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228 蘭嶼核廢調查 輻污攔不住 2011-11-30 22:58 作者:呂苡榕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中研院研究報告顯示,蘭嶼發現微量放射物質數據連續 3年異常升高,恐有輻射外洩疑慮。30日環保團體與學者舉辦記者會,呼籲原能 會和台電正視輻射外洩嚴重性,加強對蘭嶼全島進行監測,同時了解這些升高的 放射物質對人體是否造成不良影響。不過台電強調,數值連續3年升高是因為正 在對當地低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進行整理,難免會有異常,但即使如此,數值仍 遠低於標準值,沒有「外洩」疑慮。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扈治安接受台電委託進行蘭嶼生態調查報告,在核廢料貯存場 鄰近7個地點進行監測後發現,貯存場外圍含有人工核種鈷60及銫137,其中鈷60 的活性強度為6.5貝克(Bq)/公斤,銫137為32.9貝克/公斤。報告指出,2005 至2008年,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外圍完全沒有發現鈷60,但已發現銫137蹤跡,2009 年之後,鈷60開始出現,且發現次數逐年增多,銫137也有越來越多趨勢。 污染範圍可能更大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張武修表示,銫137被國際列為一級致癌物,半衰期是30 年,且可能經飲食、飲水等途徑進入人體,「過去我在蘭嶼進行岸沙的監測發現 ,銫137異常的狀況已有10年之久。」張武修進一步指出,銫137異常的現象不僅 止於貯存場鄰近,「因為當時核廢料儲存作業,是先將這些核廢料暫放在碼頭, 等貯存場建好才移過去,因此污染範圍不只有貯存場。」他強調,這次報告發現 數值有系統性的升高,恐有外洩的狀況發生。 主管機關強調無疑慮 雖然原能會強調,大自然背景值中銫137約10至20貝克/公斤,底泥的管制標準 為740貝克/公斤,因此扈治安測到32.9貝克/公斤,並不算高。但張武修反駁 ,國際間根本沒有針對底泥制定管制標準,這只是原能會自己的行政命令,「現 行法律規定的輻射值標準,是每人每年暴露量需低於1毫西弗,但是我們根本不 知道,蘭嶼目前銫137的數值,是否會造成人體輻射暴露量超標。」 張武修建議,台電與原能會應立即對蘭嶼全島進行監測,畢竟這次報告只有貯存 場鄰近7個點,但原能會和台電並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污染,另外也應該針對 當地居民健康風險進行評估,了解是否受到輻射影響。對於張武修的建議,台電 核後端處處長李清山表示,台電與原能會都有進行長期監測,是否再增加監測項 目和數量,還得由原能會決定,「畢竟我們也只是被管的單位。」 李清山也強調,由於蘭嶼的核廢料儲存桶有極少數發生鏽蝕甚至是穿孔現象,因 此自2007年底起進行重新檢整,數據連續3年增高,可能是蘭嶼貯存場現在進行 廢料桶檢整作業有關。至於是否影響蘭嶼居民,李清山強調,貯存場附近5公尺 內都沒有居民,因此不會造成影響。李清山表示,「監測數值遠低於標準值,根 本不是什麼外洩,如果有需要,我們也可以請扈治安出面說明。」 當地人身心受創 目前蘭嶼核廢料儲存桶有10萬桶,這次的外洩疑雲也讓當地居民感到不安,蘭嶼 達悟族居民希婻.瑪飛洑表示,30年來,輻射外洩是蘭嶼居民最不想聽到的消息 ,「我不知道蘭嶼人犯了什麼錯,要讓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承受這些文明的毒物 !」 多年來蘭嶼人罹癌比率大增,但除了身體上的疾病,核廢料以及伴隨而來的補償 金也讓蘭嶼人的心靈生病,希婻.瑪飛洑沉痛地說,「當我要上飛機前,許多婦 女跟我說,你要反核廢,但有沒有想過我們免費的電該從哪來?」但「有哪個正 常的人會以為沒有核廢料,就沒有電用!」希婻.瑪飛洑痛斥,台電的福利政策 綁架了蘭嶼人,也扭曲了蘭嶼人的價值觀。綠當發言人潘翰聲也痛批,30年前政 府欺騙蘭嶼人核廢料貯存場是魚罐頭工廠,結果讓用電最少的地方承受核電的苦 果,現在居然還發生核廢輻射外洩。 環團要官方公布數據 由於台電與原能會長期都有針對蘭嶼和三座核電廠鄰近輻射值進行監測,綠色公 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也強調,台電和原能會應該公佈這些監測結果,讓民眾 了解自身環境的狀況。崔愫欣也感嘆,台電作為公營單位,拿人民的錢去做研究 ,居然還隱瞞資訊,而專家學者擔心接不到案,也不敢公佈研究結果,最後犧牲 人民知的權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02.209
polypodiacea:李清山強調,貯存場附近5公尺內都沒有居民,因此不會 12/05 01:19
polypodiacea:造成影響<.........這句話太誇張了 12/05 01:20
yahsiang:5公尺是怎樣?沒比鄰而居就不會有影響嗎?那怎不蓋在他家 12/05 11:06
yahsiang:反正隔5公尺就不會造成影響 12/05 11:07
z27wi:官員都一副臭嘴/台灣的廢料封存都是問題了 12/05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