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針對這個討論串 提出一些想法就教於各位 師資培育多元化以前 許多人抱怨師資培育管道及名額太少 於是透過民意代表提案修法開放綜合大學設立教育學程 民國八十三年師資培育法公布後沒幾年 又有民意代表提案修法開放綜合大學設立學士後學分班 以上兩點是導致目前許多持有教師證卻未能順利謀得教職者的遠因 (其他未具教師證之代課教師就地合法化等問題姑且不談) 換言之 師資培育多元化 讓原本想擔任教師的人有機會取得教師證 舒緩原先有志教職者競相投考師範學院的壓力 但是這股壓力在教師缺額逐年遞減後 反而移轉到教師甄試上 這其實是市場的力量所造成的 以前孩子愈生愈多師資培育供不應求 現在生育率逐年遞減師資培育自然供過於求 不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化就得面對代課教師或未具教師證教師充斥校園的現象 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化就得面對取得教師證者未必能夠考取教職的現象 以上是討論這個問題以前必須瞭解的前因後果 現在在抱怨教師甄試錄取名額太少的這些人 都忽略當初如果沒有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政策 自己能不能順利選修教育學程進而取得教師資格都還不一定 即便你在綜合大學裡成績再優秀也是一樣 當年如果沒有考進師範學院根本沒機會當老師 (政大及少數師資班還有政府放寬條件者例外) 政府提供機會讓大家修讀教育學程 本來就不是要滿足大家當教師的需求 只是滿足大家修讀教育學程的需求而已 如今反過來責備政府政策失當似乎未盡公平 事實上師資培育多元化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師範學院 而非修讀教育學程的這些人(包括我在內) 我們在討論師資培育政策的時候 如果要從制高點來判斷問題所在 應該是就未來數年師資培育供需失衡下學校人事無法新陳代謝來談 而不是去談有許多認真的人因為缺額有限而無法考取教職 因為無法考取教職並不是政府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政府的責任在於提供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讓有志於教職者公平競爭 以及針對如何解決師資培育供需失衡的現況提出因應之道 就這一點而言最初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政策確有失當之處 但是別忘了責任應該由當初提案修法及投下贊成票的民意代表承擔 而不是張冠李戴要求教育部概括承受 事實上這也是立法權干預行政權的最佳例證之一 如果只是單純要抱怨教師甄試缺額太少 基於各行各業類似的問題並不在少數的緣故 我不認為以此為由要求政府降低班級學生數提高教師缺額會有多大的說服力 跟過去師資培育多元化的政策一樣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 要是未來十年生育率繼續下降 難不成為了解決流浪教師問題 以後規定每班只要教十位學生嗎 對於教師甄試公平性的質疑 我只能說有證據就提出告訴 不要繪聲繪影的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趙建銘都可以被收押禁見 陳水扁都差一點下台一鞠躬 這個國家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至於筆試、試教究竟能不能找到適任的教師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答案是未必 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教師甄試本身 而在於成為正式教師之後我們應該設計一套制度 讓這些教師不至於因為待遇優渥而心存僥倖 為什麼沒辦法從教師甄試著手呢 因為大家最在意的就是公平性 就像有些人懷念以前聯考的公平性一樣 筆試而且都考選擇題再公平也不過了 但是一樣無法保證錄取的是適任教師 試教、面試或許也不見得能夠篩選出最適合的人選 至少能夠把一些連上台教書都教不好的陪考者篩選掉 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搞懂學校要的是會教書的人才 而不是修了幾個教育學分就自以為懷才不遇的人士 這就是所謂的表面效度 連表面效度都沒有還談什麼教育理念跟教育愛呢 真正有教育愛的人難道會不願意為了這些要求而加倍努力嗎 寫論文要照論文格式來寫也是一樣的道理 再進一步來講 真正優秀的人才難道還會畏懼這一點困難嗎? 如果一個人真的有志於從事教職 這個時候應該要感到高興才是 因為大家都嚇得不敢來修教育學程 無形中減少了許多競爭者 至於未來幾年可能不開缺的問題 個人認為除非執政者不在意社會動盪 要不然想盡辦法也得開出幾個缺來 不管是透過任何方式如提撥特別預算或降低班級學生數 (以上是就政府實務而言) 為今之計 應當是設法增加個人的附加價值(第N專長) 並且在基礎科目與教學設計上用心耕耘 以增加學校錄取我們的意願 值得一提的是 沒考取正式教師不表示自己未達標準 卻表示我們跟錄取者比起來還不夠優秀 達到標準跟夠不夠優秀是兩回事 職場上的競爭就是如此 有考過大學行政助教的人就知道 一個名額吸引一百多人投履歷應徵 你說第二名難道會比第一名來得差嗎 顯然不是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對教評會委員而言 第一名比第二名更適合學校的需求 (當然判斷也會有失準的時候此處暫且不提) 前面有人提到口試時只不過因為緊張說錯話 主考官應該避免咄咄逼人 這點我並不反對 但是坦白講也有人可以做到不緊張說對話 就算給你機會再說一次也不表示你就會錄取 因為和那些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條條有理的人比起來 我們的確是一整個遜掉了 何況給你機會自然也要給別人機會 又要如何去評斷機會拿捏的尺度呢 就像基本學力測驗考場要不要開冷氣一樣 除非每間教室都有冷氣否則只好規定一律不准開 結果教室在頂樓的就比較吃虧啦 我看以後乾脆規定不准在頂樓設考場 這些問題永遠有技術性的困難需要解決 不是不能夠討論而是需要凝聚共識 在共識尚未產生以前 何不單純一點就實際表現來評斷高下呢 但是有一點要強調的是 應該要求教評會就一致的標準來評分 總而言之 心態很重要 不要被一時的挫折給擊倒 想想在社會的某個角落裡 有人也跟我們一樣正在為了求生存而努力著 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不見得比我們來得輕鬆 以上僅就個人所知陳述己見 難免會有思慮不周全的地方 如果有得罪之處請各位多多包涵 -- 寂寞,原來是有影子的。 http://blog.sina.com.tw/weblog.php?blog_id=3696 我在虎皮身上看到自己孩提時的寂寞。 這種寂寞,帶著點不給人陪的孤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220.38
smvv:其實你的結論跟vvbird大大一樣..沒甚麼出入 218.163.173.43 07/24 01:19
present:這篇說得真好 220.130.182.82 07/24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