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e-info.org.tw/node/67627 大肚山華南路生態工法之疑慮 作者:蔡智豪(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台中大肚山華南路開闢工程自2010年5月起開工,因華南路緊鄰 四線車道華山路,故此路之功能於2005年4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 員會早已定為「生態及休憩功能」。此工程的工法號稱「生態 工法」: 工法一「開山填路」: 道路由上坡至下坡橫跨四個稜線、三個溪谷,為避免形成稜線 至溪谷上下起伏,故開發單位於施工區中開採砂石,填於行經 的溪谷路線,做為路基。此路基高達數十公尺,寬二十公尺, 橫向阻斷溪谷的水文;為獲得大量的砂石填此路基,施工區域 旁的次生林山坡地遭大規模破壞,只為開採砂石填路。 工法二「保安林換人工植栽」: 此道路之環評差異分析報告僅通過6m道路及週邊14m綠化。施工 區域本為保安林,但為開此路而解編;14m綠化工程,經典的工 法是剷除原本茂密的森林再換上人工植栽。 工法三「施肥阻演替」: 綠化工程為讓人工植栽能在貧瘠的大肚山紅土台地生長,故開 發單位努力施肥。但台灣低海拔重要的次生林樹種,如相思樹 、山黃麻…等,均具有耐貧瘠的特性,故這些植物能迅速在崩 塌、火燒干擾後的環境下生長,而順利保護台灣的土地。人工 努力施肥,將讓這些台灣原生的次生植物無法進入,阻礙了自 然復育的機制,在開發單位的努力下,此區域可預見最後僅剩 人工植栽的景象。 在2010年6月19日施工前說明會中,與會官員藉此工程為生態 工法,再三要NGOs放心。但一年來觀察整個工程施作的過程 ,令人不解到底有哪樣是符合「生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7.78.1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