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wretch.cc/blog/bioideaking&article_id=12373844 全文請看文末 喬治評語 第一次感覺到政治人物 有提出這樣高瞻遠矚的政策 立意雖美 但做法有值得商確 現在國外的植林 多以生質能源配合交互開發 並不只有單一的植林 而固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用樹木固定是舊思維 因該是要用藻類 藻類一公斤可以固定1.8公斤的二氧化碳 而且藻類的土地利用面積比起樹木而言相對較低 如果使用1公頃農地還種植藻類 一年可以產生藻類大約48噸 固定大約86.4公噸二氧化碳 如果是5萬公頃的話 每年有將近432萬公噸二氧化碳 若能找到高油脂的藻類 還可以產生生質柴油等 況且種植藻類的成本及土地的周轉使用率遠較於植林高 感覺前後矛頓 若要復育台灣的原生樹種 那又如何成為種苗中心 商業及育種並行 而造林要時間 要等到能降低這樣的多二氧化碳 還要大約五年之後吧 感覺是弄了一個project 但卻沒有好的規劃 只是虎頭蛇尾 全文from http://www.ma19.net/issue/90 馬英九提出了未來對嘉南平原農業與區域發展的關鍵政策。他主張以公有地配合農地釋出,以專款方式在嘉南平原推動植林, 一方面可以保育地下水源減低全國碳排放量,另一方面,於北回歸線南北復育數萬公頃的台灣原生樹種, 將極具潛力成為北半球最重要的生物種苗育成基地。 馬英九強調,這是台灣未來三十年來最重要的大戰略,2008年他一旦順利當選,任內一定會開始推動。 馬英九指出,在全球暖化的時代,農業在整體國政發展上,有其關鍵的角色.如果未來台灣將一體適用京都議定書中 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規定,目前的產業成長一定會受到極大的擠壓,自2000年以來.台灣經濟表現不如人意, 但溫室氣體的排放卻快速成長(平均8%).所以農業不應只從產值與就業來衡量其價值,若台灣的產業要有進一步 的空間,就要在國土保安與農業植林上付出應有的投資 馬英九指出,以這種戰略高度來思考植林與雲嘉南區域定位,將有別於農政林業部門的單打獨鬥,只有全體國民都 了解農業的重要,生物科技才有可能成為台灣未來30年的成長帶動者對於如何鼓勵農戶植樹養林, 馬英九也提出政策上的配套想法, 若以雲嘉南1/5的農地(約5萬公頃)植林,造林之後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為370萬噸,將可降低約全國2%的排放量,若以2006年GDP的比例推估,等同於2371億的貢獻,所以植林的專款 除了原有的休耕與植林補助外,更要以工業的開發回饋與國家資源挹注,讓農民可以安心地植林養家. 最後,馬英九指出雲嘉南地跨兩種氣候,百年來辛苦開發成為台灣的穀倉,未來更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他自我期許在未來執政時,推動雲嘉南成為亞洲最重要種苗基地 -- 一各老頭的照片本 持續更新中........ http://www.wretch.cc/album/bioidea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176.233 ※ 編輯: bioccuu 來自: 218.165.176.233 (12/12 10:17)
yiting36:排放成長8% 種了五萬公頃 減少2% 這個比例有點緩不濟急 12/12 11:42
BarkingSin:平地造林減碳遠比不過產業轉型吧 12/12 12:12
bullfrogtwn:種樹和培養燃料藻類是個不錯的方向 12/12 12:20
bullfrogtwn:現在相當多農地都被污染,種植這些東西搞不好還能吸收 12/12 12:20
bullfrogtwn:污染物 ... 12/12 12:21
weitzern:bioccuu的網誌有很多生質能源的討論耶 12/12 17:30
weitzern:有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12/12 17:31
yiting36:我也想過用能源植物進行污染地址的復育 12/12 17:32
yiting36:但是種出來的植物還是會被使用 難保污染物又轉移到他處 12/12 17:32
yiting36:不過應該是個可以實驗的方向 12/12 17:33
BarkingSin:我是覺得植物可以收集污染物的話,也比較方便萃取吧 12/12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