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媒體或網址:http://lihpao.shu.edu.tw/news/in_p1.php?art_id=20577 立報20080508 台灣青少年海洋觀:消費至上 更新時間:2008-05-08 23:33:24    記者∕作者:周依禪 【記者周依禪台北報導】海洋物種佔全球物種的1/10,擁有豐富海洋棲地環境的台灣, 大部分青少年跟海洋最密切的關係是吃海鮮、買海產,去海邊最想騎水上摩托車,被稱作 海洋子民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到慚愧? 青少年忽視生態 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11歲到18歲青少年學子進行「海洋觀」調查,71%青少年最常從事的 海洋活動是戲水,54%是吃海鮮、買海產,34%是撿貝殼,最想參與的海洋活動第1名是水 上摩托車佔48%,其次是浮潛和賞鯨,也有23%選演唱會,至於生態觀察、淨灘、日光浴等 活動的排名都吊車尾。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吳祥堅表示,青少年的海洋活動大多是「消費海洋」,而非「 體驗海洋」,他認為,透過環境體驗,如浮潛、日光浴、生態觀察等,才能被大自然感動 ,感受到紓壓、充電等心靈情緒上的支持,這些都能讓人體會到大自然的美麗。 海洋教育待加強 吳祥堅強調,台灣的海洋知識教育太少,除了課堂上的知識觀念,學校的戶外教學也可多 帶孩子親近海洋,他曾至澳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觀摩,他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對環境 負責任的態度」,讓青少年了解,人的行為與環境息息相關,海洋教育耕耘10年,現在澳 洲的孩子看到有人在非法區釣魚會通報相關單位。 調查顯示,發現67.8%青少年去年一整年只有暑假去海邊,78%以上最常與父母家人一起從 事海洋活動,尤其中小學青少年,親近海洋的關鍵在家長。 吳祥堅指出,家長不放心安全仍是青少年較少接觸海洋的主因,他認為,學校的海洋教育 應加強救生常識,海洋遊憩區的安全設施應完備,吳祥堅建議父母帶孩子去海邊前,應先 搜集該海岸的相關資料,甚至跟孩子一起「作功課」,找出該海岸的特色與觀察重點,不 只是玩玩水就回家。 吳祥堅認為,導覽人員不足是很大的問題,間接導致海洋活動的消費化,若海洋生態的導 覽像賞鳥、賞蝶等活動一樣普遍,民眾親近海洋的方式與態度就會轉變。 保育責任全民扛 政府應積極推展海洋生態旅遊,可效法澳洲與民間組織合作,建立技術規範、人才培訓、 旅遊評鑑制度等,讓大人小孩都有海洋保育的使命,業者也很守法,因為只要違規,執照 就會被吊銷。 根據調查,53%青少年認為威脅台灣海洋生態的首害是垃圾汙染,吳祥堅說,正確答案是 因過度捕撈造成海洋資源枯竭,聯合國已訂出2020年各國海域應規劃 20%的保護區,台灣 目前只有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陸續將規劃綠島、蘭嶼、北方3小島、澎湖等區域,但吳祥 堅認為最大的阻力將會是當地民眾。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提出「三多三少」說明台灣人的海洋觀──海鮮多、顧慮多 、汙染破壞多,以及認知少、體驗少與人才少,她認為海洋教育刻不容緩,政府相關單位 也應統整權責,不要發生重大汙染事件卻產生四不管(漁業署、經濟部、海巡署、環保署 )或無法管的窘境。 教育部去年推出海洋教育白皮書,重點是培育海洋人才及發展海洋產業,但目前還停留在 政令宣導階段,金車教育基金會為加強民眾海洋教育,將今年訂為海洋教育年,推出系列 活動,盼望全民一同守護珍貴的海洋資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oEcophilia環 ╯ 。 ╯ ╩╯ m3m3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60.219
tarzanboy :令人深思的一篇新聞... 05/29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