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l/7/today-int1.htm 聯合國報告 淡化暖化正面影響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針對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二○○七年 提出的全球暖化報告真實性爭議,荷蘭政府五日公布評估報告認為,聯合國這份報告「偏 頗」,只強調全球暖化的負面衝擊、提出最壞的情況,卻淡化暖化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這種作法有可能被解讀成是「危言聳聽的觀點」。 荷蘭政府調查 直指IPCC「偏頗」 荷蘭評估報告指出,IPCC選擇凸顯暖化帶來的最嚴重威脅,但卻未清楚解釋為何採取 這種「偏頗」觀點及後果,例如,IPCC報告說二○二○年大堡礁珊瑚白化會成為常態 、暖化可能造成歐洲山區六十%的動植物消失,都未說明這些是多種可能後果中的最嚴重 情況,實際衝擊可能輕得多。IPCC警告暖化可能造成部分非洲地區農作物收成減少, 卻沒提暖化同樣也可能讓其他作物收成增加;也沒提暖化對於北亞森林可能帶來的正面效 益。 IPCC報告的其他錯誤如,錯誤地認為氣候變遷是水資源短缺危機的主因,而未指明人 口成長才是影響更大的因素;二○二○年非洲地區會受到缺水影響的人口數應該是九千萬 到二.二億人,而非IPCC報告所說的七千五百萬到二.五億人。 氣候變遷確實威脅全球 不過荷蘭報告說,這些錯誤並不影響氣候變遷對全球多數地區帶來的負面影響嚴重性,報 告認為,IPCC報告的主要結論是合理的,氣候變遷確實對全球多數地區構成實質威脅 ,但IPCC應該說明暖化帶來的所有可能後果,而非只挑最令人緊張的預測結論,以提 高其公信力,否則「在缺乏適當解釋的情況下,以區域衝擊為重點的第二工作小組摘要報 告結論有可能被解讀成是危言聳聽的觀點。」 荷蘭政府是在IPCC承認其報告出現兩大錯誤,其中包括喜馬拉雅山冰河將在二○三五 年消失,而且錯誤地指出荷蘭有五十五%的國土低於海平面後,下令調查這份暖化報告正 確性;荷蘭國土實際上是二十六%低於海平面,不過IPCC數據來自荷蘭環境評估署。 荷蘭建議IPCC預定二○一三年發表的暖化報告應採取更平衡觀點,提出「全面性的暖 化衝擊預測。」至於暖化可能造成的最嚴重後果預測,應另擬一份摘要報告提出,並特別 註明是「最嚴重情況。」 IPCC稱會注意荷蘭建議 IPCC工作小組共同主席佩里教授說,會「密切注意」荷蘭的建議,他也說荷蘭的評估 顯示,IPCC報告結論是「安全、正確、可靠的」,但他說,氣候變遷科學如今已成「 戰場」,因為有些人將採取行動對抗暖化所需付出成本視為威脅。他也承認喜馬拉雅山冰 河消失的錯誤已帶來「重傷害」,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讓傷口復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69.1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