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綠農草生栽培抗災報告 http://www.wretch.cc/blog/tail2006/20674657 和這次颱風有點相關, 雖然位處屏東, 但該農業工作者受損程度不大, 連結中為相關當事人的說法; 看到此文後, 想順帶請教板上的各位, 有相關的研究支持此種觀點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1.63
chinghyuan:這是目前風災以來聽到的好消息 08/25 17:35
chinghyuan:也很想了解有沒有相關研究的觀點支持這樣的農耕方法 08/25 17:35
NiChu:回覆中...請稍後 08/25 17:51
h75619h75619:看到一個互利共生的概念,缺乏大樹的遮蔭,草也容易被 08/25 18:27
h75619h75619:強烈的陽光曬到枯萎,且樹多容易形成大量水蒸氣而下雨 08/25 18:29
> -------------------------------------------------------------------------- < 作者: NiChu (氵尼~~魚禾火~~)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Re: [閒聊] 綠農草生栽培抗災報告 時間: Tue Aug 25 18:36:25 2009 觀念正確,但敘述錯誤...不過也算難能可貴了 以水文學"降水→集流"的觀點來看,地表植披是個很重要的關鍵,他可以讓集流時間延長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一場暴雨下的不同型態的山坡地,其集流時間的差異,假設降水強度 為1000 mm/m2/day 水泥山坡(100%水泥沙漿坡地) 降水→地表逕流→排水溝(山溝) 效應:降水100%集中到排水溝,下游排水溝可蒐集到所有的雨量(也就是一立方米的水) 土坡(無植披) 降水→土壤入滲→排水溝(山溝) ↘地表逕流↗ (↑無法入滲的部分) 效應:視當地土壤狀況會有不同的入滲率,假設當地土壤入滲率為40%,下游排水溝可蒐 集到0.6立方米的水(剩下的入滲到土壤變成地下水)。 註:假設地表無漥蓄狀況 自然山坡(林地+草皮) 降水→截留(建物、林地、草皮...etc)→土壤入滲→排水溝(山溝) ↘地表逕流↗ (↑無法入滲的部分) 效應:入滲的說明部分同"土坡",新增的效應是"截留"。別小看截留,他可是個關鍵 台灣的暴雨來的往往又快又急,而"截留"可以拉長降水的集流時間,水從天上下來後 被大樹攔截、被小草攔截、被土壤吸收,最後多出來的水才會流到排水溝。跟水泥地 的一條直腸子通到底的排水完全不同,所謂綠建築需要增設雨水回收設備/滯洪設備 的用意也在此;每個人都留住一點水,避免大量的雨水再同一時間內全部跑到排水系 統或河川而造成災難。 以上資料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水文學 "逕流量(Q=CIA)計算" C:逕流係數 I:降雨延時等於集流時間時,其特定設計頻率之降雨強度 A:集水區面積 此外,自然山坡的附加效應就是"增加曼寧n值",講白話就是"增加地表粗糙度" 增加地表粗糙度有什麼好處?一來水流動的速度不至於過快、二來可以保留的水較多 再者"土渠"和"草溝渠"所允許的通水流速亦是"草溝渠>土渠";過大的流速條件下, 土渠可能會被掏刷、崩毀,但草溝渠卻不一定。 這部份資料有興趣的可以去翻"明渠水力學"、"環保署生態工法設計手冊" 然而,連結中所謂的"植披根系"應該與"吸納雨水"沒什麼太大的關聯性... Why? 先問:植物為何會吸水?? 因為,植物要執行光合作用時需要水分中的氫,做其葉綠素合成葡萄糖的電子傳遞鏈之用 葉綠素合成葡萄糖的原理: 太陽能+CO2+2H2OO2+(CH2O)+H2O 植物吸水靠的是? 答:木質束的部分是靠著虹吸作用(不消耗能量)、維管束的部分是靠細胞傳遞(消耗能量) (上述資料來源:本人的高中生物課本&筆記) ok...看完上面的自問自答,看的出矛盾點了嗎? 雨天時,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很低;相對的蒸散作用也低,故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 力亦低。 有人肯定會問:植物根系不怎麼吸水,那....那堆消失的水去哪了呢? 水去了三個地方 1.少量的水被植物的根吸收(量很少) 2.少量的水在植物表面被截留(量可能還比被植物吸掉的還多) 3.滲入地表下成為地下水 上面這堆都是看不到的 下面這些是眼睛看的到的 4.漥蓄 5.地表逕留 當然啦...入滲到地下水的量太大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因為那有可能造成"整片岩盤滑落"的問題,請詳見土石流的這兩篇(#1AXRHfIW#1AXRpMN_ )說明文章吧 以上為個人所學的一些資料...有誤還請多多指教... ※ 引述《hikari01 (momoko)》之銘言: : 綠農草生栽培抗災報告 : http://www.wretch.cc/blog/tail2006/20674657 : 和這次颱風有點相關, : 雖然位處屏東, : 但該農業工作者受損程度不大, : 連結中為相關當事人的說法; : 看到此文後, : 想順帶請教板上的各位, : 有相關的研究支持此種觀點的嗎? -- 想看更多照片~請至我的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nichu 想看更多文章~請至這個更新日趨近遙遙無期的部落格...Orz http://www.wretch.cc/blog/nich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04.46 ※ 編輯: NiChu 來自: 220.135.104.46 (08/25 18:39)
oodh:哦哦,專業推,借我轉 ^^ 08/25 18:45
oodh:轉錄至看板 Policy 08/25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