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環境前線:向前走還是向後走? [台灣立報] (來源媒體或網址: http://lihpao.shu.edu.tw/news/in_p1.php?art_id=19313 ) ■崔愫欣 選舉結束的那一晚,接到一位高雄林園鄉的朋友來電,談的不是選舉,而是談起當地石化 工業污染嚴重,但台灣現有的空氣污染與廢水標準太寬鬆,以致當地居民檢舉不易也求助 無門。他憂心忡忡地想問該怎麼辦? 我被問得啞口無言,因為這樣的問題我也常低頭自問。環境監測是需要長期追蹤研究的工 作,環保團體卻因缺乏資源,即使做了,要不是沒錢將監測結果送到實驗室檢驗,要不就 是不被官方承認,因為若非馬上死人,或發生立即可見的損害,企業與政府是不會輕易承 認的,朋友感嘆,住在當地的純樸鄉民,從未有政府與學者為他們的健康做流行病學調查 ,幾十年累積下去,難道要等到真的發病的那一天?那時再說什麼都來不及了! 說到這些第一線的環境運動常碰到的困難處,電話兩頭同時嘆了一口氣,朋友問可以推動 立法院修法將標準提高嗎?隨即又苦笑說:現在應該不容易吧!沒想到說到最後,終於還 是要談政治,其實豈止是現在,應該是向來都不容易吧!不過我不禁擔心未來情況可能更 糟! 經濟發展論贏過一切? 為什麼說會更糟呢?這樣的憂心其實早在選前就可窺見端倪,這次大選的環境政策,兩黨 雖然各自都寫了一堆白皮書,但看來也大同小異,實際上環境政策在大選中仍然被當作冷 門議題,選前的交鋒只剩下一中市場和綠卡。 選舉結束,以為能從媒體的疲勞轟炸中休息一下,沒料到媒體又開始忙不迭地數落民進黨 的敗選原因,像打落水狗一樣,只要是過往跟民進黨沾到邊的各項議題與價值,都被說得 一文不值,彷彿國民黨標舉的一切價值,都因那765萬8,724票而獲得無上成功,大聲宣稱 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但那個正義到底是什麼?這次大選的主軸,不可諱言的只有一種意 識形態,那就是拚經濟,因此這次可說是經濟發展論贏過一切,其餘的種種都被拋在腦後 ,依照媒體的說法,好像台灣只要人人有錢賺就好,不管是用什麼方式,不管要付出什麼 代價。 難道真的國民黨上台,台灣就會恢復從前經濟奇蹟時代的美好?這點無人敢保證,但我們 擔心的是標舉經濟至上的台灣,會將過去好不容易進步的一點環境意識,又通通當作「投 資障礙」。國民黨至今仍從未承認,過去因為經濟重於環境的施政,讓台灣付出沉重的環 境代價,在野時也很少關心過環境問題,如今捲土重來,卻似乎有了一把拚經濟的尚方寶 劍,令人憂心在未來的環境施政上會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蘇花高是不是真的就要蓋了? 核電廠是不是還要再多建幾座?開發案的環評應該更快通過?為了經濟是不是還要放任工 業繼續污染? 回到街頭時代? 回顧民進黨這8年來的環保政績,也實在很難令環保團體滿意,一個曾以環保為號召的政 黨,卻為了延續政權一步步妥協與變質,但平心而論,比起國民黨時代,民進黨還是好一 些,也因此環保團體願意給予較高的評價,但我們希望的是更有魄力與決心的進步,就這 點來說,民進黨讓人失望了。 但比起國民黨未來的表現,更讓人憂心的是民進黨基本價值的喪失,選前陳總統宣稱,為 了避免台灣回到街頭時代,應該兩黨共治。國民黨既然比較會拚經濟,就由他們組閣來拚 經濟和民生,但國家的主權、外交和安全,由民進黨的總統來看顧。一切都以振興經濟、 政局安定為首要,但似乎有什麼東西被丟掉了?民進黨檢討這次敗選原因,到底是因為他 不夠主流還是更像主流?是因為他不該改革還是改革不夠?這場選戰後的詮釋,才能讓我 們看得出經過兩次的政黨輪替,台灣社會到底是向前走還是向後走? 一個只有經濟卻輕忽社會公平、環境正義、文化、人權等等價值的國家,真的是大家心中 理想的國度嗎?民進黨選輸了,不代表任何人可以恣意將當初所提的各種進步價值一筆抹 殺,那些是20年來經由一次次的社會運動、無數受難者的血淚爭取而來,是台灣社會共同 的民主資產,如果有權力者要危及這些基本價值,相信不論何時何地,都會有人走上街頭 ,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 看看眼前環保運動的困境,不管誰執政,未來都是一場硬戰,仍然要繼續爭取到底,不只 政黨選輸要檢討,運動團體遇到挫折更要檢討,因為不管情況多糟,我們都還要繼續走下 去!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