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國小每班人數 五年之內降至30人 自由時報 2006/07/04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 面對少子化壓力,教育部研議「提升國教品質方案」,預定五年內將國小班 級人數由現今三十五人全面降為三十人;教育部表示,這項方案已初步獲得 行政院及主計處支持,預定最快七月底定案、八月底入學的小一開始實施, 可望成為蘇內閣的第一張教改成績單。 教育部長杜正勝及負責跨部會協調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均指出,依教育 研究及國際比較,國教較理想的班級規模,應以三十人至二十五人為原則, 希望五年後國小降至一班三十人,再由各縣市自行視各地人口消長進一步調 降,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成效,也可以維持教師新陳代謝,每年希望全國有 至少一百至兩百名教師員額的汰換。 少子化早已衝擊國內學校,教師超額及小校裁併問題越來越惡化,政府卻一 直未能提出因應方案,教育部終於完成各縣市學齡人口精算,並算出未來五 年生源消長指數,擬定為期五年的「提升國教品質方案」,希望將國小班級 人數降到三十人。 今年小一估計僅二十九萬六千多名新生,九十九學年,小一新生將大幅降至 二十二萬一千三百三十四人,進一步面對跌破二十萬大關的危機;若以目前 一班三十五人計算,這五年內,不僅國小將須減班達九千六百八十六班,教 師超額更將累計高達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二名,遠比教師團體原先估計的一萬 名嚴重許多。 方案中規劃,要求各縣市依照人口密度,「分區、逐年」調降國小班級人數 ,例如嘉義市等人口流失較嚴重縣市,預定每兩年就應調降一次,人口較穩 定的台中市、桃園縣及台北縣都會區等部分大校,調降速度則可放慢,以「 因地制宜」方式達到五年內全面降低。 此外,鑒於國內約三分之一國小,早已是六班以下小校,教育部次長吳財順 表示,方案也規劃逐步「提升教師員額」及「充實教學設備」,例如六班小 校,可相對將教師員額由現行每班一點五名,逐步提升為一點六名或一點七 名,或是鼓勵超額教師轉型為行政或輔導教師等,改善學校組織人力。 方案估算,五年內要「降低國小班級人數達三十人」,所需經費約七億多元 ,若「提升每班教師員額」至一點七人,預估還不需增加額外經費,但若要 提高至每班兩名老師,則約需七十七億元經費。 小班制 教團、學者肯定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教育部擬推動五年內全面降低國小班級人數為一 班三十人,學者、教師、家長等團體大都表示支持,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強 調,小班政策的積極面是因應「精耕世代」需求、增進親師關係、促進教育 精緻化,附帶功能才是解決教師超額問題,價值觀不可混淆。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認為減少班級人數是好的,更利於老師掌握每個學生的 性向、認知系統、家庭背景,並增進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學習。他指出理 想的人數是二十五人到三十人。 嘉義市家長協會理事長郭文達說,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教育部應及早針 對城鄉個別狀況,精算出未來每年出生人數、班級數、屆齡退休的教師數、 現有教師員額等數字,建立出一套新聘教師的總量管制機制。 彰化縣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吳福濱也表示 「樂觀其成」。他說,都會型、各鄉鎮中心學校都是依據教育部訂出的班級 人數上限進行編班,班級人數調降,就能解決教師超額問題。超額教師一日 不解決,教育現場人心浮動、老師無法安心上課,學生受教品質將大受影響 。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說,推動小班制是二年多前就規劃好的,現在才執行, 雖是「遲來的配套」,仍應給予肯定。他認為理想班級人數是十五到二十五 人。 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也支持全面減少班級人數,但疾呼不能以此作為裁併偏 遠學校小班小校的理由,應兼顧城鄉教育的公平性。 30人一班 北基今年實施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今年有至少八個縣市將提前降低小一班級人數, 其中台北市、台北縣及基隆市的大台北招生區,八月底入學的小一新生,就 一口氣降為三十人編班,因應少子化的動作遠比中央快速。 除金馬等離島及部分鄰近科學園區或商業集中區的都會區學校,學生來源比 較穩定,各縣市多早已面臨生源減少壓力。 教育部調查更顯示,包括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 縣、彰化縣、屏東縣、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台南市,甚至目前有人口 移入而生源還維持穩定的台中市、桃園縣及台北縣,總計至少十五個縣市, 未來五年內就算將小學班級人數降至三十人,還是會遭遇必須減班的教師超 額問題,少子化壓力不容輕忽。 以嘉義市為例,五年內小一新生人數將由四千多人大幅減半為僅剩兩千四百 多人,嘉義市因而今年停辦國小教師甄試,明年也將面臨減班壓力,但目前 尚無降低班級人數規劃。 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指出,降低班級人數是紓解少子化壓力的方法之一,但 未必保證教育品質提升;今年小一新生八月編班,如果政策定案,應該來得 及配合,但今年預算早已在執行,縣市恐怕無力支付額外經費負擔,中央必 須提供補助,此外,正著手編定的九十六年度預算,也須及早做出因應調整 。 嘉義縣教育局長蘇德祥無奈地表示,要調降班級人數,必須考慮到教育財政 負擔,縣市必須支付現職教師人事及退休教師經費的雙重壓力,如果中央有 政策性決議,嘉義縣也會配合,只是希望中央能提供教育人事補助,否則地 方財政會出現壓力。 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許玉樹也表示,台中市樂於配合政策,但希望中央能提 供人事補助,不要又是「中央請客、地方買單」。 教育精緻化 須向上延伸 記者黃以敬/特稿 面對少子化衝擊,多年苦無對策的教育部,終於提出降低國小班級人數的具 體方案,這可說是最急迫、卻也是最「省錢省力」的教改方案。其實,早在 三年前、小一人數首次跌破三十萬時就該推動,雖然「遲了一步」,但總比 「一直不動」要好。 已故教育部長林清江於民國八十七年提出「降低國中小班級人數計畫」,希 望九十六學年將國中小班級人數降為三十五人,但生源減少的速度遠遠快於 當初預期,各縣市減班超額夢魘早已出現,明年小學教師甄選就將停擺,國 中緊接著將面臨緊縮,政府再不做出因應,台灣校園勢必成為只減不增的死 水一灘。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是第一個主動向教育部爭取將小一編班人 數降為三十人的縣市;此次能否達到全國性政策目標,要看各縣市的配合態 度,目前縣市大多希望把「少子化」省下來的教育資源用於退撫支出或硬體 建設,不過縣市必須了解,降低班級人數是最不花錢的改革,教育不能成為 省錢的犧牲品。 此外,降低班級人數應只是過程與手段,小班精緻教學才是目標,提升國教 品質方案,不能只計算教師不超額,更須考量到教師擇優汰劣的新陳代謝需 求。 小學目前面臨的少子化壓力,預計三年後就將延伸到國中,目前錄取率已高 達七、八成的高中職及大學,勢必也無法逃脫減班減師壓力,錄取率再攀升 恐只會造成教育浮濫、學歷無用,因此提升教育品質,不能只停頓在小學, 政府政策規劃必須更一貫化地向上延伸,台灣的教育才能真正化危機為轉機 ,走向精緻頂尖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6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