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ssss (小舟一葉)》之銘言: : 看樓上賢拜們討論似乎出了火氣 : 因此小弟來寫一下對該則新聞的看法 : 老實說 新聞上的成語,小弟雖是本科,唸到研究所了 還是不會 : 或許每個老師的專長並不相同 : 然而站在教育的立場上 我們在設計教學 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考量 : 而非把大學學的東西教給小學生 : 而且小弟也想到一個問題 就教於版上的賢拜們 : 如果要設計一份教材,是否要設計一份全班都會的 : 還是關照前20%的 希望他們都會 : 還是關照後20%的 希望他們跟上 : 小弟有個小小的想法,不知道正不正確 : 就是啊...設計教材時...要以中間60%的學習能力為考量 : 如果設計教材時能關照到學生的學習力問題 : 或許就不會出現如新聞中的事例了 : 覺得從事件中還是能讓從教的我們反思一下的 我覺得這兩個成語都很有趣啊,如果是在課堂上討論 小朋友你有聽過 [灌瓜]嗎? 光聽倒灌瓜就夠想一堆有的沒的了 灌腸、灌籃、灌頂.....灌果、罐桃...... 發展起來大概小朋友對成語、國學的博大精深一定會有相當的興趣 講完了灌瓜、再來講灌夫、冠夫......不也很好玩 誰說孤僻、艱澀的成語就不適合小朋友 即使用不到,拿來引起動機也很好不是....... 只著重在實用性,那也太功能化了 另外,關於教材,當然以中間能力作考量是可以的 但是為了當一個好老師(或者不能加 好 而是本來就該具備) 一份教材就必須兼顧100%的學生 當然指的不是一份通用,而是設計成 20%可以再精進、60%可以做複習 以及20%簡化可學習 於是乎就變成主軸加三附件 當然相對的所要花的時間會加倍 我想這大概是很多人期盼老師該有的能力吧 至於比例 15% 70% 15%也可以 比較貼近常態的一個標準差 -- my fantac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