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改善學校紀律 政客燙手山芋 台灣立報 【編譯成怡夏整理報導】「我們要改善學校的紀律。」(停頓,暗示 觀眾抱以如雷的掌聲。)在英國政黨會議中聽到這樣的教育辯論不知 多少次了。上週,保守黨黨魁霍華德再次強調學校紀律在教育議題上 應有優先地位。他在保守黨會議中說,保守黨政府執政的第一天起, 他就要「開始給予中小學校長對各校班級的掌控權。」 政客影響力:恢復體罰 承諾學校一個良好紀律的未來固然受到黨員的歡迎,也可能增加投票 者的支持;但是,究竟政客對於學校紀律有多少的影響力呢?當然, 至少在理論上,政客可以引進衝擊到學校紀律的法律。這也是在1986 年英國廢除公立學校的體罰後,所有針對鞭打學生辯論時所討論的內 容。 許多年後,重新恢復體罰的呼聲卻在保守黨會議中受到歡迎。的確, 在前英國首相約翰.梅傑執政的最後幾個月,保守黨的下院普通議員 在國會中投票支持恢復體罰。在保守黨員這邊這可是一項受歡迎的行 動,但是卻因為梅傑讓保守黨部長對國會黨鞭施壓,要求他們投票反 對恢復體罰而遭到挫敗。 然而有近乎 100名的保守黨國會議員支持體罰,即使是教育秘書吉蓮 安.雪珀德也說,她個人的意見是,在教鞭的威脅下,體罰對學生的 不良行為是一種有效的威嚇方式。 所以,在教鞭現在始終還是被禁止的情況下,政客可以做些什麼真正 讓教室中的行為與紀律大為不同呢?工黨在最近最後一次宣告承諾「 確保校長在感覺有必要時享有對付不能被接受的行為的權力」,但是 細節部份卻始終未被提出。 前車之鑑 工黨謹慎態度 工黨在學校紀律問題上,一貫保持謹慎、不做出承諾自然有其理由。 1997年,新選出的工黨政府承諾降低1/3的永久開除率。但是減少學 校開除學生的數目,卻不保證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的問題很快就浮現 出來了,很多教師也抱怨,在讓不守紀律的學生得留在教室的壓力下 ,學校的紀律更加惡劣了。 早期,被開除的學生數目果然相當戲劇化地下降,工黨的目標也達成 了。但是在教師團體的壓力下,工黨在2001年放棄這個目標,接著被 開除學生的數目又再度節節攀升。 最近,前教育秘書艾絲特拉.莫尼絲因為批評當地權威組織上訴小組 討論會讓兩名威脅老師的學生復學而陷入一些困擾。儘管她做過許多 立場堅定的談話,但是很快地,她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權力對這件事情 做任何處理;的確,儘管近來的承諾讓上訴小組討論會在讓學生復學 上的運作較為艱難,不過現行的指導方針還是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保守黨廢止上訴小組 所以,在看到工黨在學校紀律上的難處後,保守黨還可以引入什麼讓 校長獲得掌控教室的權利呢?由於保守黨員反對中央干預學校的運作 ,因此,達成減少開除學生的人數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最後他 們的提案聚焦點在:廢止上訴小組討論會。 這些小組討論會是孩子遭學校開除的家長唯一可以上訴的管道,但是 他們在讓學生真正復學的頻率有多高呢?最近幾年的數字顯示,每 9 名開除案例中有一名會上訴。而上訴案例中,5個中只有1個會翻案。 因此,總計來說,所有的案例中被復學的學生有 149名。也就是說, 一年中9,000個遭學校開除案例中,會有149名復學。 所以,不管廢除上訴小組討論會對錯與否,它真正的意涵是,只會把 150名難搞的學生驅逐出教室。當然,真實情況超過比例所能顯示的 。它的預設是,假如家長知道開除就是開除,沒有任何異議可以提出 ,這就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真正的效果。 但需要強調的事實是,在他們所有處理學校紀律的真實欲望下,政客 缺乏處理這件事的方法。假如政客真想兌現他們承諾,他們應該對改 善教室紀律的訴求更加謹慎。因為這不只是建立學校良好秩序,也會 影響其他的學生,同時也是許多教師想要離開工作崗位的主要原因。 對付學生的行為問題,對許多學校來說是不容易的挑戰。 (資料來源╱BBC教育新聞) http://news.bbc.co.uk/1/hi/education/3727448.s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0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