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ingTung 看板] 作者: HandsomeYs (=>戀愛BUS~等等我!<=) 看板: PingTung 標題: [節目] 我們的島-436集 安全農業的缺口 時間: Wed Jan 9 12:10:08 2008 [[ 安全農業的缺口 ]] 採訪/撰稿:李慧宜 攝影/剪輯:陳添寶  2008年,是台灣的安全農業年。經過了三年的等待,國內的農產品,終於走進產銷 履歷的時代!三百個產銷班的試驗,兩億元政府預算的補助,和經過產銷履歷驗證的 農產品,能不能讓民眾吃得安心?幫助農業順利轉型?進而重建這片土地的生態環境 呢?在政府大聲疾呼推廣新農業運動的這個時刻,讓我們一起來檢視,安全農業的缺 口到底在哪裡? -------------------------------------------------------------------------- 我們的島 節目>>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 :首播:2008-01-11(五) 21:00 :重播:2007-01-13(日) 08:00 :公視: CH13 -------------------------------------------------------------------------- 吃,是人生大事,買吃的東西,也是一門學問!走進賣場,蔬菜、水果、漁產、豬肉、 稻米,各種食物琳瑯滿目,不過大多數的人,知道如何選購安全食品嗎?從民國97年元 旦起,農產品產銷履歷就會告訴你。 行政院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胡忠一表示,產銷履歷制度規範生產者、通路業者和零售業 者,把產銷過程可能發生的風險,忠實地依照良好農業規範的準則記錄下來,並上傳到 資訊平台上公開給消費者追蹤查詢,如此才能做好最完整的風險管理。這同時表示,蔬 菜用了什麼農藥?豬隻吃了什麼飼料?產銷履歷上,通通查得到。 國內知名量販業者大潤發的企劃副理何默真強調,目前在他們的賣場上,幾乎都是產地 直採的葉菜類產品,其中,產銷履歷的產品被稱為溯源商品,它有一個產銷履歷的標示 。像她手邊的這包油菜,就是漢光合作社提供的綠天使品牌產品,在這包油菜的標章裡 ,有產銷履歷農產品的標章,消費者藉由標章上的二維條碼,可以上網追溯產品的生長 過程與用藥施肥記錄。 雲林縣的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民國78年成立,參加農戶259戶,耕地面積200公頃,一 年最高運銷量,曾高達三萬公噸,成績亮眼,是國內優良的農企業團體,在96年被政府 選為產銷履歷制度的示範單位。 為了有效掌控品種、數量,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播種的工作,有穴盤真空自動播種系統 幫忙,育苗的責任,則是交給自動化育苗場的專人負責。在產銷履歷的計畫性生產流程 中,各類蔬菜貨源穩定,種植過程公開透明。 到目前為止,漢光合作社有25位農民、50公頃農地,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管控中心辦公 室的牆上,貼著農民與農地最近的生產資料。各種顏色的小紙片,代表不同的農作物, 紙片上,有種植品項、播種日期和驗證號碼。 49歲的林聰明,是漢光合作社的資深社員,最近,他正忙著採收格蘭和白菜。自從加入 產銷履歷後,林聰明不能再像以前,用藥施肥都自己憑經驗決定,現在的他,一切都要 遵守管控中心的管理。 漢光合作社的配藥室,共有25個大箱子,這些都是農民的專屬藥箱。配藥師會依照處方 箋,提供農民合法的農藥種類,和安全的使用劑量。該合作社理事主席廖丁川解釋,要 管理農民合理用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用藥的決定權統一回歸到管控中心,而中心 管理用藥有三大原則,那就是禁藥不能用、未推薦農藥不能用、嚴格管控用藥時間與採 收日期。同時,採收前三天,漢光合作社的生化檢驗室,會快速檢驗有機磷劑和氨基鉀 酸鹽類兩大管制用藥。   嚴格管理田間作業,管控中心統一記錄生產流程,漢光合作社既有的組織基礎,撐起了 產銷履歷的招牌,漢光經驗,在政府推動政策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缺席。可是回到消費 市場,產銷履歷卻沒有為漢光合作社帶來傲人成績。 生鮮食品是量販業者的火車頭產品,只要培養消費者固定到該賣場的生鮮區採買,就可 以帶動其他商品的買氣。看著眼前整片的蔬果區,何默真坦白地表示,產銷履歷才剛剛 發展,在賣場上佔比非常非常小,目前只有十幾個品項的葉菜商品在賣場上販售,有產 銷履歷的商品營業額,不到大潤發一年營業額的0.02%,大概只有三百萬上下。 賣場的貨架上,有超過七成的蔬菜,由漢光合作社提供,但是其中有產銷履歷標章的蔬 菜,卻少得可憐,跟 CAS吉園圃生鮮蔬果比較起來,產銷履歷農產品的價格沒有提高, 也沒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樣的現象,使得大部分農民,遲遲不敢往產銷履歷的方向 ,邁出第一步。 民國94年,張班長的香蕉班,是參與產銷履歷試驗期的績優班之一,從 300班競爭到只 剩10班,他們的表現一直很突出。田間環境管理得好,除草劑、化學肥料就能減量,也 不需要使用農藥,這不只降低了生產成本,收成的品質與數量,也能維持在水準之上。 鄭明金,七十二歲,人稱澎澎伯。張班長的十個班員裡,有一半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老 農,而全台灣55歲以上的農民,則是佔了 47%,耕種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但是加入產 銷履歷制度後,要這些老人拿筆,簡直比拿鋤頭還重。 白天在田裡忙著除草、定植和採收,天色漸暗的傍晚時分,張班長和澎澎伯又趕回集貨 場,一起分工合作裝箱出貨。一到晚上班員的聚會時間,就要寫農夫的「家庭作業」了 。一張小書桌、一盞小檯燈。澎澎伯一邊說,張班長的太太,一邊把生產流程寫在紙本 上,再登錄在電腦的查詢系統裡。三年來,旗山果樹產銷班第36班,就是這樣執行產銷 履歷制度的工作內容。只可惜,民國96年的產銷履歷驗證,張班長卻放棄申請,這是因 為,產銷履歷農產品的市場詢問度和辨識度,讓農民沒有信心。 一棟房子,靠著一池魚塭,這是屏東縣林邊佳冬地區,最常見的景象。住在這裡的人, 有一半以上,是靠養殖業養活全家。養魚、養蝦超過三十年,擁有三甲半的魚塭,出貨 量有八成以上是外銷到香港,黃再團是少數有能力,可以申請個別驗證的漁民。 離黃再團魚塭兩公里多的另一邊,是漁民陳登木的魚池。平均一個星期,陳登木就要檢 驗追蹤魚池的水體品質。溶氧、水溫、酸鹼值的數據,一一詳記在紙本上,這是漁民的 養殖管理,也是漁產品上架後,消費者可以查詢到的資料。透過蘇明治的協助,林登木 正在學習自主檢測水質。而蘇明治,是林邊區漁會的產銷履歷輔導員,他的工作,是協 助漁民完成紙本紀錄與電腦登錄。林邊區漁會推廣課課長陳玉玲表示,民國九十六年年 初,他們找到五戶漁民配合漁會推廣產銷履歷,並在九月十三號通過集團產銷履歷驗證 ,接著後續又輔導了三個個別戶,完成產銷履歷的驗證。 林邊區漁會之所以如此積極,是因為民國94年 9月,石斑魚孔雀石綠事件,對養殖產業 打擊很大,原本一斤兩百多塊的石斑魚,價格跌到一斤七十元。這次衝擊,促使林邊區 漁會在民國95年,推出自主品牌,幫助漁民銷售檢驗合格的石斑魚。現在,有了產銷履 歷制度,有政府的加持和專家的驗證,林邊區漁會的石斑魚品牌,一定會更有公信力。 林邊區漁會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漁民卻沒有這麼樂觀。陳登木說,他的魚塭面積共 兩甲七分,土地、堤岸成本不算,魚苗、飼料、電費和人事開銷,平均一年就要付出一 千萬以上的變動成本。如果該年度一次的回收,沒有辦法打平一年來的支出,就馬上陷 入負債困境。陳登木坦言,這些年來,他已經有好幾次想要轉業的念頭,因為投資金額 非常大,實在不能承受像石斑魚孔雀石綠的這類衝擊,他擔心,就算產銷履歷制度上路 ,也無法解除消費者的疑惑,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少數不肖業者的行為,就讓整個石 斑魚產業一落千丈。 生產者的害怕,政府不能不面對,因為這是一個,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信任的機會,也 是創造城市與農村對話的具體嘗試。生產者的驕傲與信心,是制度成功與否的關鍵。農 委會預計民國 104年,將全面實施國產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在此之前,一切都還有機 會! ::採訪側記::  人的身分證上,清楚載明統一編號、姓名、出生年月日、父母和出生地。產銷履歷就 像農產品的身分證,也有驗證號碼、品項、生產日期、生產者和生產地。食品的這張身 分證,是產銷履歷制度最重要的精神,也是一種對消費者負責的生產態度,其中水質檢 驗與土壤監測的規範,更是對環境生態有所幫助。但是,站在第一線的生產者,卻看不 到產業的遠景。對整體發展來說,產銷履歷制度,是一件好事,可是,農業人口高齡化 、生產者信心低落、農業產值逐年下降,這些長久累積的問題,再加上制度推行過程中 ,生產記錄耗時、產品知名度不夠、價格無法提高的困難,很可能讓好事變壞事,造成 安全農業的缺口。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12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Yunlin 01/09 12:10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Kaohsiung 01/09 12: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