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衛報》週評:歐盟補貼政策拿漁民生計和生態開玩笑 http://pots.tw/node/4848 節譯/葉興台 全世界的抗議人士正參與一場史詩般的戰役,他們封鎖道路,在儲油槽附近站崗, 丟擲各種東西,翻倒車輛以作為路障;國際原油逐漸耗盡,他們聲稱各國政府必須 拿出辦法。最近參與這場超現實抗議活動的是各國漁民,義大利、葡萄牙、法國、 日本等沿海國家的漁民都走上街頭。上個月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漁民朝警方丟 擲石塊和照明彈;漁民們警告,若政府不幫助他們,數千人可能被迫停止出海捕魚 。這是非常可怕的後果,我們應該感同身受,卻應淡然以對。 高油價和全球暖化似乎成為人類當前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卻也是全球海洋生態體系 的一絲希望。東亞各國政府無意保護鮪魚數量,如今日本、中國、台灣和南韓的3分 之1鮪魚船,因負擔不起高油價,將停止出海幾個月。美國及太平洋沿海定區所分配 的鮪魚配額,今年不會全數捕滿,因油價上漲速度遠高於鮪魚價格。西班牙漁民所 發起的無限期罷漁,是歐洲漁業界近年來最令人高興的大事,拖網業者警告,業者 可能在一年內就斷炊,這真是太棒了。 若這種難以持續的捕撈,在沒有發生危機或無人失業的情況下,就能嘎然而止,對 每個人而言都是件好事,但這是人類本性難以忍受的。歐盟制定一套讓漁船陸續除 役的方案──自1999年以來,歐洲漁船總噸位已減少5%,但漁船總噸位減少速度, 根本趕不上魚群數量的減少速度。歐盟為了照顧過剩的漁船,每年所設定的配額都 超過漁業顧問建議的數量,每年有好幾種魚類都瀕臨絕種邊緣。 各國漁民提出兩項要求,已為沿海地區的政治人物採納,但這項要求會摧毀他們的生 計,其餘的人卻要承擔後果。未來7年,歐洲納稅人得支付漁民38億歐元,這筆錢部 分要用來協助漁船除役,並協助漁民轉業,但絕大部分要幫漁船添購新引擎和設備, 讓漁民繼續捕魚,並將港口和靠岸地點現代化,促銷漁獲等。除了重新訓練漁民轉業 或協助他們提早退休外,其餘的支出根本沒有正當理由。若是農民拿到錢,至少他們 會說,他們是鄉村的管理者(通常這種說法是錯的),但讓更多漁民繼續捕魚,導致 魚類族群難以承受,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歐盟表示,這筆經費將降低漁民的壓力,協助漁民採納更環保的捕魚方法,事實上, 這只是在延緩漁業的敗亡,讓漁業盡可能挑戰生態的限制。如果歐盟會員國想要保護 生態體系,立法限制捕魚比花錢更有效。就像多數沿海國家,歐盟的漁業政策是由商 業愚蠢和短視近利所構成的完美寓言,為了眼前的利益,協助漁業摧毀長期的前景。 但漁民的要求不僅是這樣,本週英國漁業新聞(Fishing News)的頭版標題寫道:「 無所言謝!」(Thanks for Nothing),批評英國政府拒絕跟進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 補貼漁船燃油。為何要補貼漁船燃油?蘇格蘭漁業部長理查.洛奇海(Richard Lochhead)呼籲英國政府應「打開荷包」,堅稱政府撥款不應與漁船除不除役混為一談 ,換句話說,每一艘漁船都該繼續留在海上;這是對漁業好,或只是對多數短視近利者 好? 根據歐盟週四將討論的一份協議草案,若干漁船將會除役,轉成人工魚礁,漁船噸位 將降低,或被較小噸位的漁船取代,歐盟將支付因油價上漲而無法出海的船員的各項 支出和薪水,好讓他們能繼續從事漁業,在油價下跌後,重新回到海上。各會員國對 每艘漁船的補貼,由 3萬歐元最多可提高到10萬歐元,不會違反歐盟補貼規定。漁船 在更換更省油的設備時,可獲得新的補助。這項草案似乎確保漁業將因魚類資源稀少 而瓦解,而非缺油,漁民也不會因為生態體系瓦解而無法維生。 這項草案最扯的部分就是,在若干地區,尤其是英國水域,漁業資源已經貧瘠,當西 班牙、法國和義大利漁民要求恢復捕撈黑鮪魚,不少英國漁民開始明白,黑鮪魚的生 存和漁業存續可能有關,現在若還要鼓勵漁船繼續留在海上,其實上是拿漁民的生計 和生態體系開玩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 going70:轉錄至看板 IA 07/14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