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板工的話: 文很長,請慢慢服用,文中有部份段落帶有作者政治立場, 但我認為一些關於台灣農業的觀點是可以放到板上來討論的, 假如想要回應討論,請把重點放在農業、產業結構這方面, 感謝配合 m(_ _)m ---------------- http://e-info.org.tw/node/58600 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上)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對於徐世勳、張靜貞及林幸君教授大作「台灣農業貢獻度之再探討」, 討論巨細靡遺,至表敬佩。探討農業比重當然有其意義,惟我國農業部 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制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 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 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 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 業積弱不振之主因。看起來這些問題更值得加以重視,以尋求解決之道 。茲舉其冰山一角,略述一二。 一、農民的用水權被剝削 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 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 ,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 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 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10 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 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為什麼工 業用水優先於農業用水,這是明顯社會對農民的歧視,是政府不公平的作 為。 台灣每年用水量約200億噸,其中 30%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中70%靠水田涵 養。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缺少20萬公頃水田涵養,已經造成至少20億噸 地下水的流失。這個全世界最愚蠢的錯誤休耕政策,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要 改正的跡象。過去農業時代,大部份水資源除民生用水外,都是農業用水 ,水權屬於全體農民。工業化後,政府有意無意輕視農業,任意扭曲資源 分配。中部地區彰化雲林屬於濁水溪流域,過去水源不虞匱乏,農村永遠 流水潺潺。但六輕設立後,導致目前彰雲地區農村出現全世界最奇怪的景 觀,每塊農地聳立一根電線桿,上面安裝電錶,底下裝個抽水機。每塊農 田因為鑿井、抽水機加電線桿就要花掉農民10萬元以上,每個月還要付昂 貴的電費。 農民根本不知道河床為什麼乾枯了?河裡為什麼不再有水流動了?他們不 知道這是因為政府劫貧濟富,把農民應該享有的水資源,送給台塑六輕, 從來沒有跟農民商量。抽地下水是全體農民逆來順受,為求生存不得已的 做法。政府其實是始作俑者,居然還毫無歉意地指責農民超抽地下水,導 致地層下陷。2009年八八水災之前,台灣鬧旱災,報載我國高層官員出面 喊話:「請大家不要擔心缺水,我們會把農業用水撥給工業用水。」請問 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於今之計,為求社會公平正義,我們建議政府應該將水權還給農民,企業 用水應該向農民買水權,付費補貼農民抽取地下水灌溉付出的電費。至少 企業繳交之二氧化碳排放稅應該用以補助農民。否則農民應該要求政府截 斷工業供水,爭回屬於農民的水權,還給農民一個公道,這才是建立公平 正義社會的開始。 二、錯誤的農地政策與休耕政策 一個國家的農業能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除經濟性功能,並 兼具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 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 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 ,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 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困境。我們也許不須要留財富給子孫,但我們必須 要留給子孫一塊乾淨的土地和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這些不合時宜的政策 ,應該儘速修正。 1.工業大國如德國,仍極重視農業 德國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但是他們對於農業的補助以及農民的輔導 ,卻是不遺餘力。最近筆者到德國開會順道考察德國農村,發現德國農業蓬 勃發展、農村景觀優美,特別是農民的集村制度,讓整個鄉村地景調和,呈 現優美的田野景色。他們有正確的綠色農業補貼及土地政策,整體農業的前 景欣欣向榮。德國人對於生態保育以及有機農業都有強烈的使命感,處處可 見有機商店及餐廳。德國人明白,選擇有機產品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他 們更重視對生態、環保及弱勢農民的關懷。德國人會為了支持第三世界的貧 苦農民,特別去購買經過有機驗證的花卉或紡織品,即使價錢貴了1倍,也 在所不惜。 反觀台灣,農民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農村也得不到保護與發展。1946年前 ,當時台灣只有600萬人口,忽然間增加200萬移民。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 突然增加1/3的人口,一定會鬧饑荒。但是台灣撐過來了,不但糧食可以自 足,而且有多餘的糖和米可以外銷,賺取外匯;還進口棉花、紡織機等輕工 業原料與機械,創造台灣日後的經濟奇蹟。這是台灣農民了不起的犧牲和貢 獻。 然而,當初「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其實是犧牲農業培養工業。當初犧 牲農民的權益、壓低糧價,讓工人可以填飽了肚子再工作,工廠可以用較為 低廉的工資,製造更多產品外銷。但是台灣工業界成長茁壯後,卻從來沒有 回饋過農業及農村,農民向來都是被欺壓及壓榨的一群。我們可以從這些年 來,每個工業區成立,為解決工業用水,總是節節進逼,迫使農業部門讓出 農業用水,由此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 農民從不會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只是聽天由命,任人宰割。這也顯明我 們的社會已失去公平正義的原則,任憑強者強取豪奪,弱勢者任人宰制。農 業用水被掠奪、苗栗大埔及國光石化農地被強制徵收,都是例證。偉大的政 治家,應該積極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是,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可 以放棄道義,轉而維護財團利益,這是台灣政治讓人非常遺憾的地方。台灣 社會真是虧欠農民一個公道。 2.錯誤的土地政策將造成台灣未來沒有農業 我國自1999年,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後,開放自由買 賣農地,也能夠興建農舍,這有如潘朵拉打開了罪惡與災禍的盒子。自從耕 地開放自由買賣,貪婪的財團便應運而生,產生新的非農民大地主,農村景 觀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 農業永續經營的主要危機就是農地零碎。過去3、40年間,在不當的農業土 地政策下,農地變更毫無計劃與章法,而且受到特權壟斷,讓許多農地變更 用途。這個現象因修訂的農業發展條例更形加劇,農地零碎化的惡果也開始 顯現,包括灌溉系統解體、耕地無法順利擴大、農地污染日趨嚴重。在長期 的不當開發之下,農地景觀已經徹底劣化。農村看不到一條像樣的河流,也 看不到自然田野。 台灣農地有限,耕地面積8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耕地的人口承載壓力超過29 人,可以說是世界之冠。照理說,我們應該有全世界最嚴謹的農業土地政策 ,但很可惜的是,我國可能正在實施全世界最放任、最不負責任的農地政策 。後代人回顧,將會說這就是當初造成台灣「沒有農業,沒有未來」的土地 政策。 德國目前仍然維持農地長子繼承制度,其用意在於避免農地過度分割,以免 農地零碎、喪失耕作功能。日本也有相同的農地政策,避免土地分割,造成 農業機械無法操作。台灣過去也有類似的法規,可以避免農地零碎化。但是 礙於政治人物無法抗拒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無法堅持原有的土地政策,將 會導致台灣未來沒有可用的農地。 目前,大量來自台北財團前往宜蘭購買農地,在農地上蓋農舍,以謀取利益 。這樣的政策,雖然讓少數農民得到地價上漲的好處,但主要仍是讓少數財 團獲利。總有一天,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讓台灣的農業沒有明天的嚴重錯 誤政策。試想,這些所謂地主在農地上蓋了房子,當作私人住宅來使用,所 有的生活廢水以及其他污染,都將排入周圍的農地。據估計,不到5年,整 個蘭陽平原將淪為台北人的別墅區;不出10年,整個北台灣將陷入無農地可 耕的窘境。錯誤的土地政策像一隻怪獸,正在吞噬我們美麗的島,大部分人 卻渾然不知。許多優秀政務官,面對不負責任的立法院,沒有膽識為正確的 政策辯護,以至於淪落到今天農地凌亂分割的地步。姑息足以養奸,妥協足 以誤國。舉國上下,沒有人能為一個優良的政策堅持到底,實在非常可惜! 在台灣已逐漸看不到農村景色,不和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比較,即使和地 狹人稠的歐洲國家或日本比起來,台灣也幾乎沒有農村景觀。如果讓目前每 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一座農舍的政策繼續延續,台灣將會成為沒有農業 、缺乏糧食的國家。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過著沒有自然景觀的悲慘生活。 3.錯誤的休耕政策造成不公不義的社會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指出,21世紀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有三:一、糧食 安全(Food security),二、食品安全(Food safety),三、生態環境 保育。台灣的農業政策制定者卻沒有這樣的全球性思維。休耕本來應該是 有機農業的一環,利用某一年度或某一期作休耕,在農地上種植綠肥來培 養地力,讓下一年度不用施肥,就可以耕種有機作物。所以休耕是一種農 業永續經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台灣政府卻每年補貼200億,讓高達20 萬公頃的農地錯誤休耕,但卻不見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有任何積極的作為。 徒具休耕的形式,以領取補助費為目的。忘卻了維護地力的初衷,只能說 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休耕的目的在於讓地力恢復,但目前台灣的休耕方式,卻會讓地力衰退。 原來,如果配合有機農業的休耕,田間長滿綠肥作物才是正確的做法。但 有些地方官員非常無知,不瞭解休耕的真義,竟然要求在休耕期田間勘察 的時候,農地必須乾乾淨淨,不容任何作物長在田間。逼使地主必需在田 間勘察之前,噴灑除草劑,不但污染環境,殘害土壤中的生物與微生物, 造成土壤生態的大浩劫,也造成地力的衰退。 不僅如此,台灣每年還消耗大量的外匯去購買國外的雜糧、穀物與中草藥 。其中不乏在歐日先進國家只能用作牲畜飼料或加工用的GMO大豆和玉米, 進口到台灣卻做成豆漿、豆腐、玉米碎片,直接供人食用。罔顧國民健康 與消費者的權益,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做法。任何國家的農政官員,都應該 極力保護農地的完整性以及農業經營的永續性,同時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 自給率。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休耕政策造成天然資源、經濟與生 態的多重損失,農業政策制定者顯然有失職之嫌。 《未完待續》 ※本文轉載自陳世雄的有機生活 http://tw.myblog.yahoo.com/organic-farmer/article?mid=65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4.202.139.114 ※ 編輯: Waitingchen 來自: 64.202.139.114 (09/24 00:03) > --------------------------------------------------------------------------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見解] 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下) 時間: Thu Sep 23 23:57:42 2010 http://e-info.org.tw/node/58601 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下)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4.台灣應當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有機農業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但是台灣 的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整體環境不利有機生產。農產 品品質雖優良,但價格不具國際競爭力。為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達 成維護糧食安全、鄉村永續發展、城鄉人口均衡分布、鄉村景觀維護 、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目標,我們應該透過立法採行各項農業政策 措施,以高額的境內支持與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農業部門,降低貿 易自由化的衝擊。更應該師法歐盟各國做法,以有機農業及生態維護 為補貼重點。 我們可以參考歐洲的經驗。2002年,歐盟改變農業支持政策,從對生 產與價格的補貼,轉為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並以直接給付的方式, 補償農民在食品安全、景觀維護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 。此等政策措施的轉變,造就這些國家優美如畫的鄉村景觀,成為可 貴的觀光資產。 瑞典諺語說:「人的問題在於老得太快,聰明得太慢。」人的壽命太 短,短到我們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議上。我們要強調農業是 國家的根本,如果失去農業,國家就會像失去根的樹木一樣無法生存 。希望台灣各界的有志之士,共同來捍衛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立國 的根基──農業,特別是大力支持攸關「健康、生態、關懷、與公平 」的有機農業。 5.有機國家之願景 許多人活了很長一輩子,卻沒有一天好好過日子。也有許多人賺了很 多錢,卻沒有做過一件好事。也有許多公務員一生服公職,卻沒有一 天真心為人民著想。阿根廷文學家坡荷士說:「人生最不可原諒的罪 過,就是從來沒有幸福過」。我套用為:「政府最不可原諒的罪過, 就是沒有讓人民過幸福的日子」。人民要幸福,須要有遠見、有能力 的政府。有機農業不但是化學農藥肥料毒害的救贖,也是節能減碳的 有效手段。慣行化學農業由於農藥及肥料製造,必須為全球30% 二氧 化碳及90%一氧化氮排放負責;有機農業可以改善此一缺失。 歐盟在大幅增加有機農業補貼後,有機農業面積大幅成長;我國卻由 於錯誤的休耕政策及高額驗證費用,使農民卻步而造成有機農業發展 遲滯不前。其實只要我國農政官員多一點智慧和責任感,台灣最有機 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而且不必增列一毛錢預算。今後能否痛 改前非,在在都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道德勇氣。 展望未來,我們仍然充滿希望與期待。讓我們一起為人民的健康,生 態的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弱勢族群的關懷,努力以赴。期望我國 決策的官員增點智慧,少數立法委員不再阻撓改正錯誤的休耕政策, 台灣就有機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我們就有希望早日達成建設 台灣成為有機國家之目標。 最近天下雜誌與人間福報舉辦節能減碳救地球研討會,都是雞毛蒜皮 的表面工夫,整個政府各部會各自為政。似乎大家都搞錯節能減碳方 向,談的都是表面文章,沒有看到主要問題癥結。我國要節能減碳救 地球,應該從提高糧食自給率做起。目前政府施行錯誤休耕政策,每 年花費200億,讓1/4耕地休耕,導致糧食自給率降到30%,我們的食物 70%靠進口。試想這樣的情況怎麼能夠節能減碳?一方面是1/4耕地休 耕,本來可以栽培作物吸收二氧化碳,卻鼓勵休耕,任其荒廢。每年 進口數千萬噸糧食,怎麼可能節能減碳? 三、中國農產品大舉入侵帶來威脅 一個國家的農業必須能夠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農業除 經濟性功能,並兼具食品安全、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 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 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 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 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 悲慘境界。政治鮮少進步,主要在於政治不講真話,太多妥協。科學 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主要在於科學講真話,永不妥協。 中國農業有長期重大隱憂,估計中國內陸有9億個貧農,年平均收入 不到600美元。社會貧富差距嚴重,整體內部矛盾衝突不斷。中國農 業最大劣勢包括農場規模太小,平均耕地面積不到台灣農家之半。 中國農民普遍未受教育,文盲居多。又因為中國政府顧忌農民運動, 禁止成立農會等農民組織,因而更缺乏農業推廣教育管道。加上農業 生產技術及資金嚴重缺乏,靠的只是廉價的農村勞力。如何在全球經 濟蕭條,下崗工人回流之際,解決三農問題,自然是中國政府當前急 迫需要面對的難題。 中國提出的兩岸農業合作,表面上似乎是某種善意的表現,骨子裡 其實是中國政府急於需要台灣協助,挹注資金與技術,協助其解決 此一棘手的社會與政治難題。我們思考此一問題,首先要考慮台灣 農民生計與農業永續發展,以及此一「合作」可能帶來之後果與危 機,更要防範中國長期以來算計台灣的陰謀及口蜜腹劍手法。過去 因此被中國「養、套、殺」的台商不計其數;其次應該考慮全球佈 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每個國家都希望與我國農業合作 ,我們不應該目光如豆,獨厚那個1000顆飛彈對準台灣的國家。 我國2005年農產品進口92.8億美元,出口33億,逆差為59.8億美元 。其中水果進口5.0億,出口0.9億,逆差為4.1億美元。其中,中 國農產品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70億元台幣,加上走私及透由 第三國轉進農產品,估計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100億台幣。兩 岸農業密切交流可能讓此一逆差更形擴大。 基本上,因為土地無法移動,農產品消費市場侷限,需求彈性不大 。加上各國基於保護農民利益,與農業永續發展顧慮,每個國家必 須維持適度農業生產優勢。所以國際間農業很難互補互利,農業技 術與資金,更不可能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中國和台灣的情況更是 如此。事實上,類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龐大農業人口,以及落後的 農業生產技術與設備的國家,農業生產與發展所需要投入的資金、 人力、與技術,遠比發射人造衛星與洲際飛彈,要困難得多。筆者 數年前曾考察中國內陸農業,發現當地農民生產技術遠遠落後台灣 60年前的水準。 1978年中國農村工資上升,過去低工資的農業生產優勢不復存在。 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放部分農產品的進口後,農業生產面臨結 構調整壓力。過去台商赴中國農業投資,帶去先進品種、栽培養殖 技術、及市場行銷,相當程度提升中國沿海地區農業競爭力。 兩岸簽署ECFA後,農業交流衍生很多問題,包括中國仿冒台灣農產 品影響我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台灣農業 技術與資金移往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造成衝擊。需要事先預為預 防,未雨綢繆。 1. 中國不重視智慧財產權,仿冒品嚴重影響台灣農產品外銷。 中國商人搶先註冊,仿冒台灣名產。中國市場上,仿冒台灣農產品 佔九成以上,包括古坑咖啡、埔里酒、池上米、文山包種茶、凍頂 烏龍茶、濁水米、三灣梨、埔里米粉、西螺醬油、玉井芒果、屏東 蓮霧、金門貢糖、馬祖老酒等,無一倖免。不但破壞台灣農產品形 象,更低價傾銷,打亂國際市場價格。台灣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如蝴 蝶蘭、芒果、蓮霧、釋迦等水果,都深受其害。中國蝴蝶蘭已經搶 走台灣蝴蝶蘭在美國六成市場佔有率。1990年台灣是日本第二大農 產品進口國,到 2005年,中國取代台灣成為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 ,台灣則退居第13位。 2. 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造成重大損失。 中國官員為保住官位,對於疫情,常隱瞞事實。草菅人命,秘而不 宣。往往延誤疫情,擴大到難以控制,造成重大災情與損失。口蹄 疫、SARS、禽流感傳入台灣,都是事例。單以1997至2005 年間口 蹄疫事件為例,至少造成台灣養豬業者5000億元損失 。 3. 中國黑心食品氾濫,對國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國近9億農民教育水準相當低,改革開放後,全世界禁用的農藥 幾乎全進入中國,農藥誤用濫用幾乎到匪夷所思地步。幾年前在 金門抽驗中國走私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量的比例高達40%。毒奶粉 事件殷鑑未遠,最近據聞有中國農產品偽造第三國產地政證明, 進口到台灣,宜儘速嚴格追查。未來兩岸農業若密切合作,更可 能嚴重危害我國國民健康。 國家的永續經營,需要仰賴長期的農業生產力及農地的完整性。 任何國家的政府官員,都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錯誤的農 業政策,會造成未來台灣沒有農業,下一代無米可炊之困境。這 是兩岸農業交流,必須妥為謹慎因應。 台灣可以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國家,許多人卻不敢說:「台灣是一 個國家」;也有很多人受到不實訊息影響,認為台灣太小,不足 以成為一個國家,其實那都是眛於事實的說法。台灣土地面積雖 小,在全世界排名第131位,還有60幾個國家土地面積比我們小 。台灣人口居全世界第49位,有150幾個國家人口比我們少。台 灣的GDP全世界排名第25位, GNP世界排名第19位。進出口貿易 全世界排名第14位。對外投資為全世界第7位。臺灣是全球第15 大經濟體系。外匯存底高居全世界第3位。可見台灣是一個了不 起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民,締造了不起的成就。我們應該有信 心,如果全體人民能夠堅持,加上我們的智慧和努力,台灣可以 有機會成為一個有機國家。 《刊載完》 ※本文轉載自陳世雄的有機生活 http://tw.myblog.yahoo.com/organic-farmer/article?mid=65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4.202.13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