的擱淺事件。 Mark Simmonds是鯨豚保育學會(WDCS)的科學主管,同時自 1994年以後也是國際捕鯨委員會的成員,他說「儘管還有許 多未知數,海洋中的噪音很明顯應該被視為對一般海洋生物 ,特別是鯨豚類的一種基本威脅。」「重要的是,這問題已 受國內與國際公認,並且盡一切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01.165 ※ 編輯: Waitingchen 來自: 203.67.101.165 (08/30 15:19)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IA 08/30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