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專家研究:太早學英語 母語不輪轉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不少家長急著讓子女早早接受雙語教育,但研究顯示,幼兒太早學英語,可能不利母語學 習;而且學習外語與人際互動有關,只給小朋友看英語電視節目或聽英語CD,學習效果有 限。 信誼基金會這兩天舉行「嬰幼兒發展研討會」,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庫兒表示,嬰 兒初出生時,能分辨世上所有語言的語音;但接近周歲時,對母語語音區辨敏感度顯著提 高,分辨外語語音的能力卻減弱。 庫兒指出,嬰兒的語言經驗,會導致大腦神經對母語聲學與統計特性產生「定向分化」, 也就是讓大腦適應母語,因此會強化大腦偵測母語高階語言及組成規律的能力,卻降低了 偵測外語語音差異的能力。 雖然如此,庫兒和台大心理系助理教授曹峰銘表示,根據他們共同做的研究發現,7個月 大嬰兒的外語語音敏銳度,與未來語言表現呈「顯著負相關」,也就是說,嬰兒對外語愈 敏銳,將來學母語的表現就愈不好。 曹峰銘認為,3歲以下嬰幼兒不適合學習英文;若在3歲到8歲之間學習,和8歲以後再學習 的唯一差別,是講英文的腔調比較標準,其他都差不多。 庫兒還做了一項實驗,將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分為4組,第一組有一人用中文對他們講故事 、帶遊戲,第二組看中文DVD,第三組聽中文CD,第四組不接觸中文,經過1個月,發現只 有第一組有學習效果,第二、三組學習效果極不理想,跟第四組差不多;她說,這是因為 嬰幼兒若沒有和人互動,只會把電視或聲音當成無意義的雜訊,不會從中學習。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普朗基特指出,對嬰幼兒來說,學母語和學外語一樣困難,要學會間隔 一連串語言,並從中分辨出詞彙;所以父母親和嬰幼兒講話若講太快,會妨礙學習,要把 語音拉長,慢慢、清楚地說才好。 普朗基特指出,很多家長會想辦法給嬰幼兒豐富的環境,刺激學習,但嬰兒要能消化吸收 ,才能再學習,所以若給太多刺激,小朋友會自己選擇吸收的路徑,無法全部學會。 【2006/06/13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3354465.shtml --    要消除憎恨與其他毀滅性情緒,你就要發展出相對的情緒──憐憫與慈悲。    如果你有很強烈的憐憫心,非常尊重他人,寬恕就會變得很容易了。                                ──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7.181