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32665 摘譯自2008年5月13日外電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全球各地持續傳出蜜蜂族群銳減的消息。美國7日公佈去年度蜂群狀態調查結果,有36%的 商業飼養蜂群消失,其中29%出現蜂群衰竭失調(CCD),即工蜂在不明原因下集體棄巢。 英國政府與養蜂協會也在9日表示,在惡劣天候、環境壓力和疾病共同打擊下,英國2007 年冬季折損了超過1/5的蜂群。 野蜂族群也幾乎全軍覆沒,如果沒有養蜂人士的努力,再過幾年蜜蜂就可能絕跡。但一般 民眾也可以幫助倖存的蜜蜂度過難關,英國養蜂大師、養蜂協會前任會長戴維斯博士( Ivor Davis)對此提出了幾項建議,值得參考。 保護蜂群:當蜜蜂族群成長到一定的數目,會自然結隊飛離原巢,建立新巢,這種「分蜂 」(swarming)現象有助於蜜蜂繁衍。如果發現群集的蜜蜂,可聯絡附近的蜂農幫忙將蜂 群集中帶走。分蜂時蜜蜂通常相當溫和、不具危險性,僅在受到侵擾或被水柱噴灑時會被 激怒。 栽植蜜蜂喜愛的植物:在非農業區,蜜蜂依賴園藝植物的花粉花蜜作為均衡食源,在家中 種植觀賞或食用的開花植物,如蔥、蒜、韭菜、各種薄荷、菊花與向日葵等,對蜜蜂都有 很大的助益。有些樹木也能供應蜜蜂大量花粉,柳樹和西洋菩提樹都是極佳的選擇。此外 ,也可呼籲公家單位或結合社區力量,在公共空間種植對蜜蜂友善的植物。 購買本地蜂蜜、不要隨意棄置進口蜂蜜容器:本地蜂蜜不需長途運輸,又可支持國內養蜂 業。因為不用長時間保存,本地蜂蜜通常不經防腐處理,還蘊含當地花朵的特殊風味。進 口蜂蜜可能帶有國外的細菌和孢子,任意棄置容器會吸引本地蜜蜂取食,可能感染疾病並 散播到整個族群,造成蜂群死亡。丟棄容器前務必徹底洗淨,並留意丟棄的地點。 學習親近蜜蜂:若了解適當的相處之道,蜜蜂可以是很好的鄰居。蜜蜂只在被激怒時會螫 人,如果沒有穿戴防護衣物卻遇到蜜蜂在你的面前巡繞,不要驚慌揮趕,應冷靜、緩慢地 遠離。蜜蜂容易被暗色衣物刺激,香皂、洗髮精、香水的味道也會誤導蜜蜂,在蜂巢附近 都應避免。 在花園接納蜂巢,甚至自己養蜂:如果自家有空間願意接納蜂巢,可以與附近養蜂單位聯 絡,提供給有需要的蜂農。也可以學習自己養蜂,這是一項有趣、愉快又充滿驚喜的休閒 活動,還可以享用甜美的蜂蜜,養蜂新手可以參考英國養蜂協會提供的資訊。 蜜蜂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2千5百萬年,假如失去蜜蜂,整個生態環境都會瓦解。想要更了 解蜜蜂對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可以邀請養蜂業者或相關單位到各團體進行詳細解說。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美聯社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oEcophilia環 ╯ 。 ╯ ╩╯ m3m3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4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