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八月二十三日那天,馬英九總統前往金門發表「金門宣言」,看了內容,只有對馬總 統對「建設」觀念的老舊不進步感到搖頭。並有幾點可以指出馬英九根本不了解金門,如 果貿然以未全盤了解的政策加諸於金門,恐怕會是歷史、文化與環境的全盤喪失。 一、 金門的觀光特色全在於它的神秘感及與眾不同:金門半個世紀的戰地政務之時,除 了抽中金馬獎而到當地服役的軍人、前來勞軍、救國團夏令營以及前來巡視的政府官員外 ,大部分的人對於金馬前線總是存在著很大的神秘感,金門的風貌只能停留在想像之中。 當金門剛解除戰地政務的時候,的確掀起一陣觀光熱潮,但是人們來到這麼遠的海島,無 異是想看看這個孤懸海外的島嶼具有什麼樣的特色;而金門的確有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東西 ,如隨處可見,與村落雜處的碉堡坑道、綿延不絕的木麻黃樹海、保存完善的閩南聚落, 屬於閩南地區的語音、風俗,以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可惜金門當地卻未有這樣的認知, 認為推廣觀光就得充實硬體建設,樹林一片片消失,溼地不斷填平,只為了搶建旅館與遊 樂設施,加上多年與軍人交易的商業態度一時未能改變,台灣民眾初來金門,感受不到服 務熱忱,金門特色又逐年消失,台灣到金門的來回機票並不便宜,哪個觀光客願意花那麼 多錢,卻是來看一個與台灣有相同建設的地方呢?於是金門觀光大起大落,一蹶不振。 二、 金門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金門保存的所有遺跡與特色,不僅僅是金門本地人的回 憶,許多在這邊服役過、工作過的人,也曾為金門盡了相當大的心力,鬼斧神工的軍事遺 跡不說,每條道路、每座水庫、每片樹林,以及每個陣地,都有著金門阿兵哥生活甘苦的 生活經歷,數十年來來去去這麼多軍人,在離開金門後還是很多人回來金門遊覽,他們回 味的不只是悠閒清靜的島嶼生活,更不時來到他們軍旅生涯的據點回味當年,這批族群金 門馬祖皆有,可惜的是,建設的觀念仍不脫舊式大興土木的想法,認為繁榮就是要除舊佈 新,於是隨處可見的陣地碉堡不斷拆除,失去回憶的阿兵哥失去返金的理由、想一觀戰地 文化的觀光客更沒有東西可看,正是金門觀光沒落的原因,建議馬總統到一個金門退伍軍 人的專屬部落格「難得緣分」去逛逛,其中有位網友沉痛的留言:「終於可以省下機票錢 了,因為溪邊的海龍營區拆除,沒有回憶當然不需要經常回去看」。請問拆除舊物對金門 有什麼好處? 三、 金門曾是可以列為世界遺產的文化島嶼:每到選舉,或是特殊紀念日,政治人物就 會到金門發表許多的「利多」、「宣言」、「政策」,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人來來去去金 門,他們對金門的綠色隧道、戰地風光、閩南聚落、優美的生活環境居然視若無睹。金門 傳統聚落與建築保存完好且豐富,「閩南文化基因庫」眾所皆知,曾幾何時,有學者疾呼 金門可以申請列為世界遺產,世界島嶼會議也在2004年風光於金門舉辦。但是政治人物還 是顧及選票,選擇了民眾顯而易見,卻未必對地方永續經營有益的硬體建設。小三通不斷 擴張,舊有遺跡繼續拆除,樹林仍然砍伐,但金門繁榮了麼?小三通的過客僅圖利了運輸 業與接駁業者,如前所述,金馬旅費並不便宜,不斷失去的特色讓觀光客缺少來此觀光的 誘因,又談何繁榮? 四、 金門原本定位生態與文化並重之地:金門的特色在戰地解嚴之初原本被重視,於是 才有金門國家公園的設立,可惜範圍僅有金門面積四分之ㄧ,區域分布又十分破碎,金門 變成縣政府與國家公園分治的型態。結果國家公園依政策保存金門特色,地方機關卻致力 硬體建設,景觀變的荒腔走板。但不管國家公園還是縣治土地,來此遊覽的觀光客、棲息 於此的野生動物,誰去分哪邊是國家公園,哪邊是縣治土地?來此觀光,一定是全面性的 遊憩。國家公園設立之後數年,中央似乎遺忘了當初設立國家公園的宗旨,小三通、離島 建設…,國家公園看起來反而變成是休閒式的公園,金門大興土木,原本為了戰略考量所 建道路,蜿蜒曲折,輔以廣大樹林,讓面積不大的金門增添了虛擬的空間感,並擾亂了方 向感,頗符合軍事陣法之妙。近十多年,金門拜建設之賜,道路取直拓寬之外,還不斷新 闢道路,一個人口不足五萬的小島,道路密度居然居東南亞之冠。金門是個小島,便捷的 道路讓觀光客短時間內就逛遍全島,結論是:「金門只有如此」。不願再度造訪更讓金門 的觀光業雪上加霜,毫無遠見的建設又置金門國家公園於何種處境? 五、 興建大橋只會讓金門更邊陲化:開放陸客觀光是希望陸客來台灣遊覽,經驗金廈大 橋是要融合金廈生活圈。但是開放陸客至今,人數卻不如預期。因為大陸多的是壯闊俊秀 的河山風光,多的是世界遺產,過度建設的台灣拿什麼跟人家比。金門也是同樣,廈門生 活機能已經十分便捷,即使金門繁榮如同廈門,廈門人有什麼理由捨廈門就金門?唯一可 以吸引大陸客來此,不外乎保存下來的特色,但閩南聚落不斷參雜現代建築,陣地與反共 標語拆除殆盡,破壞的環境讓金門冬冷夏熱,失去的神秘感與特色無法吸引本國人前來觀 光,在大陸低消費型態下,大概只會吸引金門人大步邁向對岸,金門反而更加冷清。 環境與文化政策是馬英九競選時開出的支票,但挽救經濟已讓宣稱「馬上,就好」的 馬政府手忙腳亂,民意下跌。如今對於金門的宣言,政策內容又是如此守舊,馬英九你當 選總統,真該好好做做功課,從金門宣言一事就可檢視出總統對每個地方特質的不了解, 又如何以長遠見識治理整個國家呢? -- 只許風流繞南館 不教飛夢渡西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3.65.197 sbee:轉錄至看板 KMT 09/13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