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SR (弊案,罄竹難書)》之銘言: : http://www.udn.com/2006/7/10/NEWS/OPINION/X1/3397636.shtml :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台北市) : 今年七月台中市辦理的幼稚園、國中小教師甄試有近一萬五千人報名 : 搶兩百七十個缺額。其他全國各縣市都面臨教師缺額減少,新的進不去, : 想退的出不來,師資新陳代謝嚴重受阻的問題。 : 從民國八十三年開始實施的師資培育多元化,並未考量到人口少化趨 : 勢以及缺乏長遠的人力市場需求,在短短幾年內大量開放師培學程及人數 : ,造成機構浮濫,人員參差不齊,又影響到原本師培體系的定位與品質, : 形成舊問題未解,新問題不斷衍生。 我以為人口少量化其實不是問題。 事實上這反而是一個達到小班理想的契機, 如果以20個人或是25個人為一班的話, 其實中小學老師的缺額還是多的很。 現在問題,其實也出現在其他的公務人員體系,就是沒有建立淘汰機制, 這使得不適任教師在沒有出更大麻煩前,就一直待在體系裡, 而要進入這個體系的人,只有競爭每年因退休等等事由所產生的缺, 整個人事系統就這樣幾乎不會流動,也沒辦法保持品質。 今天也不是說在師範體系裡唸書,政府就一定要提供工作, 否則法律系的學生,是不是也可以要求律師考試錄取率要高? 何況,律師執照,政府不過就是發張照,連錢都不用給, 比起老師來,政府負擔還更小。 教師來源多元化並沒有錯,今天要找的是適合的老師, 而不是在大學聯考考上師範學校的人, 至於說什麼專業訓練,其實有個角度可以觀察, 大家有空可以去查看看那些師範體系的教授們作研究的量與質, 這樣教出來的學生說多有專業,我想是值得存疑的。 何況教書這種事,有相當的程度,天賦與很重要吧! 訓練其實都可以透過後天補足的。 當然,所謂的考核並不是每年針對全國老師來考一次教師甄試, 公務人員在執行職務也需要穩定性來保障, 何況,看一個選手的真正實力,都得花上好幾年的比賽才知道, 所以我覺得,初進入的,先以三年為期進行考核, 如果第一次考核達到標準,下次就是第五年再考核, 如果第一次沒到,就每年考核。 這裡的考核,包括校內(包括教評會與學生)與校外的評鑑。 當然,這些都可以再討論,不過,為了排除人情負擔, 在建制的初期,不妨定一個固定比例, 其實現在有些公務機關也會定每年考績優或甲的人不能超過多少比例, 等到這套淘汰制度運作順利後,再授權給學校自訂比例。 : 從最近國內教育相關科系的招生狀況可看到,願意進入教育職場的優 : 秀青年愈來愈少,而目前苦於一職難求的優良儲備教師終將失望而不斷流 : 失,如此惡性循環,未來的教育前景實在堪憂。 : 再者,在教師一職難求情況下,原可透過激烈競爭嚴格篩選人才,造 : 福學生,然而光從歷年來教師甄試的考題中發現,不但各地出題標準不一 : ,並且強調死記與背誦,根本不重視教師專業素養與理念。 : 另外,從教師甄試歷程來看,也常被指為極不人道,尤其黑箱作業與 : 內定之聲傳聞不斷。 : 例如有些學校不但收取數百元至千元不等的報名費,在筆試之後,只 : 花十五分鐘迅速改完上百位教甄考生的答案卷,而後逐一唱名下一階段口 : 試之考生,並立刻宣布其餘落選的教師離開教室清除現場。如此違反人道 : ,明顯內定的甄試過程,看在那些為求一職而忍辱負重的儲備教師眼裡, : 何嘗不是最違反教育的一幕? : 最後,謹以一份展現流浪教師全台考透透的短片內容,提醒社會大眾 : 教師培育出了大問題。短片中提到:「師資培育多如狗,教師甄選路難走 : ,名額有限擠破頭,政策亂象插一手;關說紅包拚命送,東奔西跑人空瘦 : ,師途漫漫無止盡,失業賦閒最難受;教改之恨無絕期,師資培育問題多 : ,規範專業在哪裡?教育學分真好修;修完人人當老師,老師反而沒路走 : ,走到民間當職員,企業不要官不收;爹不疼來娘不愛、師範畢業齊跳樓 : ……」 :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可怕,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的改革,演變成連當初 : 提倡開放者都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教改的結果還是得全民埋單。 : 【2006/07/10 聯合報】 -- --   君乘車,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我跨馬,          他日相逢為君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18.231.246
Gya:教授學術論文和學生素質成正相關嗎?這點還待討 210.85.18.152 07/12 20:09
Gya:國外也有教學型大學 教授不需要衝論文 210.85.18.152 07/12 20:10
Gya:也有教授為了衝論文 根本不認真教學都請助教 210.85.18.152 07/1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