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華爾街日報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80415/ecb142824.asp?source=email 2008年04月15日14:13 Bob Davis / Douglas Belkin 上週末全球各國財長們除了磋商如何應對眼下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外﹐還討論了另一個自上 古時代就不斷困擾人類的話題﹐那就是糧食短缺。 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在大宗商品價格飛漲的形勢下﹐過去3年來全球糧食價格 累計上漲了83%﹐給一部分最貧困的國家造成了巨大壓力。就在會議期間﹐海地總理亞歷 克西斯(Jacques Edouard Alexis)宣佈辭職。一週的騷亂讓這個加勒比小國的首都一片狼 藉﹐而騷亂的起因正是大米和大豆價格上漲。 近來糧食價格飛漲先後在埃及、喀麥隆、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引發騷亂 。巴基斯坦和泰國甚至派出軍隊保衛農田和糧倉。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最近警告稱﹐由於糧食漲價﹐有33個國家將面臨社會動蕩的危險﹐其中包括印 尼、也門、加納、烏茲別克斯坦和菲律賓。照佐立克的話稱﹐在那些老百姓要用一半乃至 四分之三的月收入來購買食品的國家﹐“人們快要活不下去了”。 上週末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大會的許多政策制定者們也已認識到問題 的嚴重性。推廣玉米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的美國首當其衝﹐會議批評美國的政策對糧食價 格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印度財長齊丹巴蘭(Palaniappan Chidambaram)在接受採訪時稱﹐“當成千上萬人挨餓時 ﹐用糧食來生產生物燃料可以說是一種反人類的罪行。”土耳其財長希姆塞克(Mehmet Simsek)則稱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簡直是“駭人听聞”。 而美國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主席詹姆斯‧柯諾頓(James Connaughton)則認為﹐生物燃料 不過是造成食品漲價的因素之一。能源和電力價格上漲同樣起到推升糧價的作用﹐而中國 等發展中大國食品需求旺盛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在此次會議上﹐除了炮轟美國外﹐對於如何解決短缺問題並未形成多少共識。在上週 四的新聞發佈會上﹐為了形像地說明問題﹐佐立克拿出一袋2公斤重的大米說﹐這點米平 均要花掉一個孟加拉國貧困家庭半天的收入。上週末他又一次呼籲各國重視糧價問題。在 週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他說﹕“現在我們必須將錢用在解決吃飯問題上﹐這樣才能餵飽老 百姓的肚子。” 但上週末的會議未能達成具體成果。佐立克前不久號召發達國家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World Food Program)再捐贈5億美元﹐但他說到目前為止得到的捐款承諾只有這個數字 的一半。 此外﹐由各國財長組成的IMF理事會敦促IMF與世界銀行“在政策建議和金融支持方面協調 一致”。 世界銀行理事會上週日指出﹐“糧食和能源價格高企嚴重影響了廣大發展中地區大量貧困 人口的生活”。該理事會還對IMF理事會號召“及時為脆弱國家提供政策和財政支持”作 出了響應﹐並敦促發達國家“立即更慷慨地向受糧價上漲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伸出援手”。 世界銀行打算將明年發放給非洲國家的農業貸款增加一倍至8億美元﹐並敦促成員國免除 困難國家的債務。世界銀行、IMF和各大工業化國家還在推動結束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 ﹐然而如果美國和歐洲按照貿易協定減少農產品補貼﹐則會起到推升食品價格的作用﹐進 而加劇食品進口國的貧困。 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上週敦促七大工業國就包括糧食貿易、農業生產力、農業技 術、生物燃料和向貧困國家提供短期援助等食品問題制定一套詳細的戰略。在七大工業國 成員中﹐英國一直帶頭主張減免最貧困國家的債務。 海地的局勢突顯了困擾世界部分最貧困國家的問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下屬的民主、衝突和人道主義援助局(Bureau for Democracy, Conflict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官員麥克爾‧赫斯(Michael Hess) 表示﹐海地市場上的食品足以滿足其人口需要﹐但價格超過了許多貧困人口的承受能力。 赫斯稱﹐這些人每天只能掙到2美元﹐而現在全世界的糧價都在上漲。 在全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糧食短缺形勢嚴峻。該國政府已在考慮凍結佔用耕地 建造住房和高爾夫球場的項目。政府還號召快餐店將米飯份量減半﹐以緩和米價上漲。 在一些國家﹐糧食價格上漲助長了保護主義情緒﹐使得問題更加嚴重。一般情況下﹐實施 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會設置障礙阻止進口以保護本國產業﹐同時鼓勵出口。而糧食貿易保 護主義則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銀行調查的58個國家中﹐最近至少有十幾個國家為了平抑 國內糧價、實現“自給自足”而降低食品進口關稅﹐並限制食品出口。 例如貧困人口佔世界一半的印度就在限制糧食出口﹐包括禁止出口巴斯馬蒂香米以外的大 米。同時﹐印度降低甚至完全免除了食用油、玉米和黃油的進口關稅。 埃及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自4月1日起暫停出口大米6個月。過去12個月以來﹐埃及的穀 物和麵包價格漲幅接近50%。由於等待食品救濟的人數日益增加﹐過去兩個月中有11人死 於相關事故。食品短缺迫使穆巴拉克總統下令軍隊增加麵包烘焙量。 然而﹐若從全球角度看﹐此類阻礙出口的行為會將食品價格推升至更离譜的水平。土耳其 財長希姆塞克接受採訪時稱﹐這類政策“扭曲了國際價格關係”。他表示﹐土耳其不會阻 撓食品出口﹐而是打算加快其東南部安納托利亞水壩附近的水渠建設速度。 IMF前高級研究員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稱﹐各國紛紛採取限制糧 食貿易的措施﹐形成了一種奇怪的“以鄰為壑”現象。每個國家都不願向其他國家出售糧 食﹐都想在自己的國家屯積更多的糧食。 在國際金融局勢拖纍經濟增長之際﹐各國紛紛打起了自己的算盤。烏克蘭總統尤先科 (Viktor Yushchenko)上週二宣佈﹐將同意利比亞使用烏克蘭的24.7萬英畝土地種植小麥 。而利比亞為此答應將建築和天然氣合同交給烏克蘭。 巴西最近邀請埃及商務部長訪問並就一份貿易協定展開討論﹐而農業在其中佔有相當大的 份量。中國也簽署了與發達國家的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對象是糧食出口大國--新西蘭 。此外﹐中國還在與另一個糧食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此外﹐烏干達計劃向印度增加咖啡、牛奶和香蕉出口。總統穆塞韋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向記者表示﹐我們的問題在於糧食太多﹐而市場太少。 世界銀行抽樣調查的國家中﹐約有18個國家向消費者提供補貼﹐並實行了價格調控。而美 國財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 )對此警告稱﹐各國在調控價格和提供消費補貼問題上要保 持克制﹐因為這對於保護弱勢群體並非行之有效的辦法。這類措施會增加財政負擔並扭曲 經濟﹐得利的往往是更高收入的消費者和商人﹐而不是應該受益的那些人。 而佐立克則敦促各國在提供補貼時要找好定位﹐例如以食品作為工作報酬﹐或是對貧困家 庭兒童增加午餐﹐這樣他們便可以將食品帶給家裡人。 在非正式採訪中﹐各國部長基本上都認為美國的生物燃料政策對糧食供應的破壞極大。按 各國部長所稱﹐美國應將生產乙醇的玉米用以解決飢餓問題。美國靠關稅壁壘將巴西乙醇 拒之門外﹐進而使玉米乙醇大行其道。巴西乙醇是用甘蔗製造﹐生產效率要高得多。 環境質量委員會主席柯諾頓則表示﹐美國正在開發第二代生物燃料。這種技術將能夠用各 種雜草和農業廢料(而不是食品)作為生產原料。柯諾頓表示﹐“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 ” 世界銀行也批評生物燃料助長了全球糧食價格上漲﹐這使佐立克處境很微妙。在接手世行 行長職位前﹐他是美國的貿易代表﹐並曾為美國的農業立場辯護。上週四他在記者會上雖 然沒點美國的名﹐但他對巴西用甘蔗製造乙醇表示讚賞﹐並質疑(像美國這樣)用關稅壁 壘阻礙進口巴西乙醇的做法在經濟效益上是否有價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oEcophilia環 ╯ 。 ╯ ╩╯ m3m3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6.4.201 weitzern:轉錄至看板 IA 04/23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