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75619h75619 (峰 )》之銘言: : 標題: [新聞] 小兵立大功 台電投入微藻減碳效益竟是植樹的2至4倍 : 時間: Sun Aug 10 20:28:55 2008 : : 來源媒體或網址: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10/17/x25.html : 更新日期:2008/08/10 17:36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中略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9.91.4.4 : → BarkingSin :早想問…多建立這套生產系統,整個來講有減到嗎? 08/13 22:44 : → BarkingSin :脫硫後廢水會再排進海裡嗎? 08/13 22:45 報載固碳效率約 58~90 ton/yr/ha,把零頭補足,當它每年每公頃可削減一百公噸 二氧化碳好了,大林廠六部機組二氧化碳年排放總量約16,970,000 ton……線性加 成來看,設置面積得達700公頃才能拿掉那個零頭7萬噸,大林廠現址面積也才34公 頃。以台電期望達到的 15%削減目標來看,這系統非得像水耕栽培塔一樣向天發展 不可,也同樣要克服採光的問題。何況曝氣用的風車也要耗電,對削減能力又打了 折扣。所以強調它減碳效能是種樹的 2~4倍比較不令人氣餒。以目前的技術看來, 可以作為輔助的減碳措施,如文中提到的碳稅交易標的,但不合適當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的主要手段。 大林廠抽取的海水有四種用途,其一以當作汽輪機熱交換器的冷卻水,這部份用水 量最大,海水將鍋爐蒸氣降溫冷凝至熱井後離開形成溫排水,最後放流至海中;二 是用在海水淡化,鹽、水分離後產生的鹵水匯入上述的溫排水中;另一部份就是用 在煙道氣脫硫,海水泵送到洗滌塔中作為吸收劑,與煙道氣接觸吸收其中的二氧化 硫,洗滌液不作部份迴流而是直接送至曝氣池與溫排水混合曝氣;最後,極少量的 海水(與前三者相比)用來電解製造次氯酸鈉,加入冷卻用的海水中當作消毒/ 除 藻劑。您問到的脫硫廢水,在與溫排水混合後的確是直接放流至海中。至於放流水 對環境的可能影響,有興趣的人可以去下載大林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以下簡稱 EIS)來看,或者、繼續聽我扯淡… 這套脫硫設備主要機制為:二氧化硫因分壓趨力溶於水,水化後電離主要形成亞硫 酸氫根並釋出一個質子;亞硫酸氫根離子經過曝氧化,最終形成硫酸氫根離子。由 於過程中釋出的質子會消耗海水中鹼度(想像是海水中和酸的能力),把海水鹼度 的主要物種–碳酸氫根離子和氧一起加進反應式中就可以得到全反應式如下: SO2 + 0.5O2 + 2HCO3^- = SO4^2- + H2O + 2CO2 由於鹼度消耗導至洗滌液酸化,所以才需要在曝氣槽中混入大量的溫排水來中和酸 性,而曝氣的作用除氧化亞硫酸氫根離子外,也有助於氣提出水中的二氧化碳。 初看,這是一種設置、操維費用低,操作簡單又有效率的控制設備。海水天然鹼度 約100~110 CaCO3 mg/L,溶有鹽類、微量金屬、離子強度高等特性有助於二氧化硫 的水化與電離,而且取之不盡。更重要的、借用 EIS的審查答覆資料:工程公司估 計此系統硫酸根吸收濃度是 6.2mg/l,相當於每公斤海水中的硫增加量為 2 mg , 每公斤標準海水的硫酸根含量為 2712.4 mg,相當於 900 mg 的硫,2 比之 900 無怪乎工程公司如此答覆:「本計畫4 部新機組 SO4^2- 的總增量濃度僅為原海水 濃度的 2.38%,排入廣大海域,對海域水質不致有明顯變化。」相較於其他使用鎂 或鈣鹽等乾式或半乾式洗滌塔,海水脫硫不僅沒有廢棄物的問題,洗滌液放流至海 中可再生使用,真的是很好、很強大。 由於工程公司可能從接洽、引進設備、撰寫評估報告到申請許可全程參與,在商言 商,難免懷疑他們和政府一樣只提供他願意釋出的資訊而不是民眾應該知道的資訊 。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去把EIS 與審查意見看了一遍。那麼,基於個人片面的認知提 出些看法,沒有八卦: 首先,強調硫酸鹽是海水本身的成分,而洗滌液中的增加量與海水含量相比微不足 道,所以對海洋環境沒有影響……,總要有環境上的數據佐證。EIS 中只簡略地根 據了一篇期刊文章(並沒有引用其中的內容或數據)來說明放流水對海洋環境不致 毒害發生,篇名是:《Seawate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Its technical im- -plications and performance results》 共同作者來自丹麥某大學的環工系,而 第一作者的服務單位比較令人好奇:富士化水工業株式會社。即使真的沒影響,標 題與作者的背景,還有那種引用方式……實在沒什麼說服力。這很像"我朋友"過去 為了幫東家掩飾事實,特別愛用那些來源被多重引用到迷路的文章,最好讓人找不 到原始資料來檢驗可信度。海水洗滌塔的網路資料很多都指向挪威一家ABB 公司( 沒錯,就是賣貴死人變壓器的那家 ABB)這種完全不添加吸收劑的煙道氣脫硫程序 被它改良後的商品稱做 Flakt Hydro。以歐盟對商業化控制技術的要求,拿ABB 環 境影響評估的文件或如 《 Monitoring the marine recipient of a Flakt-Hydro seawater scrubber outlet》這種第一手資訊來佐證不是比較好嗎? 大概是因為台 電洗滌塔就是這家富士化水出的貨,所以就用對方提供的現成資料,也不管資料品 質如何。 其次,有關海水酸化的疑慮(上面剛好有篇說會影響海洋生物生殖)。煤含硫量約 在 0.2%~1.5%,洗滌塔正常操作下,排出的洗滌液 pH 值約在 3~4。洗滌液在曝氣 池混合溫排水(即海水,pH約為 8)中和,使pH提高後再排放……但提高至多少好 像也沒說,我猜是 6.5吧。一般陸域水體 pH值約在 6.5~6.8 ,單就此點來看,洗 滌液的海放好比是河水排入海中。我想,比較可能出問題的是當尖峰時段中和效果 不如預期時,這點在第二次初審意見答覆時有提到,操作上必要時會加入苛性鈉溶 液。 ABB 在一篇介紹海水煙道氣脫硫原理與中、印兩國電廠應用情況的網路文章中提到 :由許多文獻可知、經過長期的研究結果顯示洗滌液海放不至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 ,但也說到此系統的設置對環境的影響還是必須「適地」評估與追蹤,其工作包括 :場址海域背景資料調查、放流水質與海域水體標準的差異、放流水的擴散稀釋模 擬、試車運轉後長期的環境監測與受體生物測定。這些工作差不多就是 EIS的制式 項目,所以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對應的內容。這樣看來,洗滌液本來就是海水,排入 海中需要耽心什麼呢? 在找尋pH到底要提高至多少才能排放時,看到些資料剛好可以闢條路讓人對上一段 的問題進一步思考。海水洗滌塔脫硫是上個世紀30年代就已在電廠使用的控制技術 ,而在本世紀初,國際海事組織突然開始嚴格規範起船舶二氧化硫的排放(就是前 面那篇新聞『綠化香港』提到的附則六修正案)。為了讓洗滌塔伴著低硫燃料上船 去,早幾年對海水洗滌塔功能與環境影響做了許多測試。其中在某單一洗滌設備( Ecosilencer) 處理船舶鍋爐煙道氣的案例中,洗滌液除了驗出硫酸、亞硫酸(此 系統SOx去除率90%)的含量有增加外,還包括少量的硝酸、亞硝酸(NOx去除率5%) 、重金屬、環芳香烴,同時包括粒狀物沈澱。 本來,洗滌塔就可同時去除氣狀與粒狀污染物,只不過單獨使用時,多數的空氣污 染物只是被轉為水相。上述的洗滌設備規模小,洗滌液中大部分的重金屬、有機物 與粒狀物等經過旋風塔分離濃縮後,形成的污泥仍得運離船舶另外處置,洗滌液再 以海水稀釋放流,所以測試的結果發現放流水中的硝酸鹽不足以使港口水域優養化 ,硫酸鹽、重金屬等其他污染物濃度也不致產生生物危害或累積。回頭來看大林電 廠,煙道上串接的空污控制設備順序為 SCR(脫氮)、靜電集塵、洗滌塔,若是洗 滌塔前端的設備失能而降低效率,大部份漏網的污染物到了洗滌塔被洗進溫排水裏 ,那不就和船舶上的情況類似。煙道氣採樣監測因為在尾端,排煙查覺不出異樣, 而溫排水又只管放流口水溫不超過42℃……。 這個疑慮,暫時用廠方 EIS的資料來判斷。通過集塵器的懸浮微粒的確會留在洗滌 液中,正常操作下,溫排水的懸浮固體物含量僅 1mg/L ,遠低於該海域背景值; 鍋爐飛灰的溶出試驗中,重金屬含量低於偵測極限,另外、台電在第三次初審答覆 中也允諾營運後監控溫排水排放對海域環境可產生的重金屬增量(其實也是保護台 電往後若有污染發生不會被漫天敲竹槓);氧化氮的水溶性低,報告裏沒有提到洗 滌液可能含硝酸鹽的問題,依我的理解,就算洗滌液中含有硝酸鹽,經過稀釋後也 是遠低於環境背景值。如此看來,似乎最糟的情況就只是靜電集塵器失能、曝氣池 空壓機故障或散氣盤阻塞時,將增加溫排水中懸浮固體與 COD濃度……或者有更糟 的只是我沒想到。 高雄港附近工廠林立,海域船舶往來頻繁,港內承受著愛河、前鎮河與其他大排的 排水,港外有中洲污水廠的海放水。若把這海域涵容力當作頭駱駝,大林廠這洗滌 液的排放與工廠船舶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廢水相比,僅能算是駱駝背上其中一枝稻 草桿邊的枯葉吧,也難怪社會焦點還是放在大林廠擴建可能造成的空氣污染與增加 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面。 以上,好像打字打了很久……天都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9.180 ※ 編輯: phragmite 來自: 218.167.79.180 (08/17 17:22)
phragmite :……錯字多到自己懶得改 -___- 08/17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