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作者: oodh (oodh) 看板: Policy 標題: [政策] 國內天然氣採購與計價 時間: Sat Mar 28 22:20:35 2009 這篇文章 是出自「能源報導」 09年1月 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index.asp 這本雜誌是經濟部能源局出的,網路上可以看免錢 (啊~~ 說要請大家一人找一本都沒有 嗚~~) 談國內天然氣價格 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200901/29.pdf ■撰文:李正明 首先說明,台灣每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大約100億立方公尺(M3、度), 其中約4億立方公尺是新竹苗栗一帶自產氣,其餘都是以LNG(液化天然氣) 的形式自國外進口,在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收、存、氣化以後, 以管線送出到用戶端。 台灣的進口LNG到目前為止共有4個來源: 一、印尼東卡里曼坦(EastKalimantan,2個長期合約); 二、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1個長期合約); 三、卡達(Ras Laffan,1個長期合約); 四、現貨市場採購(Spot)。 這些來源的價格,尤其是長約價格,在簽約時之採購對象、當時經濟環境、 船運、附加條件、能源價格等因素之間的動態平衡的結果, 會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2005年台灣與卡達簽約的每年300萬公噸長期合約,是在2002年 油價18?20$╱bbl左右,而且預期LNG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Buyers’market) 所協商的,所以簽訂到一個價格很好、又有船運參與權20%、 以及參與上游生產廠投資權5%的有利條件。 談國內天然氣價格 2008年國際油價波動劇烈,上半年油價一路飆升,7月11日紐約市場 原油期貨(NYMEX)價格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新高;此後油價一路 走跌迅速回落,並在12月5日創下每桶40.81美元的4年來新低,短短5個月 紐約市場油價跌幅超過72%。台灣的汽油價格也因著浮動油價的原因, 連續幾星期的調降,已回到5年前(2004)年之低點,當大家都在慶幸油價 下降之餘,有人質疑國內天然氣的價格怎麼沒有隨油價下跌的幅度做調整。 下文將說明國內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有什麼關聯。 時間點決定合約價格 因此,每一個合約所表達出來的價格與條件都不一樣。一般而言, 在亞洲地區的LNG買賣合約(SPA)都是與原油價格連動的, 通常是一個直線方程式來表示, P=A×【原油價格指標】+B, 其中P為合約價格($╱mmbtu,美元╱每百萬英制熱值), A為該直線方程式的斜率(Slope), B為y軸之截距(Interception), 各合約的A、B值及採用的原油價格指標都不一樣,這也就是說每個合約 的表現不是一樣的。一般而言,在買方市場時期(Buyers’market) 所簽的合約對買方有利,在賣方市場時期(Sellers’market)所簽的合約 賣方表現較強勢。 原油價格的指標值在亞洲地區採用的兩個系統,一個是日本的原油進口 統計價格JCC(Japan Custom Crude Clearance、Japan Crude Club、 Japan Crude Cocktail), 其為日本政府將當月份(例如:9月份)進口原油數量與報關到岸價格, 統計其與後2個月(8月份、7月份)進口原油數量與報關到岸價格的 滑動平均價(Moving Average),在3個月後(即12月)正式刊登於 海關通報,為各業界採行之計算基礎。因此,JCC數值的採用會與當月進口 實際發生的時間會有3個月的落後,12月份即依此JCC數值當作LNG貨款 的預付款原油價格的指標值,這部分是可以多退或少補差價的。 另一系統為印尼出口原油價格加權平均值ICP (Indonesian Crude oil Price), 其為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每個月底(不一定是最後一天) 將當月份(例如11月)印尼各礦區原油出口數量與價格($╱bbl) 加權平均得到一個平均原油價格,發布當作下一個月(12月) 出口LNG之價格的油價指標值依準,所以ICP有1個月時差, 例如:11月份高原油價(例如WTI),12月份WTI低原油價, 12月份的LNG仍然享受高價ICP指標值。 亞洲採取JCC制與ICP制 在亞洲太平洋西岸4個LNG進口國,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都有使用 JCC制與ICP制。我國現有4個合約中及現貨市場購量中ICP制(即印尼合約) 約占33%的進口量,其他的供應量(60%)大都採取JCC制 (即馬來西亞合約、卡達合約、部分短約),至於散貨購買(7%)則依 協議當時及交貨時之總體條件一次議定價格。 因此台灣這幾個月來雖然油價已下跌,2008年12月的ICP指標雖已公布 (49.2085 USD╱bbl),但因為JCC發布時間有時差3個月, 12月的氣價進口價格仍需引用2008年12月日本公告的2008年9月 JCC(120.61 USD╱bbl),所以現在引用前述直線方程式時, JCC預付價仍為價高的階段,這部分日後是可以多退或少補差價的。 而2008年12月的進口金額結算要到2009年4月日本公告2008年12月的JCC後, 買賣雙方才會執行退補差價,並反應在當時之國內天然氣的價格。 至於印尼ICP制部分則因2008年11月的ICP油價是相對的低,按前面所述的 遊戲規則,2008年12月印尼LNG的進口價是可以抵銷較高的JCC。 另外消費大眾會比較在意,為什麼家用天然氣的售價不能像汽油一樣, 每週調整一次?這首先要瞭解上述國際天然氣基準價格每月公布一次, 不像原油天天波動的特性之外,還必須瞭解我國的天然氣售價調整機制。 在台灣天然氣因為是獨占事業,城鎮瓦斯公司被定義為公用事業, 根據煤氣事業管理規則,城鎮瓦斯的價格調整應由地方政府核定, 報當地議會審查後發布實施。中央主管機關在核定中油的價格調整之後, 轉告各瓦斯公司進行調價程序,報請地方主管機關(縣市政府、院轄市政府) 審核,送請地方議會同意後始得實施,這行政程序因地方政府需要一些 時間精算較久,真正能公告調整價格的時間通常在1個月之後。 也就是由於行政程序冗長,所以,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城鎮瓦斯的價格調整, 不論是調降或調升,限3個月調整1次,以避免太過頻繁。所以天然氣 不會像汽柴油一樣採用類似浮動油價方式每週拿出來討論。 就筆者所瞭解,中油公司2007與2008年的天然氣進口成本的確很高, 這當然是國際能源價格猛飆帶動的結果,但台灣的天然氣售價卻是 水漲船未升高,中油既是國營事業配合政府穩定經濟政策,度過金融海嘯, 對抗百業蕭條,自行吸收虧損。縱然其間有2次不得不調高天然氣售價, 也是反應一半購氣成本而已。 家用天然氣的批售價自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只調整過2次, 2007年5月31日調漲為14.34元╱度時,家用天然氣的售價線仍高於 中油的進口氣成本,但自2007年10月以後正好反過來,天然氣即以 低於成本批售給瓦斯公司,這是政府干預市場的現象, 一直到新政府執政後的2008年5月28日調漲為18.84元╱度, 基本上,這次調漲天然氣價格,從圖上可以看到並未十足反映, 而且只有調漲30.83%而已, 使得中油仍然以低於進貨成本的方式批售給城鎮瓦斯公司, 姑且不去討論中油天然氣部門是否虧損,就圖上顯示,就很不合商場上 「將本求利」的不變原則。 2008年11月及12月初國際油價大幅滑落到50?42$╱bbl之間, 中油曾於12月依政府授權原則宣布天然氣調降2.99%,其降幅相對於 汽柴油類產品連續降價的幅度在民眾的認知與感受中有頗大差異, 引起社會一片撻伐,在各方壓力之下,經濟部「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諮詢會」 決定調降天然氣的價格,平均降幅12.99%(包含原宣布的2.99%降幅), 降價時間追溯到2008年12月1日起。調降後,家用天然氣每度批售價, 依熱值不同,進口天然氣(NG2, 9,900kcal╱度)分別由每度18.84元 降為16.34元(降2.5元╱度);及本地自產氣摻配進口天然氣 (NG1, 8,900Kcal╱度)每度由16.94元降為14.69元(降2.25元╱度), 上述NG1、NG2之價格如換算為單位熱值的價格是一樣的。 全國的城鎮瓦斯公司將配合精算後呈報縣市主管機關核定後, 同額調降家庭用戶天然氣價,並追溯到2008年12月1日起適用新價。 以後,一般四至五口家庭如平均每天使用1度天然氣, 則每個月可節省約100元的燃料支出。 (作者為台灣中油公司高級顧問) 和大家分享~ -- ˙ - . ˍ ◣ _- .︿. ˍ◣ . 千山飛絕,萬徑蹤滅 ↙ - ˍ ▂ ∕\ ∕ ╲ _ 孤舟簑翁,獨釣江雪 ↖ . . ◢███▃ ▄╱◢ / ╲﹎ - @juor2 ︿ . ‧ ﹑ ▄▁ ▇▅▄▃◢▅▁ ▁▂▁ /\|||||||| ▄▃▂ ‧. ▆▅▄▅▆▇ . √▃▂▃▄ .、 . ▁ˍ_ __ . oodh《殘江雪》‵〞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71.147 -- 國家研究院->政治小組-> policy 政策板 █▆█▆ 遠離對政黨人物偏好 █ ◥ █ ◥ 追尋「什麼對人民最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71.147
oodh:借一篇,還一篇 非常公道~ 03/28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