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ettoday.com/2007/06/11/185-2109870.htm 永續路難行?/溫室氣體~G8承受之重 台灣威脅變機會? 2007/06/11 09:38 Video 記者顏瓊玉/專題報導 G8高峰會同意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50%。當全球暖化成為國際熱門議題之際,台 灣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還卡死不動。前行政院永續會執行長、台大教授葉俊榮說,不該 再把環境議題當「威脅」,而是要轉換成「機會」,態度改變才會有行動。 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靜的春天》,撼動20世紀生態界,世人 開始正視殺蟲劑(DDT)的濫用。2006年,艾爾‧高爾發表了「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 全球暖化成了21世紀人類的首要課題。 在這波力抗氣候變遷的潮流中,台灣不是沒有跟進,而是行動力不足。行政院永續會連續 4年公布「台灣永續發展指標」,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天然海岸比例」年年登上 「不永續」的黑名單,但此報告只是狗吠火車,石化鋼鐵等高污染高耗能開發案仍由政府 背書,而彰雲嘉的海岸線已經被工業區腐蝕殆盡。 民間團體,甚至官方報告都直指,台灣的天空和海岸都在淪陷中;負責永續指標報告業務 的行政院研考會官員也坦承,台灣CO2排放量占世界最高了。遺憾的是,島上政治紛亂, 環境議題太冷僻,少有政治人物關心,最常見的是「環保與經濟發展並重」這類口號。 已遠離政治圈的葉俊榮為《不願面對的真相》一書寫序。什麼是氣候變遷的真相?他點出 人們的疑惑:「選擇相信,為所當為,還是繼續猶豫?」曾服務政府,他認為政府是可以 改變的,只是內部有一定的貫性,需要一點時間,需要更多魄力。 葉俊榮舉英國政府為例,倫敦金融城搭了氣候變遷的順風車,搖身一變成為歐洲碳排放交 易市場的中心。據統計,2006年,其碳排放交易額超過200億歐元。此外,準首相布朗宣 示上任後將環保造鎮,開發10萬戶用綠能源,興建5個顧及生態保護的環保城鎮。 「不要再煩惱(CO2排放)總量了!」葉俊榮表示,如果政府能改變態度,將「威脅」當 成另一種「機會」,致力產業轉型,不要錯過國際市場上正蓄勢待發的「綠色產業」,如 輔導企業生產更省電節能的電器用品、鼓勵發展太陽能光電產業等。 如果地球真如科學家所主張:暖化是人類造成的。那麼,全世界都站在「改變」與「猶豫 」的交叉口,台灣往哪個方向走?民間已經開始在移動,政府能跟上速度嗎? -- 雖然批評是進步的機會 但是鼓勵更是進步所不可或缺的動力 難過與指責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只有親身參與 才能讓所有的理想實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