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Y_Research 看板 #1E3QxDZN ] 作者: solomonrobin (和平,奮鬥,救地球) 看板: TY_Research 標題: [新聞] 2010年全球溫度排行 史上第二高 時間: Fri Jul 1 19:25:56 20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01/109/2u9iu.html 摘譯自2011年6月28日ENS美國,北卡州,阿什維爾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氣象學會28日公佈的最新氣候報告顯示,以全地 球平均值來看,2010年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一年,這是綜合三方獨立數據所得 。從1880年起的紀錄中,2005年仍然是最熱一年的紀錄保持者。 年度氣候報告是一份對全球氣候指標、重大氣候事件以及來自各大洲其他氣候資訊最新 且詳細的報告。2010年度報告是由來自45個國家的368位科學家所共同完成。 報告指出,2010年的全球性暖化現象非常值得注意。 這個經過同儕審查的報告追蹤了41個氣候指標,比去年增加了4個。這些指標包括低層與 高層溫度、降水、溫室氣體、溼度、雲量、海洋的溫度與鹽度、海冰、冰川以及積雪。北 極升溫速度是低緯度區兩倍 數據顯示,北極的年均溫正持續上升,而且速度是低緯度地區的兩倍左右。 北極海冰面積已減少到史上倒數第三,格陵蘭冰原則以1958年來最快的速度融化。格陵蘭 冰原的面積與2007年相比,減少了8%。 報告指出,雖然一些知名的週期性天氣模式整年影響著天氣與氣候,這些指標的分析顯示 ,「科學家已經看到,過去50年來氣候持續且長期的變化。」 2010年的特點是發生了「聖嬰-南方震盪」與「北極震盪」現象,影響了區域的氣候,並 且造成了全球許多重大的氣候事件。 即使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間,與熱帶太平洋較冷的赤道水團相互作用的中到強度的反聖嬰現 象,2010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仍然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三高,而且海平面仍持續上升。 在高蒸發度地區,海洋的鹽度比以往平均更高,而在高降水地區海水則變得更淡,這表示 水循環現象正在加劇。 幾個主要的週期性氣候模式在2010年的天氣與氣候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NSO):在2010年7月起,強大的聖嬰氣候模式轉變成涼爽的反聖嬰現 象,使得全球各地出現異常的氣候現象,並且在各地以不同的方式造成衝擊。 幾乎全球各地的熱帶氣旋活動都低於往常,特別是太平洋大部份區域。大西洋盆地則是例 外,北太平洋颶風活動則接近歷史高點。大雨導致破紀錄的高溼度春季(9至11月),澳洲 則結束了長達十年的乾旱。 北極震盪(AO):2010年的北極震盪多處於「負相位」,對北半球大部份地區都有所影響 。此現象導因寒冷的極地空氣向南快速擴散,而溫暖的空氣則向北方填補。加拿大遭遇史 上最溫暖的冬季而英國則年初與12月都遭遇到最嚴寒的冬天。北極震盪現象在2月時處於 負相位最高值,同月份美國東岸降下了史上最多的雪。 - 南環模式(SAM):一種與在南半球與南極間環狀軌道風暴的強度和持久性相關的大氣模 式,使得南極2010全年的海冰量都高於平均值。 Globally, Year 2010 Ranked Second Warmest on Record ASHEVILLE, North Carolina, June 28, 2011 (ENS)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11.232
Waitingchen :借轉環境板,謝謝! 07/01 23: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205.8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