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詳見: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sci/tech/newsid_771000/771465.stm 中英對照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issue-water000612.htm 作者:艾力克斯‧柯比(環境特派記者)。張正慈譯;楊同正審校 水力發電向來被認為是最環保的發電方法之一,現在卻可能比燃煤發電更具破壞力。原因 是水庫會留住腐敗的植物,這些腐敗的植物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   但要針對一座水庫提出確切的環境污染評估,十分困難,因為水庫之間的差異很大。這項 造成氣候變化的聲明將在下一波反對會議召開之前公布。來自新科學家雜誌的一篇由世界 水壩委員會﹝WCD﹞所提出的報告發現,水力發電有導致溫室效應的高潛在性。 該委員會係由一群科學家,工程師,及環保學家組成,接受世界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贊助。世界銀行是大型水壩的最大贊 助者。 贊成建築水壩的人士強調他們符合贊助的條件,根據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網要公約之京 都議定書,水壩是屬於環保科技。 許多科學家相信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地球的溫度正逐漸升高,其主要肇因正是人類的活動 ,尤其是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廢氣所致。 世界水壩委員會將在六月份於德國波昂舉辦的一項會議中提出報告,並針對京都協定中的 關鍵議題─環保﹝清潔﹞發展機制進行討論。 據該委員會所說,水庫注水後遭淹沒的森林所釋放出的兩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 量,只佔一小部分。從水庫上游沖刷下來的有機物質製造的溫室氣體佔絕大部分,而這過 程將隨著水庫的存在而繼續下去。停滯死水會產生甲烷,其溫室效應又比二氧化碳強二十 倍,至於流動的水含有大量氧氣所以只產生二氧化碳。 延伸的問題 所以, 水壩興建後會比興建前的河流製造出更多的甲烷。世界水壩委員會認為問題比他們 最初想的更為廣泛,他們說在熱帶地區的一些水位較淺尤其在放水之前未清除範圍內生物 相的水庫最具風險。該委員會並指出一個最值得關注的例子就是巴西的巴比那水庫,水庫 內部份地方的水位只有四公尺深。該水庫的發電量是112兆瓦特,預計在最初的二十年間 ,每年將製造出三百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而一座相同發電量的燃煤發電廠,一年僅會製造 出35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位在法屬圭亞那的小澤(音譯佩提邵特)水庫,擁有類似的發電量,供應歐洲阿里安火箭 發射區的電力,估計其最初的二十年間,每年製造的二氧化碳約為90公噸。 天南地北的差異 世界水壩委員會只探察了四個國家中的幾座水壩,以為能歸納出許多相似點。然而在針對 巴西境內九座水壩進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各水壩每單位發電量的溫室氣體排洩量,卻有截 然不同的差異。『無人能辯稱水力發電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該委員會如是說。 原文詳見:《新科學家》雜誌, 03 June 2000.)http://www.newscientist.com 環境信託基金會 (謝洵怡 譯,李育成審校) 中英對照原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issue-water000619.htm 水力發電水壩中的腐敗植物令全球暖化加劇 作者:Fred Pearce 許多水力發電計劃距離「綠色」還遠得很,比大型火力發電廠把更多的溫室效應氣體釋放 到大氣中,因為,這些水力發電設備中含有許多腐敗的植物。全世界最大的大型水壩投資 者,也是世界銀行支持,由科學家、工程師與環境學家組成的團體-世界水壩委員會如是 說。 就在工程師們準備基於1997年所議定的京都議定書,主張應該授予水壩「清潔科技」的資 格的同時,這份報告正給他們澆了一盤冷水。在本月底,委員會將在德國波昂召開會議, 討論「清潔發展機制」。這機制是京都議定書中,降低全球炭排放量的目標的重要部分。 他們將在會上發表他們的發現。 令人驚訝的發現是,上游的有機物質被沖刷進入水庫之中,產生了許多溫室效應氣體。當 水庫蓄水時,森林的腐敗物被淹沒,只產生這些氣體的「一小部份」。即是說,當被淹沒 的森林脫落敗壞時,這些氣體並沒有消失,反而是繼續進入水庫裡。 全世界水力發電用的水庫所佔面積和法國一樣大。它們釋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停滯的水 產生最糟的排放物,是由於腐化中的植物產生甲烷。這種氣體在產生溫室效應的能力上, 比二氧化碳(當水中有氧時所產生的氣體)高出二十倍。所以,河流在水壩興建後,會產 生更多的甲烷。 關於水庫排放出氣體的警告,在1990年代中期才浮現(新科學家,1996年五月4日,第29 頁)。但最初問題只存在於少數水庫,現在卻變得更為普遍。 委員會認為「水淺、生物質量(淹沒之前)也不易被了解的熱帶水庫最危險。」。委員會 指出兩個雨林中的水庫,是主要的「地球暖化器」。一個是巴西的巴比那 (Balbina),它 的長度一邊只有四公尺。它的發電力是一億一千二百萬瓦特。據估計,它將在運轉的首二 十年,每年產生三百萬公噸的碳。一個具有相同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一年產生的碳是五 十萬公噸。而法屬圭亞那的「小梭(Petit-Saut)」,具有與歐洲埃里安火箭發射地相似 的容積與動力,在它運作的首二十年,每年將產生十萬公噸的溫室效應氣體。 這份報告的作者,到目前為止只在四個國家裡研究了少數的水庫,所以他們相信,可能還 會有更多令人不愉快的事實出現。然而,來自於水庫的排放氣體似乎是不定且無法預料的 :一份研究巴西九個水庫的報告發現,它們每電力單位所排放的氣體,以五百的倍數在增 長。 委員會說,「所有位於北半球與熱帶地區,已被測量的水壩水庫,都排放了數十年的溫室 效應氣體。這和普遍的假設-這些氣體總值是零,形成對比。」「沒有足夠理由否定水力 發電不是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 雅梅‧史肯那(Jamie Skinner),這位委員會在南非開普敦的環境顧問,說這份報告相 當重要,因為水壩工程師與環境學家皆同意這個結論。 -- 為河流、水資源與生命而行動─國際反水庫運動簡史 http://e-info.org.tw/issue/water/issue-water00070301.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2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