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3416120,00.html 德國消費者越來越青睞生態食品,但是對德國的農民來說從傳統農業方式轉型到生態 農業是個艱難的過程。德國各州政府為此提供了各種獎勵機制,鼓勵農民進行這樣的轉型。 巴伐利亞州是全德國率先促進農戶經營生態農場的聯邦州。2008年初,該州宣佈從2009年開始,傳統農場轉型經營生態農場的補償金,將由目前每月190歐元上調至300歐元。此外,發放給繼續經營生態農場農戶的津貼,也將由190歐元調整為210歐元。這是生態企業總數始終領先全國的巴伐利亞州,再次向農產業者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鼓勵他們從事生產生態產品。2006至2007年間,德國生態企業的比例大約占全國農業生產的4%,生態農場的經營面積將近5%。 然而,雖然生態產品極具市場潛力,但傳統農場並不熱衷於轉型經營,其原因何在呢? 巴伐利亞州農業部長米勒指出,只有增加生態農產品的產量,才能滿足本地市場持續增 長的需求。2006年,生態企業的增長率超過10%,而產品銷售率增長了16%。德國是歐盟範圍內, 生態產品最大的銷售市場,卻經常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德國"有機農業聯合會Bioland "在上巴伐利亞的奶牛養殖專業顧問及農場轉型顧問希克斯特表示:"打算轉型的農場,首先必須要問,自己的畜牧場是否符合生態生產的方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必須做出哪些改變?" 希克斯特指出,農場轉型意味著再投資,而這一投資是否合算,是業者必須考慮的因素。 前不久,經營傳統農場已有26年之久的農場主溫德爾,突破萬難,嘗試轉型。他說:"在所謂的'草原牧場'上,我養殖著55頭奶牛,一年平均生產大約8千公斤牛奶。我們養的牛是奶、肉兩用的品種。" 溫德爾的運氣不錯,他占地寬廣、新建不久的農場,不需要改建。牛棚符合生態農場所要求,可供奶牛自由活動的空間。 "草原牧場"是經營生態農場必備的前提條件,因為牛只必須在草地上放養。 加工生態乳製品已有30年經驗的上巴伐利亞乳製品企業賽色,是溫德爾農場的客戶。對有意轉型經營生態農場的傳統農場,賽色牛奶加工企業提供必要的相關協助。企業主管賽色女士說:"我們首先勘察傳統農場是否適合轉型經營,然後由聯邦農業部評估其經濟效益。 農場轉型後,頭兩年的經營最困難:成本增加,但生產效率卻降低,從而導致營業額下滑。在此,我們提供優惠待遇,鼓勵業者嚴肅面對轉型問題,堅持下去。我們會伴隨轉型企業度過艱難的頭兩年。" 現在生態牛奶的市場需求大幅上升,乳製品加工業致力幫助願意轉型的傳統農場。波恩聯邦生態農業計畫署的雷曼女士指出:"一般來說,農場主對於轉型與否都三思而行。乳製品漲價絕不是導致業者考慮轉型的肇因。轉型經營生態農場需要極長的發展過程:從市場評估到觀察同行經驗等等,絕非一蹴可就。好在市場上前景可期的積極例證占絕大多數。 總而言之,生態農產品市場呈現的是良性發展趨勢。" Renate Rutt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