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Mon Jul 2 07:32:12 2007 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660 一個台灣 兩個世界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水蜜桃阿嬤」紀錄片突然在各頻道電視台密集播出。現實世界中令人無法置信的悲慘故 事活生生搬上銀幕,阿嬤肩負七個小孩生活的無奈,被熟練的拍攝者簡約為「人要快樂就 不要想太多」的樂觀哲學,感動激勵了無數心靈匱乏的白領上班族。 紀錄片能解決阿嬤一家的生計嗎? 讓我們來看看,一部成功的紀錄片背後龐大的準備工作‥‥。 ■ 專題製作單位《商業周刊》,由導演楊力州率拍攝小組駐點泰崗部落半年,一直到今 天。 ■「水蜜桃阿嬤」紀錄片從6月15日到30日之間,在17個電視頻道「不約而同」播出至少 20次,7個網站同時接受免費下載,「水蜜桃阿嬤」部落格提前在6月5日推出。 ■《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在紀錄片播出前,已預先向內政部申請登記募款帳號,第一時 間推出公開募款。同一種募款內容,卻有三個不同名稱的募款計劃~生命教材募款計劃、 「水蜜桃阿嬤」專題募款計劃、「點亮孩子的未來」募款計劃。■募款1,000萬元,每人 捐3,000元。優先捐助全台自殺率前五名地區:基隆市、南投縣、花蓮縣、嘉義市、台南 市。總共366所小學,每班一套兒童生命教材。■一套兒童生命教材包含:《商業周刊》 出版的「水蜜桃阿嬤紀錄片DVD」、《如果劇團》出版的「兒童生命劇DVD」、《格林文化 圖書》出版的「水蜜桃阿嬤繪本」。 ■《商業周刊》、《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格林文化圖書》全都是《城邦出版集團》 的成員。 愛心捐款能真正解決問題嗎? 「水蜜桃阿嬤」江秋玲,泰雅族、45年次。直到今天﹝6月21日﹞還是心懷感激。她告訴 我們:「他們要募款幫助我的七個小孩」。阿嬤不懂什麼是「兒童生命教材」,只知道每 天要生活;阿嬤不知道募款1,000萬元將購買「兒童生命教材」送給366所小學,但並不包 含阿嬤世居的新竹縣尖石鄉泰崗部落。被阿嬤紀錄片感動的觀眾(商業周刊稱為「心貧族 」),在刷卡捐3,000元的剎那間,空虛的心靈得到瞬間的滿足,明天,精神抖擻的上班 去,有意無意的讓同事知道「我捐款給水蜜桃阿嬤了」,我!是個具有社會人文關懷的中 產階級。 拍攝小組在紀錄片密集播出後仍駐點在阿嬤家院子‥‥,他們認真的討論要設計「水蜜桃 阿嬤」的商業品牌授權給宅配公司‥‥,他們忙著接各電視台的通告安排阿嬤上節目‥‥ 鼓勵阿嬤帶七個小孩上電視;院子的另一個角落,阿嬤忙著整理採收的水蜜桃‥‥,水蜜 桃維繫住阿嬤世界的生活運轉。 一部紀錄片的兩個世界 「水蜜桃阿嬤」紀錄片風風光光的舉辦首映會,但是阿嬤仍在山上整理水蜜桃。慶功會上 ,導演接受獻花,呈現出一幅上流社會的浮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1.58.207 honkwun:轉錄至看板 share 07/02 07:32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www.wretch.cc/blog/weitzern *[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錄]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15:14:41 2007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01:26:49 2007 我來轉錄一些文章 愛心捐款不能拯救部落 「水蜜桃阿嬤」是部落結構性問題 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661 文/高金素梅 五年來,我們走遍30個山地鄉的原住民部落,「水蜜桃阿嬤」的案例其實就是30 個山地鄉的縮影。兒子、媳婦、女婿相繼自殺,留下七個未成年的小孩,給年事 已高的阿嬤扶養,而阿嬤以農業生產維生,辛苦種來的水蜜桃還要受到菜蟲的剝 削,隔代教養造成小孩教育上的不健全……這樣的故事,遍佈在原住民部落。所 以,這決不是個案,不是水蜜桃阿嬤一個人的特殊遭遇,而是原住民部落整體結 構性的問題。 一代又一代的惡性循環 讓我們看看這些統計數字:原住民族佔台灣總人口的2%,但每年政府的總預算, 用在原住民部落的,卻只有0.35%,資源分配明顯不足,這種先天性的不公平, 引來了原住民族所有的問題。 教育往往是改變命運的重要方式。台灣大學畢業生佔14.89%,而原住民只有2.55%, 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平均的1/6。台灣是一個漢人主導的社會,原住民小孩必 須學習一切替漢人設計的各種知識、技能,包括語言、文字,這已經在先天上造 成原住民小孩功課的落後,而原住民家庭普遍經濟情況的不理想,又造成了小孩 沒法專心學習,甚至被迫得提早出社會賺錢。原住民小孩中輟生的比例就高達台 灣平均水準的八倍;15至19歲勞動參與率,是一般水準的三倍。 低教育程度,又影響了原住民成人的就業,原住民失業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大人 失業,既影響了家庭的收入,也無法顧好小孩子的教育。經濟不好、教育程度低 、高失業率,這三者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困擾著原住民家庭,一代又一代。 解決結構性問題才是正道 但是,再回頭看看《商業周刊》操作「水蜜桃阿嬤」的作法,刻意迴避由「水蜜 桃阿嬤」的個案去探討原住民族部落的通案問題。阿嬤關心的是生存問題,賣好 水蜜 桃才能顧好七個小孩;《商業周刊》關心的卻是如何從阿嬤的悲慘遭遇中, 提煉出樂觀的人性光明面,去激勵心靈匱乏的白領上班族。阿嬤還不知道是否能 順利賣完 這一季的水蜜桃?捐款卻以每天100萬的速度流入《城邦文化藝術基金 會》購買城邦集團的生命教材。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一部紀錄片,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也是兩個不同世界。 拍攝者說「這是一個愛與原諒的故事」,拍攝者看到的是阿嬤的堅毅樂觀、小孩 的天真 可愛;但對被拍攝者來說,他們卻是一生下來,就要面對整體環境的不公 平,忍受著生存對他們的折磨。愛心捐款、購買生命教材,這不是問題的根本。 從政策面整 體性的解決部落的生存問題,才是正道。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24.137
milonga:高金素梅的文案看看就好,一直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 07/10 14:03
milonga:只要稍微有點「理」就進行破壞性攻擊,誤導他人又沒建設性 07/10 14:04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www.wretch.cc/blog/weitzern *[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錄]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15:14:57 2007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01:32:55 2007 繼續轉錄,我信箱收到的。 Subject: 政客的作秀_殺死了善心_導演的心聲_請協助轉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由: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拍攝的「水蜜桃阿嬤」中,阿嬤的子、媳、女婿 相繼自殺,留下七名孫兒給她撫養。故事令人傷心,而阿嬤樂觀面 對生命的精神也感動了很多人。但立委高金素梅卻指責出資的《商 周》在「消費阿嬤」,《商周》募了款,卻未回饋阿嬤,這部片子 並沒有為原住民帶來任何幫助。 真相如何?《商周》自有回應。不幸的是,楊導演也遭到池魚之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金素梅的說法:(中時 0704) 阿嬤因為「導演承諾會幫孫子募集教育基金」,才同意拍片。 商周副總主筆成章瑜的說法:(中時電子報 0704) 阿嬤曾打電話告訴她:「導演人這麼好,他們為甚麼這樣說他?」阿嬤 還說,「那些人」說導演騙了她,但她不相信,「那些人」就罵她傻。」 阿嬤的女兒: (電話,0704晚) 「導演根本就沒有承諾教育基金的事,導演根本就不知道啊,這個事 太離譜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啊!」 阿嬤的孫子: (簡訊,0704晚) 「阿婆也對這篇報導完全不知情,真的不好意思,希望導演不要難過」。 楊力州的說法: 說再見很難 「水蜜桃阿嬤 導演聲明稿0705」 本來以為可以不必說再見的,6月底最近一次上山,阿嬤說七月中水蜜桃成熟一定 要上來喔,我答應您沒問題,言猶在耳,沒想到這幾天發生太多事情了。 6/21紀錄片五位工作人員上山幫忙採水蜜桃及包裝,那天阿?就出了近百盒的水蜜 桃,但二位人士上山拍照走後,在某委員網站上發表背離事實的文章,提到導演安 排阿嬤上節目等等,事實上是前一天媒體自行打電話給阿嬤邀請她上節目,我知道 後覺得不妥及心焦,打電話查到底是什麼節目,希望幫阿嬤拒絕,但阿嬤說她已經 答應了,不好意思。我轉而一再提醒阿嬤千萬別讓孩子上節目,而有心人的污衊就 這麼開始了。 紀實片是一個委託製作案,關於商周募款的方式及使用,我無法承諾也無權承諾, 這個部分媒體未求證的報導是錯誤的,因為阿嬤在澎湖無法取得聯繫,7/5晚上製 片與阿嬤的女兒聯繫上,也就是影片裡的二姐,她說「導演根本就沒有承諾教育 基金的事,導演根本就不知道啊,這個事太離譜了…你們跟我們都已經是一家人了 ,這個事太離譜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啊」,晚上也收到小孩從高雄傳來的安慰 簡訊,「今天的報導我感到很意外,不知為何會發生這種事,阿婆也對這篇報導完 全不知情,所以真的不好意思,也希望導演不要難過」。 把影片拍好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多年來我拍攝紀錄片多關注弱勢者的處境,當我第 一次上山看到阿嬤在逆境中的堅強生命力,我深受感動,這半年的拍攝期間我們學 到很多,當然包含阿婆那二十包一百公斤重泡水的肥料,實在有夠重。我常跟朋友 開玩笑,這半年來我也學到了第二專長,以後可以務農了,這一切一切都很美好, 就讓它留在影片裡吧!我也一直認為拍出一部動人影片,就是幫阿嬤引入更多社會 資源協助及賣水蜜桃的最佳助力,6/21那天大家都忙翻了,那天就出了近百盒的水 蜜桃,商周也訂了三百多盒,某家大公司也預估需要600盒,不知道最近的風波有 沒有嚇走這個大客戶!只要阿嬤的水蜜桃賣光光,誰賣都可以,最好是泰崗的水蜜 桃都賣光光。 5月底,因為一定要阿嬤及孩子同意才可以播出,我們帶著影片上山,看完之後, 小孩吵著說只有48分鐘而已,可不可以有第二集!當時我答應了,但這個期盼我恐 怕辦不到了,「水蜜桃阿嬤」這幾天的爭論太大了,已經受傷的小孩,我怕你們會 更受傷,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怎麼美好,但我們大人卻把它弄得更糟了。謝謝原子電 影公司的蔚然小姐,謝謝您願意發行這部無法完成的第二集,並同意幫我將營收全 部捐出來幫助這個家庭。部落的陳長老,那天與您在田埔分校聊到第二集要把泰崗 水蜜桃的好告訴全國的人,恐怕也沒辦法了! 晚上,接到阿嬤要上台北幫我說話且說出真相的訊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這或許 是我唯一可以洗刷污衊的機會,可是要阿嬤面對媒體是非常不恰當的事情,因為她 會變成兩造雙方角力的犧牲者,我還是決定轉達阿嬤千萬不要這麼做,平靜的生活 是阿嬤需要的,請大家別再打擾阿嬤了! 阿嬤!很抱歉讓您困擾了,只能說台灣一碰到選舉年就沒有了是非,為了選舉炒作 議題,突然間他們變成正義的一方,而我們也陷入一陣莫名其妙的火網中。在這場 風波過後,我們都受傷了,平平靜靜的過生活是你需要的。每次下山您都問我什麼 時候再「回來」啊!阿嬤,您說的是「回來」啊!這句話每次都讓我們下山時懷著 深深的感動,謝謝您把我們當作家人看待,還有醫生說阿公肩膀的問題要多注意, 別忘了! 我知道要說再見很難,可是………… 力州 2007.07.05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24.137 ※ 編輯: fansss 來自: 59.113.24.137 (07/10 01:39)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www.wretch.cc/blog/weitzern *[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錄]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15:15:09 2007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Tue Jul 10 01:44:23 2007 繼續轉錄,從我的信箱收到的。 您好 我是「水蜜桃阿嬤」的製片朱詩倩,這陣子紛擾的開端,始於網路傳播關於這部 紀錄片拍攝部份的一篇文章。 : 拍攝小組在紀錄片密集播出後仍駐點在阿嬤家院子‥‥,他們認真的討論 : 要設計「水蜜桃阿嬤」的商業品牌授權給宅配公司‥‥,他們忙著接各電 : 視台的通告安排阿嬤上節目‥‥鼓勵阿嬤帶七個小孩上電視;院子的另一 : 個角落,阿嬤忙著整理採收的水蜜桃‥‥,水蜜桃維繫住阿嬤世界的生活運轉。 一部紀錄片的兩個世界 : 「水蜜桃阿嬤」紀錄片風風光光的舉辦首映會,但是阿嬤仍在山上整理水蜜桃。 : 慶功會上,導演接受獻花,呈現出一幅上流社會的浮華。 作者只署名【孟】 讀完之後,我個人相當難過及遺憾,那天是6/21,因為承諾小藍,所以我們 上山參加她的畢業典禮,上山的除了我之外還有導演、攝影師、收音師及剪接師 。那天午後有一位先生及一位女士,本以為是媒體記者,但阿嬤說是****(某原 住民女立委)派來的人,上山來訪問阿嬤並拍了右邊這張照片,請讓我說明當天 的事實。 因為電視播出後,許多人跟阿嬤訂水蜜桃,那天下午,所有的紀錄片工作人 員都在幫阿嬤採水蜜桃及包裝,當然,拍照的那位先生刻意避開蹲坐在旁邊地上 工作的我們。看著這則報導者將照片處理成泛黃的感覺,放在左邊那張首映會的 宣傳照旁邊,配上偏執的文字註解。我難過的是,在影片中,導演努力呈現阿嬤 努力樂觀的正面形象,以及最重要的「善良」,而這位自稱是原住民的女士心中 卻只有仇視,導演的確出席了首映會,但導演也在阿嬤身旁包著水蜜桃啊,我們 第一次知道紀錄片首映會代表的竟是「上流社會的浮華」。 而媒體自行打電話給阿嬤邀請她上節目,導演知道後覺得不妥及心焦,打電 話查到底是什麼節目,希望幫阿嬤拒絕,但阿嬤說她已經答應了,不好意思。導 演轉而一再提醒阿嬤千萬別讓孩子上節目。 那天統一公司自行跑到山上來,希望在公司內部推動訂購阿嬤的水蜜桃,大 榮宅配也希望幫阿嬤運送水蜜桃,並將宅配費用的1/2捐出來當做孩子的教育基金 ,阿嬤打趣的說山下很多人都開始自稱是水蜜桃阿嬤了,於是大家就建議可以在 水果盒子上貼上「水蜜桃阿嬤」的貼紙,但只有建議沒人方便執行,導演說:「 我來印吧!再送給阿嬤自己貼」。導演跟我說:就原諒惡意的人吧,這或許是我 該承受的。可是,我還是寫了這篇說明,上天說:「如果有人打你的耳光,請也 把另一邊讓他打吧!」,我並不認識來訪的這位女士及先生,但請您們打完後….. 我期盼,請學習阿嬤的善良! 後記: 這段時間力州的心真的被撕裂了 我第一次看到他痛哭 是因為被誤解嗎 不是 而是他發現善意的心 竟可以如此容易被踐踏 還好朋友的鼓勵幫他站穩腳步 真的謝謝來自各界的支持 這段時間我和力州一直在整理及思考這件事 力州還是一早就上山 現在是七月桃豐收的時候 阿嬤家人手不足 攝影師及收音師都一起上去幫忙了 沒有拍片只是陪伴七個孩子 身兼一位導演的製片與妻子 我很不捨力州被如此對待 最後還是要謝謝大家 給台灣的紀錄片工作者這麼大支持的力量 感 恩 小倩2007.7.9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24.137
fansss:怎麼紀錄片的狗屁鳥事這麼多!我真的很不爽ㄟ 07/10 01:44
※ 編輯: fansss 來自: 59.113.24.137 (07/10 01:50)
myxroom:真的!! 07/10 02:03
fansss:網友報馬,八卦版有很多商周討論 07/10 02:19
ouso:這件事最根源的原因 在於商周一開始並未清楚標明捐款流向吧 07/10 10:28
loser1999:可以把你的「不爽」描述得清楚一點嗎? 07/10 11:07
loser1999:這一系列質疑的目的不在「踐踏」導演的善心 07/10 11:07
loser1999:同時也是在提醒 拍紀錄片,光憑善良在自我運作並不夠 吧 07/10 11:08
fansss:真的要說嗎?我不太好意思耶.... 07/10 14:46
-- My left brain has nothing right. My right brain has nothing left. http://www.wretch.cc/blog/weitzern *[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錄]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Fri Jul 13 22:31:12 2007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suetsui (千尋) 站內: documentary 標題: Re: [評論] 從原住民角度看「水蜜桃阿嬤」紀錄片 時間: Fri Jul 13 02:35:38 2007 也來轉錄一篇 潘朝成導演真是擲地做金石聲 冷血與矯情的紀錄片寧可不要 1.楊力州導演在拍攝<奇蹟的夏天>紀錄片時,來花蓮找我時我曾告訴他:過去你從不拍原 住民紀錄片,對原住民議題也不關心,也不瞭解原住民的處境, 你應該好好的做功課,如果 拍不好而播出後會受到社會批判,包括我。這兩年楊力州導演拍攝原住民紀錄片都和商業 財團提供資金有關。 2.掌握攝影機就是掌握權力,也掌握詮釋的權力,其詮釋也會被呈現出來。一個受過學院 訓練的導演,拍攝巨大的傷痛或困境是可以的,但影片必須成為社會改革與社會進步的動 力才會受到肯定。若是一味的渲染阿嬤家裡的自殺事件,但未認真探討自殺的原由未處理 社會制度與結構問題,僅一般化的呈現原住民自殺個案議題,那麼已經是刻板化、污名化的 原住民族,將可能被貼上自殺族群的標籤,這對長期以來外界對原住民的不瞭解或誤解將更 加深。 3.當一個人在社會上認真努力的打拼,但還是不能溫飽自己或家人而走上自殺的絕路時, 這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制度出現問題,這是紀錄片導演應該知道的。遺憾的 是水蜜桃阿嬤紀錄片,僅聚焦在一個家庭的某一部份而已,社區關係、部落關係在片中都 不曾被討論,這對自殺家屬與泰崗部落都造成傷害。 4.原住民不像都市人,樓上樓下互不認識,左右鄰居互不相往來,原住民住在部落裡有一兩 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是緊密的生活,關係非常密切。所以紀錄片不能僅一般化來處理, 否則就像楊力州自己說的,他理智的去尋覓,為什麼走的人為何要做如此決定。但拍攝過 程下來,那個為什麼其實是益發模糊。主導影片故事主軸的導演在這般認知下,如何能拍好 一部觸動社會進步的紀錄片呢? 5.楊力州導演應該向阿嬤與家屬道歉,向泰崗部落道歉,向泰雅族道歉,向原住民族道歉, 向社會大眾道歉。 6.關於紀錄片本身,由於它有污名化原住民族之虞,強力建議商業周刊應立即停止播放,除 非加入觀眾可以理解的自殺背後的各個影響呈現。我在音像記錄研究所的老師曾經說: 冷血與矯情的紀錄片寧可不要。潘朝成從未忘記這句話,楊力州忘了嗎? 潘朝成(木枝.籠爻/噶瑪蘭族) 紀錄片導演 2007.07.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74.111
weitzern:借轉ecophilia 07/13 22: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 > -------------------------------------------------------------------------- < 作者: weitzern (高級雜工)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錄][評論] 紀錄片工作者揹汙名 ˙蔡崇隆 時間: Sat Jul 14 13:59:31 2007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milonga (鸂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評論] 紀錄片工作者揹汙名 ˙蔡崇隆 時間: Sat Jul 14 12:44:17 2007 中時論壇 2007.7.14 紀錄片工作者揹汙名 ◎蔡崇隆 紀錄片工作者 水蜜桃阿嬤事件發展至今,其實牽涉的三方人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商周雖然 決定道歉捐錢,還是難脫奸商形象;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即使強調善意,還是被認為負有 幫兇的責任;而表面上是勝利者的高金素梅團隊,則被某些論者認為潛藏血統論與原住 民沙文主義的意識形態。我因為工作關係對三方人士有一定的了解或認識,我想這都不 是他們的初衷,也因此格外令人遺憾。 商周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企劃,是檢視台灣社會問題的不錯角度,但是否能 深入結構批判體制?還是流於浮面的販賣動人故事?似乎傾向後者。而其公益行銷策略 也常為企業或媒體使用,只是沒想到今年影片太成功,吸金速度令人側目,而商周的出 版計畫又不避諱自我圖利,與阿嬤只能繼續靠水蜜桃賺幾萬元的落差實在太大。我想商 周既然是個特別精明的媒體企業,可能從此要對其公益行銷模式重打算盤。 楊力州君是我紀錄片領域的好友,他原本就是一個說故事好手,這幾年來在推展紀 錄片識讀方面有很大的貢獻。紀錄片的類型與推廣原本就有各種可能,與商業機制的合 作是其中一條路,無須潔癖,也不能小看風險,關鍵是雙方能否平等互信的履行約定的 權利義務,而且能兼顧片中人的利益(至少不能產生傷害)。由於紀錄片結合商業行銷 的例子在台灣仍不多見,難免有約定條件不周與處理經驗不足的問題。這次事件產生的 後遺症,勢將對未來類似的紀錄片合作案,或弱勢議題紀錄片的拍攝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位紀錄片前輩潘朝成君寫了一篇聲明〈冷血與矯情的紀錄片寧可不要〉,對紀錄 片拍攝原則與倫理提出幾項洞見,我都能認同接受。但因為《水蜜桃阿嬤》對原住民自 殺問題缺乏結構性分析,朝成君認為將有汙名化原住民族之嫌,而要求力州君對原住民 族與社會大眾道歉,我就認為有情緒化的成份,似乎把長期以來漢人紀錄者對原住民的 剝削總帳都算到楊力州頭上。 尤其紀錄片能否兼顧結構分析與人物故事,涉及導演主觀的美學能力與客觀的資源 限制,台灣多數導演包括我在內恐怕都還做不到(這幾年來看過做的最好的只有 Hubert Sauper 的《達爾文的惡夢》)。影片的美學高度或人文深度不足,導演本應檢討反思 ,可是因此必須向當事人族群與全社會道歉,我想對創作者也太沈重吧? 今天影片是商周所委製,由於合作配套出了問題,導致楊力州必須連帶承受批評, 尤其對阿嬤一家的生活帶來衝擊這部份,當然他必須思考如何處理因應。但影片本身的 評價是否就讓它回歸創作面?有心人可以繼續努力,未來在類似議題上如何更深入?在 專業上如何更上一層樓?在結合外界資源時如何更謹慎?在少數族群脈絡中處理弱勢議 題顯然不能太天真,但也不宜把創作問題變成政治問題。 至於高金團隊,近年來在原住民弱勢議題的表現有目共睹。但如果跨越族群藩籬, 檢視一般紀錄片工作者,其實大部分人都只是超時工作、勞動條件不佳的影像勞工,一 直很辛苦的在向媒體與企業爭取基本的勞動與著作權益,廣義上也屬於某種弱勢族群。 這次水蜜桃阿嬤事件,表面上是楊力州導演個人問題,其實紀錄片界與其他工作者,都 可能因媒體的簡化報導連帶被汙名化。站在弱勢者互相結盟的立場上,誠心希望有識者 不要無限上綱,以致推演成漢人紀錄片工作者與原住民族群的奇怪對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2.100.70
weitzern:借轉ecophilia 07/14 13:5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