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綠農拒絕毒害 打造有機食品 時間: Tue Feb 3 17:26:18 2009 台灣立報 綠農拒絕毒害 打造有機食品 保守估計,市面上50%的農產品都未經檢驗把關就進入消費者的身體, 即便另一半經制度把關,但當全體檢驗率只有1%時,食品安全如何確保? 他銷售給一般市場與有機通路的價格頂多相差5元, 但只要被放到有機商店去,價格鐵定翻2倍,「可是翻倍的價錢不會回到農民手中。」 2008年,黑心商品引爆全球食品安全危機。中國毒奶粉事件一度引發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關切 ,然而,當黑心商品下架、媒體風潮一過,民眾再度健忘。在這個食品全球化時代,黑心食 品亂竄,如何拒絕毒害?聰明的消費者,應該力行「綠色消費」。 節能減碳、慢活健康,有機、無毒農業蔚為風潮,但是有機食品常因高價位而遭到詬病。如 果消費者願意扭轉觀念、落實公平貿易原則,吃得健康便宜,並非難事。 為符合市場需求 農民使用藥物 屏東環保聯盟近幾年來,努力結合公平貿易與無毒農業。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指出,台灣 民眾吃得越來越不安心,是與台灣農業發展至今,從未建立土地倫理有關。 白蝦養殖業者阮樹林說,不論種田或養殖魚蝦的農民,通常都會留一塊地或池供自家食用。 因為市場需求要「漂亮又廉價」,但養殖業與農業,都不可避免有病蟲害,要馬兒好又要馬 兒不吃草,使用藥物,成為農民們「情非得已」的選擇。 以養殖白蝦為例,蝦苗是否健康?運送時有無搬運不當?養殖池含氧量足不足夠?養殖池水 的水源是否遭受污染,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蝦子死亡;尤其幼苗最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感染 ,一大池蝦苗便化為烏有,為了不讓心血毀於一旦,一般養殖業者都會在養殖池內添加抗生 素,降低致病機率。 養殖業外移 用藥規定更寬鬆 阮樹林說,過去養殖業者喜歡灑放「孔雀綠」,用來處理受寄生蟲影響的淡水水產,但攝食 孔雀綠卻會導致癌症。即使漁業署規定業者不得使用,若是被發現,將會遭到嚴格處分,處 新台幣6千至3萬元罰金,但是用的人還是很多。 「去餐廳看,尤其是辦桌、遊覽那種就知道。」阮樹林透露,遊覽觀光客、吃到飽的饕客總 要求「便宜又大碗」。但健康、無毒的蝦需耗費高密度的人工看顧,人力是最昂貴的成本, 「辦一桌一千五,要有蝦有魚有雞有菜有飲料,可能嗎?」 阮樹林進一步指出,近年來不少養殖業外移東南亞,如越南等國,用藥規定更不嚴格。台商 到東南亞取得低廉的土地成本、以用快速不健康的方式養殖,然後「冷凍送回台灣的餐廳來 賣!」因為民眾貪求便宜、不追究食物生產履歷,這些毒素於是一天天累積進入身體裡。 蔬果種植也有同樣的問題。現正值蜜棗盛產季,市場販售的蜜棗又大又甜美,因為蜜棗無法 在採收前套袋以避免噴灑農藥;加上採收期短,每天都得採收,產季時節,未熟和已熟的蜜 棗會同時噴灑農藥。儘管消費者再怎麼清洗,但是這些從小與農藥為伍的蜜棗,怎是洗一洗 就能安心。 農藥毒素遺留給環境與後代 洪輝祥感嘆,台灣的農業技術一流,但是農產檢驗率長期偏低,每年不到1.7%;加上民眾 將動、植物當成「貨品」,而非「供給生命所需的生命體」。反映到生產者這端,自然要求 「貨品不死」就好。民眾貪便宜、忽略吃得不健康、出問題所要付出的連帶成本,使得大眾 食品安全經常得靠媒體爆料、引起恐慌後才被注意。但是這種時候往往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 會損失。 「但媒體爆料代價很高,生命健康已遭損害。」洪輝祥說,農委會對農產品的檢驗率每年不 到2%,這2%還是「有經過」產銷體系送進集貨市場的農產品。有更多產品是直接由生產端 進到各式通路(大賣場、名店超市、傳統市場、販仔車),在未經任何抽檢下,進入消費者 的肚子。 保守估計,市面上50%的農產品都未經檢驗把關就進入消費者的身體,即便另一半經制度把 關,但當全體檢驗率只有1%時,食品安全如何確保?洪輝祥認為,台灣農民、漁民不是沒 有技術,學術單位不是沒有研究,「食品無毒應該是基本人權。」 洪輝祥原本任職於屏東屏榮高中,因為長期關心農業與環保問題而催生出屏東環保聯盟。前 幾年,他看見枋山為了種植芒果,導致水土流失的險況,開始積極拜訪願意以友善方式生產 農產品的農友,請她們善待土地、生產健康食物,屏東環盟則擔起協助行銷的責任。 拒用農藥 靠有機肥料滋養大地 洪輝祥說,當他看到枋山的土地時,心中一陣悲痛。「愛文果樹下,寸草不生,枯黃死亡的 野草比比皆是。」這是因為農民慣用除草劑,導致土壤養份喪失,農民為讓土地再為其長出 果實,就得添加更多化學肥料,造成土壤酸化;不好的土壤,自然有病蟲害,於是得噴灑更 多農藥,形成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 許多民眾還停留在「有農藥,洗掉就好」的觀念,但是,台灣每公頃農地使用農藥約37公斤 、每公頃農地施用化學肥料1,500公斤。這些毒素將經由食物鍊進入人體,形成「環境荷爾 蒙」,千秋萬代地遺留給環境與後代。 洪輝祥與10位芒果農友合作,首先拒用除草劑,改用割草機割草,保護大地;其次是拒用化 學肥料,以有機肥料滋養大地;上市前進行農藥殘毒檢驗,檢驗合格才上市。重要的是,綠 農堅持絕不噴灑催熟劑,讓愛文自然成熟、以利健康。 3年多來,屏東環盟與其合作的農友朝建立無毒食品而紮根。除了對環境友善的核心概念之 外,上市之前一定會進行殘毒檢驗,合格才推薦給綠色消費者。洪輝祥說,過去曾經發生農 友的產品檢驗後仍有殘毒,「那很抱歉,我們就無法替他行銷。」 屏東環盟輔導的綠色農民,每季上市前,都會由「毒物試驗所」派採檢員到田間隨機採樣, 拿到檢驗報告後才能上市。洪輝祥說,過去3年輔導的綠色農民,經過訓練藥物管理與控制 使用,合格率已有60%,未檢出任何殘毒(ND達到有機標準)的比率為45%。 政府標準不明 屏東綠農每年檢驗 「不管今年是否通過檢驗,明年每一戶都要重新檢驗。」洪輝祥說,政府推行有機農業十多 年,但一直沒有成效;主婦廖珠柳更對「有機」嗤之以鼻:「菜市場的菜販自己印一堆有機 的牌子,隨便貼一貼,到底是不是,誰知道?」 洪輝祥指出,這是政府該省思的部分,「有機標準」何在?以養殖業不許投孔雀綠為例,雖 明文禁止,「但根本沒有抽驗制度」;歐盟標準不比台灣高,但歐洲國家強調在地行銷、有 用藥管制;若必須投藥,必須獲取診斷證明。 至於農產品有機認證,農委會剛推行時一逕複製國外標準,不許使用任何農藥,「但是台灣 是亞熱帶國家,本來就很容易產生病蟲害。」農家子弟楊儒門指出,台灣有機耕作土地未增 加,但有機商店的有機商品卻多出很多從國外進口的食品。 一如洪輝祥強調的:「無殘毒便符合有機標準,政府不依環境現實設計,有機農業當然窒礙 難行。」這樣的規定造成有機商店貨品價格居高不下;就算部分商品向台灣有機小農收購, 也造成通路壟斷的情況。 有機農加入公平貿易 突破困境 有機農業的結構問題難以突破,前幾年,農委會曾想放寬有機標準,卻遭到圍攻。屏東環盟 理事長洪輝祥認為,首要之務是扭轉台灣目前的慣行農法、加入公平貿易概念,讓生產端與 消費端直接連結,免除中盤剝削、突破目前有機商店壟斷體系,消費者才有吃得健康的可能 。 近3年,屏東環盟成立部落格,從號召原就有概念的消費者支持無毒芒果,至今已有37位綠 農加入無毒產銷的體系,產地面積約50公頃,產品包括苦瓜、愛玉、白蝦、芒果、蕃茄、洋 蔥、西瓜…。洪輝祥幾乎每天都在屏東各地奔波,為的就是建立綠農的信心,請求她們堅持 無毒健康的耕耘。 13 年前,當台灣對「有機」還很陌生時,屏東縣鹽埔鄉的棗農陳月豹,就開始有機種植, 現在他也是屏東環盟的合作夥伴。69歲的陳月豹皮膚黝黑,總是赤腳在田裡行走,與土地親 近的腳掌,有土壤浸染的溫厚顏色。 農民研發防蟲劑 作物吃得安心 陳月豹的果園種植蜜棗、芭樂和檸檬。原先並不種這些植物,是因17年前,對於噴灑農藥一 事心有不安,「自己都不敢吃,給人吃好嗎?」於是他毅然放棄必噴農藥不可的作物。當時 他憑著傻勁,嘗試各種方法消滅病蟲害,但賠得很慘,「賠2、3百萬耶,我太太看了一直問 :『還要試嗎?』」 回想起這段,陳太太不好意思地說:「總是會怕啊!水果這樣丟掉,也很心疼。」但天公疼 憨人,最後陳月豹使用黏蠅板、用香茅油、辣椒、蒜頭等天然植物調配成的防蟲劑,成功克 服蟲害,「雖然外觀難看,可是很清香,我就決定,不走回頭路!」 有機水果不貴 健康非有錢人專利 願意求取新知的陳月豹,自行研究使有機水果長得更好的方法,最後蜜棗的甜度與大小,與 一般蜜棗無異,陳太太笑著透露:「有人吃了我們的棗子,很誇張地說:『妳們的棗子是安 非他命嗎?』每回來都買一堆回去。」其價格不比市場噴灑農藥的棗子貴,證明有機、無毒 ,並非有錢人的專利。 洪輝祥說,無毒農作,不僅對消費者有益,對維護環境也有許多幫助。如養殖白蝦的阮樹林 ,原先和父親以傳統方式養殖,抽地下水、灑抗生素。但經洪輝祥說服後,改向政府購買海 水養殖。 「枋寮、林邊、佳冬是屏東養殖面積最大的地區,但因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也最嚴重,颱 風豪雨,必定海水倒灌水淹兩層樓。」阮樹林說,加減計算之後,海水養殖成本並不比抽地 下水昂貴,雖體力較勞動;但因屏東環盟堅持公平交易,1斤白蝦賣消費者3百元,生產者可 拿250元,「比市面價錢好、消費者健康、環境不破壞,這是三贏,為什麼不做?」 洪輝祥強調,要有安全的食物,土地一定要健康。台南縣東山鄉嶺南村長陳顯茂感嘆地說, 東山鄉以柳丁聞名,嶺南村全村種柳丁,近年也想轉型無毒農業,「但卻有永揚垃圾掩埋場 要開發,若真的運轉、水質遭污染,別說種柳丁,人都不要活了」。 洪輝祥說,這是台灣民眾需要扭轉的概念,在去年黑心食品的風暴下,民眾應重新省思「綠 色消費」的必要。除了在選購產品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 少、甚至是有利的商品。也應當在土地被開發時,思索其帶來的連鎖影響,「土地是珍貴的 、不該被隨意開發的,否則人就不可能健康。」 洪輝祥強調,有機、無毒商品,絕非中產階級專利。曾有支持綠農的消費者建議綠農進入著 名的百貨公司與超商通路,可是,洪輝祥發現,裡面的東西貴得嚇人,而且包裝浮濫。陳月 豹透露,因為有機通路不大。他銷售給一般市場與有機通路的價格頂多相差5元,但只要被 放到有機商店去,價格鐵定翻2倍,「可是翻倍的價錢不會回到農民手中。」 最後,洪輝祥放棄與這些通路接觸,「無毒只是基本條件,消費者不該變成『肥羊』。」他 坦言,屏東環盟目前包含他僅3位的工作人員,缺乏產銷專才與行銷經費,確實難以立刻為 綠農打造與消費者間的無剝削通路,但他相信,只要綠農堅持、消費者也願意改變消費行為 ,不必擔心食品毒害的日子終將到來。(完)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7843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27874 -- 小孩曾經因為要離開美菲家而十分緊張,一直跟大人說他要把穿不下的衣服拿去賣、要畫 卡片放在網路上賣,還說要自己賺國小一年級的學費... 兩個媽媽一樣好──美菲&肯尼的同志家庭記實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45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29.44
Sirine:顏色不正確 不會賺錢 02/03 17:27
koko110:農人都綠的 02/03 17:28
cubisl:我怎麼想到 健康希望 希望健康 02/03 17:29
vegafish:可是藍農已經死了 02/03 17:30
wliu:樓上有在看XD 02/03 17:30
kid725:寫這篇文章的邏輯有問題 標榜有機就一定不黑心嗎 真單純 02/03 17:32
kid725:看了一下這個網站的其他新聞.......實在不能怪他們腦殘了 02/03 17:33
sseass:標榜有機才是最黑心的 02/03 17: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