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erk (http://98.to/IOO XD)》之銘言: : 您的意見 : 我並不反對 : 但是就跟技術學院升格大學一樣 : 什麼樣的技術學院才能升格? 您的兩篇貼文大部份意見 敝人都甚為贊同 不過 我個人仍認為所有的問題 其實在於標準的建立問題 開放師培的原始用意 應該不在於幾近於每所大學都可以輕易的通過申請 如果這個標準是這麼樣的寬鬆 那麼又何必需要一套『標準』來審核呢 甚至進一步該問 當初制定這個標準的人 甚至審核的人 是不是本身所持的觀點跟立場 都有很大的問題呢 如果這個預設的篩選標準 完全沒有篩選的功用時 那麼這個標準本身就失去作用了 我們能指望它發揮什麼樣的效果呢 : 進一步而言 : 什麼樣的綜合大學才有資格設立教育學程? : 什麼樣的考生才能錄取教師甄試? : (謎之聲:我也很優秀卻因為缺額有限無法錄取) : (謎之聲:我們師資一樣優秀為何不能設立教育學程) : (謎之聲:技術學院都能升格大學為何師範學院不能) : 很多問題都是如此衍生出來的 : 無論是在學院養成教育前限縮錄取學生人數 : 抑或是在取得競爭資格後限縮錄取執業人數 : 都無法完全排除社會上競爭的本質 : 嚴格控管跟自由開放都不妥 :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認同 : 問題是尺度如何拿捏? 而目前的尺度 老實說 非常不妥 尤其新制以降 民國 86-93年間 核批的師培機構 幾乎是越來越寬鬆 有些學校根本沒有教育方面的師資與設備 只有三個教授 就成立師培機構 也來趕搭這股師培熱潮 該負責把關的教育部中教司 幾乎全面棄守 只要提件申請 就一律核准 當師培審核成為集滿三張教育學系的教授證 就可以成立時 這是不是一場災難呢 即使如淡大者流 於民國八十九年後 方才趕忙成立相關師資設備 那也都是亡羊補牢了 遑論其它院校 有些根本還是不聞不問..... : 這就是問題關鍵所在了 : 設定一套標準以後 : 想要達到標準並不是難事 : 真正困難的是當大家都達到標準的時候 : 我們要用什麼理由進行篩選? : 當每個人都達到標準取得碩士的時候 : 您認為這份文憑的價值還會跟從前一樣嗎? :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我仍以為 那套標準的制定前提 必須是各方專家學者及基層教師代表 共同參與制定 才能有公信力 而制定之後 這套標準也必須發揮確實的篩選與它預期的正向成效 否則 這套審定標準等於是不需審定的標準時 如您所說 碩士滿街跑 博士到處是 老師跟著走 醫師、律師人人有 那專業性何在.... 公信力何在..... 當標準不再是標準時 我覺得 那套標準其實可以廢除了.... ※ 編輯: maskzero 來自: 60.248.7.109 (07/23 01:58)
sozlo:你不覺得台灣整個行政體系都出問題很久了嗎.218.169.181.135 07/23 07:55
berk:     是呀,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呀! 218.166.114.17 07/23 18:53
berk:     但是光指出問題的關鍵還不夠。 218.166.114.17 07/23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