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Ptt-Charity 看板] 作者: TinaJuang (我是莊美麗啦) 看板: Ptt-Charity 標題: [心得] 微額貸款(Microfinance)小知識 時間: Thu Aug 21 22:52:36 2008 精美圖文版請看: http://www.wretch.cc/blog/tinajuang/10515160 最近微型貸款又開始在網路上紅起來,因為104創業網與聯合勸募辦了一個 台灣版的Kiva,在網路上引起討論。(在此也順便宣傳一下,現在你也可以 當金主在網路上借錢給台灣想創業的弱勢族群,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http://www.104boss.com.tw/heart20/index.jsp 因為好奇,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關於微型信貸的中文網頁,發現除了李怡志 的部落格是大宗外,其他有趣或有用的資訊少之又少,連我這個人氣不怎麼 旺的部落格,都可以在google的第一或第二面出現,所以繼窮人的銀行家Part 1 之後,我找到我的價值了! (part 1請見http://www.wretch.cc/blog/tinajuang/10366163) 微型貸款在近幾年得到許多的關注,比方說美國的很多基金會大頭、美國國 際開發援助署(USAID)、世界銀行等,紛紛把大筆錢投入這個因為尤弩斯創 立的葛來敏銀行成功的扶貧方式 - 微型金融。順著這股熱潮,許多微型金融 的非營利機構,集合起來辦了推廣微型金融高峰會運動(Microfinance Summit Campaign),目標是藉著推廣微型金融,幫助世界上所有弱勢的家庭跳脫貧窮 線。 大家看到微額貸款,顧名思義,會覺得就是小額的貸款,除了金額比較少, 到底和一般的貸款有什麼不同呢?以下我大至歸納一下微額貸款的特色與機 構服務要點。 1.貸款 (Loans): 顧名思義,微額貸款主要是在做放款,這也是當時尤弩斯 創立葛來敏銀行的最初立意,因為它覺得,窮人並不是不值得銀行借錢給他 們,而因為風險與資訊不對稱種種原因,才沒有這個市場。相反的,他覺得 窮人已經具備了可以生存謀生的能力,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便能用賴 以謀生的本能,以自身力量創造利潤幫助自己與家庭跳脫貧窮。 不過至今微額貸款已經漸漸拓展為微額金融,因為很多機構發現,儲蓄也是 窮人十分需要的金融服務之一,甚至某些學者指出,窮人真正需要的是存錢 不是借款。現今已有某些商業銀行投入微額貸款服務的行列,這類機構提供 多元化的金融儲蓄服務。但是提供大宗服務的非營利機構因為法令規範的關 係,多數只能提供貸款,不能提供儲蓄服務2.小額(Small amount): 微額貸款之前之所以不存在就是因為經濟規模太小, 對於一般銀行而言,同樣的營業成本,小於一定額度的貸款不符合成本效益, 這也就是這些窮人村落沒有正當金融服務管道的原因。平均額度依各地區不 同,從一百美元到五百美元不等。 3.窮人(Poor): 微型信貸一開始的立意就是要利用貸款補足這塊失敗的金融 市場,藉此幫助窮人跳脫貧窮線,所以微額貸款的對象多半是窮人。至於有 多窮?大多數的人會以為微額貸款幫助的是一般我們說的活在一天一美元以 下的赤貧者。但實際上,因為市場不夠成熟加上許多先天條件的因素,這些 多數被服務的窮人企業家為一天生活在2-3美元的次貧窮者(moderate poor)。 參考圖請見:http://www.wretch.cc/blog/tinajuang/10515160 4.女人 (Women): 這也是沿襲葛來敏銀行的理想,微額貸款大多借錢給女人, 一方面是因為女人在這些鄉村社會裡是地位卑微且權力被剝削的一群,所以 掌有金錢自主權,可以重建傳統制度下被壓抑的女權。另一方面,很多微型 信貸的實務經驗與研究也顯示,婦女的還款率較高,也較能適當使用利潤於 家庭生活所需。(碎碎念:可能看看鄉土劇裡面都是誰把小孩的學費拿去亂 買酒賭博就知道為什麼了。) 據微額貸款推廣運動高峰會的資料顯示,現今微額貸款服務的客群,80%為 婦女,依各地區服務型態不同比例也不相當,服務女性比例最高的是亞洲地 區,其次為非洲和拉丁美洲。 5.自我雇用者 (Self-employed): 微額貸款和一般的企業貸款不同,在第三 世界國家,由於政府組織功能不彰,多半的商業是自我雇用不受政府管束課 稅的。比如說路上賣仙草的阿伯、做田的、飼雞的、村落柑仔店、漁夫、青 蚵嫂、做土水的等都是微額貸款機構主要服務的對象。 6.高利率 (High interest rate): 換算成年利率,相當不斐,一般來說從30% 到40%,視服務的客群與當地的營運成本而定。高利率這部分往往是讓剛認識 微額貸款的人嚇到的原因,但是和一般當地的高利貸的70%甚至100%比起來, 這樣的利率已經算是託福。至於為什麼高於平常銀行的利率,很簡單,因為 資訊不對稱且風險高,在這種連路都沒有的地方,通常不會有信用紀錄,花 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到這種地方貸款,當然需要收取比一般商業銀行個人信貸 高的利率才能負擔營運成本,也唯有這樣的經營方式才能使微額貸款的服務 永續經營 – 意指這些機構可以靠收取的利息收支平衡經濟自主,不用依賴 捐款人的愛心,導致服務品質陰晴不定。 藉由高利息與適當的營運方式,許多非營利機構已由仰賴愛心捐款的組織轉 型成為可經濟自主(Financial self-sufficiency)的機構。而這些機構成 功的案例證明了窮人是值得借錢,也還得起錢的,未來隨著更多競爭者進入 這個市場,利息會更低。而越趨永續化的經營也能脫離傳統非營利機構仰賴 捐款的操作模式,進而讓資源分配到其他無法透過微額信貸改變的窮困處 – 提供教育機會給那些赤貧無能力創業的人、地方公共建設等。 7.借款期限短,還款率頻繁 (short loan cycle, frequent installment): 因為是讓這些農家或的現金周轉做小型生意的,所以借款期限短,還款率頻 繁。不同機構或不同型態的服務略有差異:舉例來說,以FINCA拉丁美洲的鄉 村銀行(village banking)為例,服務的對象多為現金流量頻繁的路邊攤販或 雜貨店家,基本貸款期限是4週或6週,借款額可能是3-500美元(約台幣9000- 10,000),採週付或雙週付的方式。以我暑假在柬埔寨研究的機構而言,因為 多數貸款給貧窮的農夫,所以貸款期限為一年,平均借款額是150-200美元(約 台幣5000-6000元),還款採月付方式。 8.沒有抵押品/抵押替代品 (No collateral): 由於是服務窮人,所以多半沒 有抵押品的要求,有些機構使用替代品做為抵押以降低風險,如電視機。 9.集體借款 (Group lending): 因為沒有抵押品,微額貸款機構發明了集體借 款的方式來篩選客戶、互相監督的目的來降低風險。 集體借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五人組成的互助會(Solidarity Group),另一 種是由15-30人組成的鄉村銀行(Village Banking)。原則皆是在同一個團體的 貸款者要互相擔保,避免團體中有人倒帳(default),此為連作法方式,也就是 如果有人欠錢不還,大家下一次都會一起借不到錢。所以團體中的會員會互相 監督也會互相幫忙,而在申請借款時,會員也會找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一起借款, 這種自然的篩選機制,可讓機構規避部份資訊不對稱(沒有信用資料)的風險。 基本上,微額貸款也有個人借款(Individual lending),不過通常對於財務背 景的篩選規定比較嚴格,或者需要和機構有比較長久的合作關係及良好紀錄, 通常借款額也比較大。 以借款額來說,一般來說是village banking < solidarity group < individual lending。 10.還款率高 (High repayment rate): 還款率高達90%以上 (葛來敏銀行的網 站寫的是: 95% - 98%),比一般正常的企業金融甚學生貸款要高出很多。由於 這是窮人謀生的一條出路,所以大多數借款的人是秉著如屢薄冰的心情在借的。 [碎碎念]:我去柬普寨訪問那些借錢的人時,有好多人都提到,如果下一期他們 的收入不穩定,有可能還不出錢,他們就不會借錢。他們大概沒辦法想像外面的 世界有很多卡奴用以債養債的方式買LV吧。 個人碎碎念感想: 記得第一次和爸爸解釋我在做的東西時,他就說:「哇!美國很可惡耶。借錢給 那些窮人,還收那麼高的利率。」 說實在的,第一次知道利率是這樣高時,我 也被嚇到了,而還款率還能高成這樣,更是讓我啞口無言。但是不可否認的,微 額貸款是在補一個以前失敗的市場,趕走那些吞噬人的高利貸。正因為單獨仰賴 捐款的服務是無法永續經營的,所以現今的微額貸款機構有走向商業化的趨勢, 希望能夠藉著適當的利率、創新的服務(如: 微額貸款+保險、電子還款…)與經濟 規模來降低成本,達到經濟自主,讓扶貧變的專業不求人。 走過一個個鄉間小道,我看到了窮人用有尊嚴的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這是上天 給人的生存本能,只在於有沒有機會而已。這真的是很迷人的扶貧方式,不過當 中還是有許多批評與爭議.. <待續: 批評與爭議 – 我與FINCA經理人的爭論> Source: . CGAP. Access for All. 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 Washington, DC: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 2006. . Karlan D., & Goldberg N. Impact Evaluation for Microfinance: Review of Methodology Issue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07. . http://www.microcreditsummit.org/index.html . http://www.grameenfoundation.org/what_we_do/microfinance_in_action/faqs/ -- Dream Catcher http://www.wretch.cc/album/tinajuang http://www.wretch.cc/blog/tinajua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243.112.98 ※ 編輯: TinaJuang 來自: 76.243.112.98 (08/21 22:53) ※ 編輯: TinaJuang 來自: 76.243.112.98 (08/22 03:27) ※ 編輯: TinaJuang 來自: 76.243.112.98 (08/22 03:29)
Kef:借轉Ecophilia板 08/22 07:57
-- 他們喪失向其他人認同、肯定自己存在的能力 最後變成心裡孤立的個人集合體,與他人互動,但舉止內斂 主要靠契約關係結合在一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7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