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ettoday.com/2006/05/26/142-1945134.htm 2006/05/26 00:34 張哲維 今年臺北市教師聯合甄選名額二十名,預估將有一萬二千人報考,錄取率只有0.2%。本年 度除台北市外目前也祇有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高雄市等共五縣市會舉辦教甄,高達 三分之二縣市停辦正式教師甄選,明年臺北市也可能不辦聯合甄選。此外,更畸形的現象是 ,為避免超額省資遣,校園居然充斥「臨時工老師」!台北縣教育局去年起即要求各國中保 留正式教師缺額不開缺,各校都遴用代課老師取代聘用正式教師。台北縣七十七所國中,竟 有超過半數有十名以上代課老師,最嚴重的永和國中總共應有二五四名教師員額,代課教師 竟高達卅五人。流浪教師問題引發各界關注,師資培育該何去何從? 首先,也許我們可以考慮小班制政策。陳水扁總統兩千年參選針對教育政策的政見之一即 是逐年調整師生比,讓未來每一班能夠配置兩名老師;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也多次倡議 全面降低班級人數到三十人是現階段增加老師聘用的有效方法;在2005年,拯救國教大聯盟 也曾經提出降低班級人數到三十人以下、提高生師比,逐年提高教師編制到一班二名教師的 訴求。 個人認為小班制政策是相當合理的,而且絕對不只是老師舉手贊成,我相信大多數的家長 和學生都會贊成的。畢竟,雖然目前以『平均數』來看,在把鄉下地方每個班只有一兩名學 生的狀況也列入估計的狀況之下,目前『平均每班學生人數29.54人』、『師生比為18:43』 。但是,在都會地區,目前絕對還是每個班學生數都在三十五人以上的!而教育的高品質 追求相信是國人的共識,小班制政策可以讓每位學生得到更好的照顧,此外,也可以有效舒 緩目前流浪教師的問題。既然可以讓學生、老師、家長、政府都受益,也許,陳水扁政府可 以考慮在其卸任前兌現這個承諾! 其次,師資培育機構應做『質』的控管,但不是盲目的去刪減『量』!在本校於2005年8月 份,由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升格改制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之時,上級所提出的要求便是,本 校必須於九十六學年之前逐年度降低師資培育名額百分之五十。然而,個人認為,要解決流 浪教師的問題,不能單從師資培育『量』的減少來著眼,真正應該做的也許是師資培育機構 的品管。師資培育機構應有退場機制,透過評鑑,淘汰績效不佳的學校。 民國八十三年師資培育法修正開放師資培育機構多元化後,核准台大、清大等十六所大學 開教育學程,八十八年至九十年更達到高峰,不少工專升格改制的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也都 可以設教育學程,培養出大量儲備師資。各大學校院紛紛開設教育學程,產生了大量而急就 章的儲訓師資。民國九十二年後,相關單位統計出目前已儲備有十萬中小學師資,而短期內 只有三萬師資可以如願以償順利覓得教職,其餘七萬師資將成為流浪教師。教育主管當局, 在發現師資培育過剩的情形嚴重之後,所做的不是去想辦法就師資培育機構的品管來提升, 反而只想著回頭大砍傳統師資培育機構的師資培育名額,這種只從『量』思考問題,而不從 『質』的層面思考問題的作法,難以令人認同! 最後,為因應大時代的變遷,身為教育大學的學生,我們不可能在期待畢業後即有一份正 式的教師工作。對我們而言,這是個危機也可能是轉機,也許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環境,好 好真正反躬自省自己真正的興趣為何,好好的培養自己的第二個專長。也許未來不當老師的 我們,在社會上的成就會遠遠超過於僅只是一個小學老師呢!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 (●作者張哲維,北縣永和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教系學生,曾任學生會會長,目前在校 內擔任青年社記者兼總編輯;國民黨青年團青年向前走分團副團長,有個人網站http://98 .to/yayaya0805。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