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http://www.npo.org.tw/PhilNews/show_news.asp?NEWSID=8022 原文: LLOYD, Robert Lloyd and Lucy de Las Casas, "NGO self-regulation: enforcing and balancing accountability," Alliance Extra, December 2005, http://www.allavida.org/alliance/axdec05e.html 翻譯:蘇雅貞 ----------------------------------------------------------------------------- 由於非政府組織(NGO)的能見度日漸提高,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因此,非政府 組織正面臨來自公益部門內外促使其提升責信的聲浪。一種提升責信的方法就是「自律」 。Robert Lloyd 和 Lucy de Las Casas在他們的文章中探討自律的問題。他們同時也質 疑如果沒有強制執行的方法,自律的效果會有多大?另外,NGO的責信對象一向偏重捐贈 者及政府,但是要如何轉變為非政府組織的受益者(即其服務對象)呢? 變遷中的政治環境 Lloyd 和Casas認為 NGO所處的政治環境在過去十年來已經完全改變。儘管善意和價值觀 以前為NGO的合法性提供了充分的基礎,NGO現在面臨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要證明他們是具 有正面的影響,並且他們有效地代表那些他們主張要幫助的人。NGO對國內、外政策上逐 漸擴大的影響力,以及提供公益服務的社會形象,吸引了愈來愈多的社會資源湧入這個部 門。這意味著他們必須釐清責信的對象與原因。這篇文章檢視一項很重要的責信機制:自 律。 自律作為責信的機制 Lloyd和Casas解釋,許多NGO現在以集體的方式透過自律的機制,像行為準則和認證計劃 ,來解決責信的問題。世界各地的NGO正在形成共同的責信規範和標準。Lloyd和Casas將 自律機制分為三類: - 以追求道義/道德為本的行為準則,簽署者必須致力於實踐; - 訂立內容詳實的行為準則; - 由第三方社團見證的認證系統。 作者指出自律機制的弱點:機制的本質是自願,而非強制的。然而,NGO參與自律活動是 有某些動機存在的。例如,名聲和可信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 NGO沒有簽署廣被 同行所接受的自律公約,他可能會面臨棘手的問題。自律也是引人注意並突顯自己與其他 類似的NGO不同的方式。另一個強迫性的理由是部份捐贈者以簽署行為準則或通過認證與 否來決定是否提供資助。Lloyd和Casas提到澳洲的實例:只有簽署「澳洲國際發展委員會 行為準則」(Australia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Code of Conduct )的機構才能申請澳洲政府救助基金。 在菲律賓和巴基斯坦, 只有獲得菲律賓NGO認證會 (Philippine Council for NGO Certification,PCNC)認證和巴基斯坦公益中心非營利 組織認證(Pakistan Centre for Philanthropy'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ertification)的NGO才具有捐款所得可以抵稅的資格。 缺少執行機制 Lloyd 和Casas指出,自律機制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缺乏執行機制。成為某一自律計劃會 員的NGO是否遵守自律,就要看組織的善意和承諾。這個方法造成的一個問題是NGO經常會 低估或漠視遵從規則所須要具備的條件或做的努力。作者引用紅十字會行為規範和南非 NGO聯合倫理規範為例。這兩個規範沒有任何機制可以證明簽約的團體是否符合規範,也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揭發或懲罰違反規範的NGO。 然而,作者提到並非所有行為規範都是無法執行的標準或原則的陳述而已。越來越多的 NGO開始將自律執行機制納入他們的組織。以認證為例子來說,NGO被要求評估自己的行為 是否符合應遵守的自律規則,並繳交由高階主管簽名的報告。如果NGO不符合標準,他們 可能被要求繳交他們將如何達到自律標準的工作計劃。比較普遍的機制是控訴程序。藉由 控訴機制,相關人員可以提出對簽約團體的控訴,並且提供證據證明簽約團體沒有達到自 律規範的標準。最後,在一些自律機制,公益團體被第三方獨立團體認證。 明顯地,上面略述的執行機制的效力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所有執行機制的案件只有靠制 裁的力量支撐才有效,這種制裁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意味著中止或結束會員身分。保證執 行機制具有強制實施的有效手段是很重要的。 作者發現,越來越多NGO承認只有自律規範不足以強化責信,而必須有一個制度確保自律 規範被執行。然而,作者也提出下面這個重要的問題:自律強化責信是為了誰,也是為了 什麼? NGO責信的複雜性 NGO責信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責信是針對不同階層的利害關係人。這些利害關係人扮 演不可或缺的角色。Lloyd和Casas列出下列可能的利害關係人: - 提供資金的贊助機構; - 擬定法律和管理制度的政府; - 提供金錢的捐款者和貢獻時間的志工; - 提供這些機構目標和道義上的合法性的受益者。 作者又說,這些利害關係人對NGO擁有不同的影響力和力量會造成責信在清晰度和強度上 巨大的差異。例如,因為NGO對贊助機構資金的依賴,贊助機構和NGO 之間的責信機制力 量通常很大。相同地,政府創造影響NGO的法律和管理環境,所以政府可以向NGO有責信方 面的要求。另一方面,NGO的受益者或服務對象雖然是大部分NGO存在的原因,但通常缺少 力量來要求責信。少數團體有制度化的方法來接受受益者的意見,結果責信關係通常比較 弱。 有效地平衡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要是責信的關鍵。大部分自律機制的一個難題是所設定的 準則無法明確地釐清NGO與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與同等地對待各領域的利害關係 人。 自律如何影響不同的責信關係 作者分析了35種行為規範和認證計劃。他們發現達成責信的最重要的方法是為內部的管理 以及行政和財務的處理制度設定準則,以便確實符合各種的法律和規定之要求。Lloyd和 Casas猜想這種趨勢主要是反映了NGO部門在討論責信時所關心的問題。NGO反應外界的要 求和不良名聲的方式就是努力解決責信問題。結果,他們制定自律規範因為他們害怕對於 責信的質疑,會損害他們的形象、影響他們募款的努力、降低群眾信任的層級,以及導致 更多的政府涉入的規定。因此,大多數的自律機制重點放在對NGO最有影響力的利害關係 人:政府、贊助機構,與一般大眾。受益者是相對弱勢的利害關係人,他們沒有施加相同 的壓力,因此時常無法受到同等的注意。 強化日趨沒落的責信責任 Lloyd 和Casas提醒,雖然擬定良好的內部治理、財務管理是很重要的,但是自律機制不 應該受到對於「責信」狹隘專業性理解的限制。NGO也必須向服務對象表示責信,畢竟受 益者是大多數NGO存在的原因。對受益者表示責信的NGO可因此完成他們的任務。因為這個 原因,在自律機制所設定的準則中,對受益者表示責信必須有更重要的位置。作者在自律 機制的分析中發現,有些自律機制的確關心對受益者責信的問題。然而,要具體且實際的 確定「受惠者責信」的意義,一切還有待努力。 自律行為規範表 阿富汗 NGO Code of Conduct for Afghanistan: http://www.reliefweb.int/rw/RWB.NSF/db900SID/EVIU-6D5EBR?OpenDocument&rc=3&emid=ACOS-635N96 (縮址:http://tinyurl.com/ys2vm3) 澳洲 ACFID Code of Conduct: http://www.acfid.asn.au/code/code.htm AusAid Accreditation Scheme: http://www.ausaid.gov.au/ngos/display.cfm?sectionref=4984793623 孟加拉共和國 Association of Development Agencies in Bangladesh Code of Ethics: http://www.asianphilanthropy.org/pdfs/conference/bangladesh1.pdf 波紮那 Botswana NGO Code of Conduct: http://www.icnl.org/JOURNAL/vol3iss3/sr_Botswana.htm 柬埔寨 Code of Ethic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s in Cambodia: http://www.ngoforum.org.kh/Development/Docs/ngo_2002/38.htm 加拿大 Code of Ethics of the Canadia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ttp://www.ccic.ca/e/001/ethics.shtml 愛沙尼亞 Code of Ethics for Estoni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衣索比亞 NGO Code of Conduct for Ethiopia 喬治亞 Civic Initiative Center Code of Ethics: http://www.advocacy.ge/eng/ethicscode/1_2.php 印度 Credibility Alliance Minimum and Desired Norms: http://www.credall.org.in/ 印尼 LP3ES Code of Ethics 國際間的 World Association of NGOs Code of Ethics and Conduct for NGOs: http://www.wango.org/activities/codeofethics/web_ccbook1.pdf 國際間的(愛滋病) Code of Good Practice for NGOs Responding to HIV/AIDS: http://www.ifrc.org/what/health/hivaids/code/ 國際間的(人道救援) Humanitarian Accountability Partnership – International (HAP-I): http://www.hapinternational.org/en/page.php?IDpage=3&IDcat=10 People in Aid: http://www.peopleinaid.org/code/code01.htm The Red Cross Code of Conduct The Sphere Project: http://www.sphereproject.org/handbook/index.htm 馬其頓 The Code of 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Organiza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http://www.childrensembassy.org.mk/english/rights/codex 尼泊爾 NGO Federation of Nepal Code of Conduct 奈及利亞 Nigerian Draft Code of Standard Practice for NGOs: http://www.icnl.org/JOURNAL/vol3iss3/sr_Nigeria1.htm 巴基斯坦 Pakistan Center for Philanthropy'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ertification Program: http://www.pcp.org.pk/pdf/Certification%20Model.doc Pakistan NGO Forum Code of Conduct: http://www.civicus.org/new/media/PNF%20Code%20of%20Conduct%20Pakistan.doc 菲律賓 Caucus of Development NGO Networks Code of Conduct (CODE-NGO): http://www.codengo.org Philippine Council for NGO Certification (PCNC): http://www.pcnc.com.ph 非洲 Draft Code of Ethics and Conduct for African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http://www.sarpn.org.za/documents/d0000352/index.php 歐洲 EC Draft Recommendations to Member States Regarding a Code of Conduc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Promot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Best Practices 索馬利亞 Code of Conduct for Somali NGO Networks: 南非 South African NGO Coalition Code of Ethics: http://www.sangoco.org.za/index.php?option=content&task=view&id=8&Itemid=30 烏干達 Ugandan NGO Forum Code of Conduct 美國 Child Sponsorship Accreditation Project Independent Sector Statement of Values and Code of Ethic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ttp://www.independentsector.org/members/code_main.html InterAction's Private Voluntary Organization (POV) Standards: http://www.interaction.org/pvostandards/index.html Maryland Council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andard of Excellence: Ethics and Accountability Code for the Non-Profit Sector: http://www.marylandnonprofits.org/html/standards/MarylandStandards_2005.pdf.pd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研究院AcademyEarthAstroEcophilia環 ╯ 。 ╯ ╩╯ m3m3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40.137 weitzern:轉錄至看板 Volunteer 03/10 17:14 weitzern:轉錄至看板 Ptt-Charity 03/10 17:15
going70:借轉IA版 03/10 20:05
weitzern:歡迎轉錄 03/10 20:09
going70:轉錄至看板 IA 03/10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