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華爾街日報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80430/opn105047.asp?source=email 2008年04月30日10:32 Nancy Birdsall / Arvind Subramanian 美國兩大零售巨頭Costco和山姆會員商店(Sam's Club)近期宣佈對顧客的大米購買量進行 限制。與此同時﹐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高漲的糧食價格會讓發展中國家人口中的1 億人淪入飢餓行列﹐數十年經濟繁榮所取得的成果可能化為烏有。 食品價格上漲是個長期現實﹐其背後的推動因素主要有三:快速發展的亞洲對糧食需求的 急速增長﹔新型生物燃料對土地的爭奪﹔以及氣候變化導致的乾旱對全球農業生產的影響 。雖然亞洲是全球經濟發展最為強勁的地區之一﹐但也最容易受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全 球絕大部分最貧困的人口仍然生活在亞洲﹐最近﹐作為亞洲人主食的大米價格上漲尤為劇 烈。 一些大國的領導人已經同意在6月召開的八國峰會(G8)上討論糧食問題。他們該採取何種 措施?糧食援助會起到作用﹐但卻只是短期的治標手段。各國需要重新關注增加農產品供 應﹐包括重視研發﹐並加大水利灌溉方面的投入。但這些方法都需要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要防止將來發生危機﹐就需要修正刺激農業發展的基本方法。而這意味著在全球範圍內建 立有效且有利於糧食貿易的貿易政策。但我們現在不僅和上述目標相去甚遠﹐甚至還在背 道而馳。 想想導致當前糧食危機加劇的兩大貿易政策。歐洲下令發展生物燃料﹐美國也對其實施補 貼﹐加上針對生物燃料替代原料的關稅壁壘﹐令農民將用以果腹的口糧拿來生產燃料。2000年以來﹐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產量增加了4倍﹐所用的玉米佔玉米總產量的近20%。玉 米本身是人類的主食之一﹐也是動物飼料的重要成分﹐ 而用玉米生產乙醇不僅使食用玉 米減少﹐還導致農民改種玉米﹐從而減少了小麥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的生產﹐相應地推高了 這些種類糧食的價格。 與此同時﹐雖然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壁壘土崩瓦解﹐但卻加強了食品出口限制﹐從而阻礙了 長期解決方法的形成。各國都以糧食安全為由﹐試圖將國內糧食供應保持在較高水平。然 而出口禁令使糧食價格被人為壓低﹐市場因此難以向國內的農民發出準確的需求信號。這 樣一來﹐那些無法以全球市場價格出售農產品的農民就會遭受損失。結果導致效率降低﹐ 能夠刺激投資、增加長期供應的因素也受到了破壞。 隨著更多的國家實施出口限制﹐全球供應合同推動糧食價格進一步上漲了至少10%。這是 一個惡性循環﹐因為由恐慌和政策引起的投機囤積行為會加速價格的上漲。 如果不能達成統一的協議取消這些限制﹐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世界貧困人口處境會更 糟。工業國家應當取消所有會導致生物燃料侵蝕糧食生產的做法﹐包括所有形式的乙醇補 貼和關稅。相應地﹐發展中國家中的主要糧食生產國也應該取消出口限制﹐讓市場力量去 促使農產品供應的增加。 不幸的是﹐正在進行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本身不會討論這些問題。原因之一是美國總統初 選期間出現反貿易傾向﹐即便是美國與哥倫比亞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都難以獲得批准﹐在 這樣的環境下﹐多哈談判完成的希望渺茫。 更重要的是﹐在多哈回合中﹐導致當前貿易政策的罪魁禍首──生物燃料補貼和出口限制 ──並非討論的重點。多哈談判討論的主要是農業保護的傳統形式﹐如進口國的貿易壁壘 和生產國對糧食生產的補貼等等。但由於糧食價格飆升﹐進口壁壘已經瓦解﹐上述問題現 在已經不再那麼重要。雖然結束多哈回合的談判對全球和整個貿易體系來說是件好事﹐但 它無法解當前危機的燃眉之急。 聽起來似乎不合常理﹐但糧食危機的挑戰也帶來了一個共贏的機會:在政策上達成一致﹐ 促進貿易、提高效率﹐同時加強農業生產﹐並減輕全球貧困人口的脆弱性。要實現這一點 ﹐就要靠全球領導人抓住這個機會了。 (編者按:本文作者Nancy Birdsall為華盛頓的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主任。Arvind Subramanian為全球發展中心及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oEcophilia環 ╯ 。 ╯ ╩╯ m3m3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40.137 mirrorbluee:轉錄至看板 NCCU_SEED 05/11 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