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41451005 觀光經濟下的動物危機(1)--失去天空的丹頂鶴 munch 2011年9月中旬,日本釧路動物園將送二隻丹頂鶴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名為保育 交流,主要目的是感謝台灣每年到北海道約20多萬的旅遊人口,作為建國百年賀 禮。 在日本,丹頂鶴有「濕原之神」的稱號,訂為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也是國際自 然保育聯盟的紅皮書中被列為瀕臨危種,華盛頓公約附錄 (CITES)一級物種。 在日本一度瀕臨滅絕,1958年釧路市設立國立丹頂鶴自然公園,劃訂釧路濕原96000 多公頃區域,作為丹頂鶴自然棲地,園區內以人工繁殖方式,協助部分鶴蛋孵化,鶴 群濕原內自由生存繁殖,並且在北海道阿寒湖等不同食區內自由遷徙,根本不需要動 物園的拘禁保育。 市立釧路動物園以傳統方式圈養動物,園區內關有丹頂鶴等動物,1987年接手丹 頂鶴繁殖計畫,曾經鬧出讓兩頭北極熊母熊交配繁值的國際大笑話。這次日本丹 頂鶴贈送來台,並非由國立釧路濕地公園送出,而是由釧路市立動物園寄贈,完 全違背丹頂鶴野生保育的思維。 在國際上,對於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紅皮書一級瀕臨危種的運輸與展示,有著嚴 格規範,台、日二國動物院以保育交流為名,拘禁保育動物,其實根本就是為了 拘禁展示珍貴動物,賺取更多門票。 對於丹頂鶴保育,日本北海道已經有良好野地環境,幾十年來數量上由300多隻 增加到1000多隻,鶴群生活在野地相當自在。丹頂鶴生存的北海道環境,均溫從 零下25度到18度,夏天只有數天高達30多度高溫,但是台北的夏天常常是30度以 上高溫,根本不是丹頂鶴生存環境,來台訪視的釧路動物園長,竟然能說出:「 水鳥池有許多樹木,牠們應該會自己找地方避暑。」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1081700106.html) 如此荒繆的言詞,就是動物園的保育思維! 在2004年,台灣曾經飛來丹頂鶴阿丹,遭到新竹空軍基地驅離射擊槍傷,送往台 北市立動物園醫治,2055年手術取出五顆鉛彈,在收留圈養與依地野放的討論下 ,許多國內動物專家表示台灣不是丹頂鶴自然的生存棲地,2008年3月搭機送往 韓國進行野放,當時政府還跨口讓動物回到自然野地。 阿丹到韓國後,2009年2月野放訓練時撞傷身亡,這也是台灣當時不敢容留丹頂 鶴之因,因為大型鳥類一旦撞傷骨折,碎裂的骨頭,就會造成生命危險,阿丹是 野鳥,會有想飛的生物本能,一旦拘禁後撞籠,就是不幸的後果,同樣二隻引入 的丹頂鶴,也會有同樣危機。 以野放動物自由為名,野放阿丹,卻在2011年引進拘禁二隻丹頂鶴,保育思維的 錯亂,讓人無法接受。 丹頂鶴不適合生存在台灣,高溫氣候不僅不適居住,更別談什麼保育繁殖,在台 北市立動物園鳥園內關有其它鶴種,大型鳥內拘禁在小小籠區,看得讓人心傷。 在台灣,已經有許多引進的保育動物,紛紛死亡,從小白鯨、無尾熊、企鵝、到 河馬等生物,不斷傳出死亡消息,相較於引入時的敲鑼打鼓,對於死亡卻是低調 萬分,但是從未由這些死亡生物上,學到教訓,尊重物種野地生存的權力,一樣 接續引進新物種。 2008年曾有四隻丹頂鶴來台,落腳在金山清水濕地,引發許多人們關心,也讓人 見識野地上丹頂鶴的美麗身影,但是迷途丹頂鶴像生態大使,不僅展現美麗身影 ,也讓人們思考而是台灣還有多少自然濕地,讓這些迷途或遷徙的生物,有個落 腳或渡冬的地方。 但是清水濕地最後一樣開路,破壞濕地完整性,也造成驚擾,鳥況大不如前。這 種右手開發破壞自然環境,左手抓進動物拘禁觀光的作法,正是人類最惡之處。 動物園有其功能與意義,並非全盤否定,孩子們也能其中得到歡樂,但是那是生 命的相互瞭解,而非不斷引入新樣物種,來刺激參觀人數。動物園應該照顧好園 區內已經落難收容的生物,別再從野地捕抓引進新的動物,將歡樂建立在更多拘 禁動物身上,這樣拘禁惡行,動物園只是作出最壞的生命教育。 看過野地丹頂鶴的自在,實在無法想像關在籠裡丹頂鶴的哀傷,那種曾經野地自 由飛翔的記憶,即將在九月中斷,在台北動物園的一隅,走進一生拘禁的苦難, 但是人們卻以愛為名,在保育交流的幌子裡,高興動物園又有新賣點。 拒絕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丹頂鶴拘禁,應該守護更多濕地,讓人們在野地與自由 心靈相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187.215
Jayc:牠們應該會自己找地方避暑 = = 09/08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