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420264,00.html 據估計,由於水土流失,全球每年損失約2萬到5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土地,沙 漠面積不斷擴大氣候變化加速了這一進程。為了提醒人們重視這一危險的發展趨勢,不久前在波恩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會議舉行的同時,有關代表也就沙漠化問題進行了討論。目標是,推動聯合國防止沙漠化公約和去年達成的一項10年戰略計畫的落實。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聯合國防止沙漠化公約秘書處的負責人格納卡迪亞確信,只有國際社會認識到保護土壤不受侵蝕的重要性,全球範圍防止沙漠化的鬥爭才能取得成功。格納卡迪亞說:"今天我們認識到,土地比黃金更加寶貴。如果沒有糧食,黃金又有什麼用呢?但怎樣才能重新贏回這一價值?怎樣才能讓這個領域對私有經濟產生吸引力,讓人們意識到其價值,主動採取措施保護土地的生產力,甚至恢復貧瘠土地的生產力呢? " 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受到沙漠化的致命威脅。例如烏干達。在烏干達鄉村地區,90%的能源來自木柴,無論是居家生活還是商業用途,象生產煙葉。 據烏干達環境部長埃裡約介紹,該國每年有55000公頃的森林就這樣被毀於一旦:"我們努力重新造林,但這種努力是不夠的。烏干達的一些問題,鄰國也有。我們缺乏放牧的土地,在烏干達,肯雅和蘇丹有很多遊牧民,他們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不斷尋找新的土地放牧。這裡也常常生出矛盾衝突,不同的族群之間會發生牲口被竊,族人被殺的事情。如果遇到大旱,牧民就不得不遷到城市裡去。他們沒有住處,全家人流落街頭。要把他們遷回原來的地方十分困難,為這些人提供的糧食救濟也不夠。" 因此烏干達環境部長埃裡約呼籲,在防止土地貧瘠化的鬥爭中,有關國家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媒體應加強合作。此外,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以及跨國經驗交流也十分必要。德國發展援助部的國務秘書科特曼希望在防止沙漠化的工作中強調國際合作:"我們不能只限於為單個國家規劃治沙方案。沙漠化是沒有國界的,其防治需要協調管理,需要與鄰國合作。今天我們很高興看到南美和中美洲國家在這一領域結成地區發展夥伴,或者象巴西代表所舉例的,他們與非洲葡萄牙語國家展開合作。這樣跨國界和洲際的合作十分必要。" 科特曼還指出,援助不能只來自一方,例如某一個聯合國機構,而是應該來自不同的方面,而且這些援助方之間應更好地協調。防治沙漠化的工作需要大量資金。因此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秘書處需要更多的經費才能落實其目標。科特曼介紹說,德國目前為秘書處提供400萬歐元的資助。 沙漠化已不僅僅是非洲,亞洲和拉美的問題,歐洲也受到波及。首當其衝的是西班牙。西班牙環境部長普克索說:"西班牙是南歐地域最遼闊的國家。我們臨近北非沙漠的邊緣,也有土地退化和缺水的問題。我們的優勢是,我們擁有財力資源。在面臨同樣問題的世界其他地區,要想控制沙漠化和缺水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西班牙計畫加大對水資源管理和植樹造林的投入。普克索表示,從中期看,西班牙必須努力履行京都議定書規劃的制止氣候變暖的相關義務,他希望西班牙在談判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本次聯合國防止沙漠化會議的與會代表呼籲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沙 漠化,物種流失和饑餓等諸多方面更好地相互協調,在國際合作的框架內探索解決途徑。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Hoegen, Monik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